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作家与一个青年的文学情缘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早就听说内蒙古有一位著名的老作家,那就是被同行们称为“游牧作家”的冯苓植先生。
  第一次见面,只能称之为偶遇,且错失良机。那是在2012年年底,我去内蒙古通志馆查阅有关爬山歌王韩燕如的资料,正欲进门,便见得一位长者夹着一本厚书从馆内匆匆而出。和通志馆主人一打听,方知这位长者便是颇受青年们敬重的老作家冯苓植先生,他腋下夹着的是一部《刘映元文集》。失之交臂,甚感遗憾。但再回头望去,似也只能望见老人家在风雪中远去的背影。
  这次的“失之交臂”,更激发了我渴望和这位老作家相识的愿望。后来多亏有了一次约稿的机会,作为《呼和浩特文艺》的年轻编辑,我终于有机会得以向老作家讨教了。但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区却使我颇感惊讶,为什么年近八旬的老人偏偏要住在顶层六楼?还听门房的人说这位老作家一年也难得下来一次,是笔耕不辍?还是个性使然?简直是个谜。
  后来才得知,老人自从退休之后,便顺应天命,足不出户了,“躲进顶楼成一统”,远离文坛,悄然过起了退休生活,超然是非,近二十年来他好像就这样自得其乐地隐居着,一年也很难下几次楼,总怕给组织和朋友们添麻烦。不但在文学圈子里难觅他的踪影,而且就连同一大院里的人一年也难得见上他几面。我因久仰其名,是想借约稿的机会向老人家讨教一番,但又唯恐这位蜗居顶楼的老人生性孤僻、离群索居难以接近,心里颇踌躇了一番。但又闻听这位老人虽然在达官贵人面前“不善言辞”,但对年轻人却是格外热情,甚至在他的开导下,一些后辈曾在文坛上斩获良多,为此我惴惴不安地踏上了老人蜗居的顶楼。
  他会对我这样的文学青年怎样呢?
  一进家门,果然是一位满头银发的慈祥长者,不但对我热情欢迎,而且还为解脱我的拘束这样说:“谢谢你来,接触年轻人,就等于帮助老年人接地气。”说话有板有眼。“这是你戴姨,我老伴儿。”几句话,就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交谈中知道我当时是“单身”一人,回去还得自己做饭,冯老师和戴姨热情地留我吃晚饭。冯先生家的餐桌安放在厨房,三五人吃饭一般都在这里。待我坐下,老先生笑眯眯地指着这个座位说,穷家寒舍,客人来了都在这里,吃的也是家常便饭。后来,我才感到这张椅子具有的神奇力量,这里一定坐过不少有名的作家,他们在这里共话文学,探讨人性,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皆大家,我一个无名小子,恍惚间怎么竟然也坐在这里了?没多久,戴姨就端上来饺子了。边吃边聊,我这才得知冯老师是典型的“夜猫子”,那么多作品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出来的。他上午休息,下午三点以后才见客人。冯老师晚上也不多吃,我还从盘里夹饺子,他已放下碗,蜷缩在旁边的布椅子里惬意地吸烟了。往往这时候,故事就像一条条清澈的溪流汩汩而出了。
  完全可以这样说,他在文学上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冯老师让我帮他打过几篇稿子,后来呼市文联编辑《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得空我经常向他请教,竟然渐渐地熟悉起来了。但也听人说,老人看人的目光是很具“穿透力”的,故而绝非每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近三年来好像也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他的“蜗居”,还经常在老人家里边吃饭边倾心交谈,完全没有师生之分。我倒像他们的一个孩子似的,老人常常也听我倾诉,温馨和谐,耳濡目染间使我获益匪浅。
  老先生青睐有加,我着实感到一种特别的荣耀,老人一再强调,为文先要学好为人,一个作家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他的品德修养,先修身,再动笔,方能真正走上文学的坦途。雁门冯氏乃晋北有名的书香门第,据说仅明末清初就出过进士达十八人,素有“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从我和老人的接触,可以切实感受到冯氏家风的淳朴,待人接物,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事,都做得极其认真。他的稿子更是一丝不苟,剧本《察苾三部曲》近十万字的稿子,都是工工整整的手写稿,就连冯骥才先生都说他的手稿是“工艺品”。
  他还告诉我一定要创新,但决不能赶时髦,渊博的学识基础、扎实的文学功力才是写作成功之道,要博览群书,文學功力不仅在于笔,而更在于眼。深厚的生活积淀是一个方面,博览群书也是必需的一个过程。他的书房,从上至下都是经典名著,而据老先生告诉我,家里的这些书只占他藏书的三分之一。一次,我和冯老师谈起文学创作到底是感性重要还是理性重要,他说文学创作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而更需要逻辑思维的相助,文学家也应该是半个哲学家,善于哲理性的表述,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漠的荒凉,草原的辽阔,森林的广袤,市井的热闹,人间百态都给予他丰富的写作营养。戈壁荒原上的牛、马、骆驼、羊以及野生的沙原蜥蜴、跳鼠、狐、兔等,他都熟悉它们的习性,写起来得心应手。
  更可贵的是他对这些动物观察研究后的深邃思考,包括人与动物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哲理性关系,还有美学上的价值,他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冯先生佳作迭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动物小说、京味小说、市井小说、荒诞小说、现代派小说都有涉足,曾获得过全国与自治区及其他省市多种文学奖。没有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情,如何驾驭得了这么多的小说种类呢?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不断地否定自己,忘掉自己,这里有一件小事不得不提,在上海文汇出版了他的十二卷文集之后,他写了两个大字“放下”,悬挂在客厅墙上,时时自省,这大概是老人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吧。
  他对年轻人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慷慨,甚至有点豪侠之气。内蒙古文坛的许多后起之秀,包括山西成名的一些作家,都得到过他的扶持。我写完散文《阴山羊话》,拿去给先生看了,没想到他竟然帮我逐字逐句地修改,并且还推荐到山西的某文学刊物了。除了修改文章,闲谈中老人还不断地给我“说”故事,我对沙漠里的事情以及游猎民族的习俗,就是从冯老师这里了解到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我学会了怎样讲故事。
  他甚至还手把手地教我写小说,有一篇小说还给我写出了开头和提纲,让我顺着这个思路,稍加发挥就可以写下去了。但先生的苦心奈何不了我的愚钝,至今都没有一篇像样的小说问世,惭愧之极。也不知什么原因,诗和散文我敢于尝试,却对小说怀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始终不敢轻易涉足。兴许是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太浅,也许是时候未到吧,只能这样来宽慰自己。这虽然暂时不免遗憾,但我相信,老先生已为我埋下了许多颗小说的种子,在适当的机会,终究会破土而出的,否则,怎么能对得起先生殷切的期望呢!
  老先生之所以取得很多成就,这与一位在他背后默默辛勤付出的人是分不开的,那就是陪伴他近六十年的戴姨。冯先生自称是个“科盲”,不会电脑,完全是纯手工写作,不会手机操作,连发短信都要戴姨帮忙。从日常琐事就能够看出来,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应该可以说从未拿任何家务烦过冯先生。我每次去和冯先生聊天,戴姨都要准备可口的饭菜,就连饭后我想把碗筷放入洗碗池,戴姨都要和我你来我往“争夺”一番。有时候冯老师由于入神地看书或写作,燃着的烟都快烫手指头了,烟灰马上就要掉了,戴姨从旁不慌不忙就处理了,这都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或者说夫妻之间的默契。
  冯先生和我结成了忘年之交,并且把我当作了弟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那天和戴姨说起“缘分”来,她也非常赞同,并且说有的人见一面就结下了缘分,有的人经常见面彼此却没有特别的感情,这唯一可以解释的,似也只有“缘分”二字了。这么说可能有些俗,缘分其实是一种彼此之间的默契和认同。人生感激无尽,抱怨亦是无尽,我愿意选择感恩,感恩这种偶然也是必然的缘分。
  文汇出版社的十二卷精装文集邮过来之后,老先生慷慨地赠我一套,这么厚重的礼物,叫我如何报答他呢?感恩冯先生对我的鼓励与扶持,我在文学上所取得的一些进步,得益于先生无私的帮助。像我这样的无名小子,在文学的原野上摸索前进的时候,无意间竟接触到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前辈,他好似茫茫原野上的路碑,在我四顾茫然的时候,指引了前行的方向;也像前缘注定一样,结识并交往如亲人一般,说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我前段时间收集稿子,有一篇达斡尔族作家苏莉写的《珍贵的肯定》,记得里面有一句“年少时不会懂得受到前辈如此提携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也许是年岁徒增,我深有同感。我由衷地感谢老先生对我的付出,却又认为老人家那句“接触年轻人,就等于帮助老年人接地气”似并不全面,在我看来,这是一位耄耋作家的另类文学“支青”,拳拳老人心,盼得三春晖。
  感谢这位文坛“游牧作家”对一个文学青年的关爱,我将永远珍惜和铭记这份难得的文学情缘。
其他文献
汽车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  下车后,我们都背上自己的行李,拿上自己的工具,人手一把歪把子锯,一把大斧子,等待着老唱的安排。我们这几个十五六岁的初中生,都是社员的子弟,趁着寒假,来山场干点活儿,挣钱虽不多,也能帮衬一下家里窘迫的日子。老唱并没有理会我们这些孩子们,而是直奔一扇草帘门而去,掀开草帘门进去,不大功夫,里面出来十多个人,将汽车上装有棒子面的袋子和散装的冻大头菜、冻长白菜搬运了进
期刊
“蓝芩,蓝芩!”  蓝芩正在厨房择芹菜,今天是周六,儿子、媳妇中午要带着小孙子回来吃饭,蓝芩想给儿子包他喜欢吃的羊肉芹菜馅饺子。听见老陈喊慌忙来到客厅。“蓝芩,王二来电话了,他和小潘今天回来,一个多小时就到,已经在路上了,让我发个位置给他,我不会,来来来,你快帮帮我,怎么发送位置?”“哈,他们俩从咱们搬到楼上以后就没回来过!快两年了吧?看把你高兴的。你点开微信每次和王二视频那儿。”“我要给他发送咱
期刊
人总要有点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自信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  ——题记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国家级重点高危火险区。由于处于原始状态,矿产资源富集,植被可燃物承载过量,极易引发雷电森林大火,特别是每年5、6、7月份是雷电火的高发期。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1999年成立至今共计发生森林火灾247起,年均12.3起,最多的年份达到28起,且全部是雷电引起
期刊
1  没有犬吠,没有鸟鸣  村庄从晨光中醒来  舒展身姿的河水,翻卷着几分倦意  杨柳在村口守着泥土,守着空寂  青春在岁月的坡沟里  垂下爱,垂下梦,垂下痛  远去的时光咬破手指,黄昏的痛潜入井水  一副扁担挑着皱纹,走秃了一座山的光阴  喊不回来的风,从空寂的山谷  背走巨大的尘土,记忆陈列在原野  头发白了,脚步碎了,村庄老了  豁齿的山说不清走出和走进尘世的密语  乡音枯落在地,枝桠将返乡
期刊
柴火垛得比房子还高。  我一连打了许多天的柴火。我从车上把剩下的一棵柞树(俗称玻璃棵子)使劲扔上柴火垛。缷完柴火,缷车马,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今年的柴火够烧不用再打柴火了。摘下皮条连接的狍皮手套后,将两只手套交叉在腰背处交接在一起。手套拇指上清晰地看到有对称云卷纹鹿头图形。这时,我如释重负,坐在车辕上。眉毛眼睫毛和棉帽檐儿上全是白霜,脸冻得通红。嘴和鼻子呼出的气转瞬间变成一团团白气,四散飘去。 
期刊
早上随意抽出本书,名字叫《一首诗的诞生》,很薄的册子。这是我十八年前买的,那时我正在学写诗。它给了我一些帮助,但具体有了哪些帮助我已经忘掉了。但仍记得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从临时寄居的小黑屋里走出,穿过窄窄的平房胡同,沿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坐到单位的小电脑前,每敲出一个字,光标闪动,我的心一跳一跳地激动。那就是我写的诗吗?  这本书是《诗刊》的王燕生和他人主编的,一翻竟有我认识的两位诗人。一位是黑龙江
期刊
这么多的草把我淹没  这么蓝的天把我罩住  这么多的羊、善良的星辰  把我包围——要和我丢手绢  我一屁股坐下  像一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  只想哭……  从湿漉漉的睫毛里  我看见亮晶晶的阳光、青草、远山  它们飞旋着,洗涤我  又像是对我这个误入者的驱赶  风  风从天堂而来  奔走在万物之间  风即是万物  风收集舞蹈和音乐  风是无数冲动汇成的河  风无处不在  转瞬即逝  风存在于吻  凉
期刊
只有我知晓的街道  如此沉默  沉默着  像一条,平原上孤独流淌的溪流  这里没有交谈,这里没有日照  这里是我人生的开端  也是我,失掉记忆的尽头  是否你曾向我打听  这一处不存在的境地?  而我又是如何隐瞒  用一种乖张的方式表演  抑或是语气坚定、神情肃穆  以至你坚信了它的真实?  啊,这一切像极了谎言  像极了一场妄想症的失意的幻觉  只有我知晓的街道  自我那生而怯懦的母亲  潮湿又
期刊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现代人写不出好的古体诗词,已经写了两千多年的古诗,词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用了再用的形式,写了又写的内容,精致的登峰造极之后哪里还能有好的作品。当今科技时代与传统诗词更是风马牛难相及。我也很狭隘地以为本地本土的作家不会有好作品。前人感叹的“贵古贱今,贵远贱近”,我诚有如是。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祝乃忠先生的作品。一曲清新的竹笛声韵吹进了耳畔,吹进了虚躁的心田,顿时对之前的想法感到
期刊
艾山乡西南有一座山岭,东西走向。  山前是一片开阔之地,土地肥沃,地的南头是一条河,已经整治了,河两边是挡土墙,河中是一道道拦河坝。河边是一条水泥路。路的一头连着一座石料场。石料场是新建的,是乡里的招商引资项目,建得非常快,仿佛一夜间建成的。  一座兔子不拉屎的石头山,立马就变成了能拉金蛋蛋的矿山。石料场东边的鹿角村一下子就从一个贫困落后村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村。石料场给了村子一大笔钱,村干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