《花钟》教学纪实与反思

来源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话导入,激趣质疑 师:同学们一定见过钟吧,生活中都见过什么样的钟? 生:闹钟。 生:挂钟。 生:在南方,还见过地面上的花钟。 师:是吗,你都见过花钟了,真巧,今天我们要认识这种特别的钟就是花钟。(板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花钟 师:想了解这特殊的钟表吗?那就快点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吧,这个花钟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历史课一直是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的学科,这是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如历史事件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大量的历史年代、地名、人名很难记住。同时也与历史学科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不大有关。但是除此之外,历史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比如很多教师把本来有趣的历史知识简单化,使学生以为历史只是原因、经过、意义和影响。以上种种使历史课成为学生最讨厌的学科之一。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也曾经身处这样的课堂,教材知识空洞乏味,学生昏昏欲睡,师生同在痛苦中煎熬。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是历史教师必须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一个
复习,“复”是指将已学知识通过复现、复合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实现再认识的一个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的重要学习环节。而“习”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知识、习惯、方法。那么“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复习效果怎样”,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将线上与线下相互贯通,构建“理、习、评”螺旋式复习模式。一、聚焦教材,从“三维”视角理清知识框架由于语文学科的各类知识点渗透在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之中,同一个知识点会在不同的课文中重复出现,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知识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