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传统图形的视觉审美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摘要】:大理白族传统图形形态各异,世代传承,是了解大理白族文化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对大理白族传统图案的分析,就其传统图形的形态特征与色彩审美分析,探究大理白传统图形的视觉审美,解读白族文化。
  大理白族是云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因此在传统图形的保存较为完整。承载传统图形的载体繁复多样,图形题材也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视觉符号特征。
  一.大理白族传统图形形态特征分析
  大理白族传统图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白族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有着强烈的情感、整体洋溢着返璞归真的情趣。由于对自然的崇拜大理白族的传统图形可派生出天地景象类、植物类和动物类。从伦理道德上分析 ,白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孔孟之道一直是白族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本主教文化对白族人的精神扶持使得白族传统图形又可划分出人物与神像类。白族先民将图形理想化、抽象话的手法,创造出造型夸张、变形、抽象的图形运用在生活装饰中。
  大理白族经过特定历史背景、生态环境与文化沉淀出的传统图形,通过对线的排列、体量的配置,创造出具有视觉情趣美感的图形,淳朴又富有张力,给人以美的感受。如图1所示的图形中,画面元素围绕着火神依次展开,排列附有节奏感,线与面交错结合,画面饱满适中。对空间的运用,美观大气、疏密交接,附有独特的白族审美情趣。并重视的图形形态与内容的结合,将图形的形态美与内涵美相互包容,赏意悦目。图2所示的图形为白族服饰上常见的“花母纹”,图案呈现菱形,由中心向外呈现放射状的菱形线象征这“太阳”与“光明”具有不断繁衍的意味,暗示着生命的繁荣。赋予了形态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是白族人对精神生活的完美追求。
  二.大理白族传统图形的色彩审美分析
  色彩美的是人的表现和感受自然的结合,并与视觉审美相关的艺术语言表达,也是对某种意向感受和情感的交融。对大理白族传统图形的色彩审美分析,是解读白族文化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深入了白族人的审美意识,进而反映出白族人审美淡雅的意识与崇尚自然的审美心理特征。
  色彩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要素,它体现了图形的明确性与鲜明的标记性。大理白族人居于苍山洱海边,崇尚白色,以白为美,视白色为纯洁和美丽的象征,这些在扎染图形与建筑装饰图形上均有体现。大理白族扎染图形体现出质朴的美、自然的美,在染料的运用上,利用板蓝根制作蓝靛染制出蓝白相间的图形,这与白族建筑的建筑装饰用色相映传神。
  大理白族民间有句俗语:“小艳,大秀,老来素。”在服饰用色上也受到自然环境的感染,色彩的对比与基调之中体现了鲜明、洁净。白族儿童和少女服饰上的传统图形在配色上相对艳丽,以玫红和粉色为主,脚穿绣花尖鞋,鞋面绣花纹以红、粉、绿、黑交错搭配。
  三.从大理白族传统图形看白族人的视觉审美取向
  传统图形能反映出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是精神文明发展的见实,以直观的方式反映着一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沉淀。任何一个图形都包含了人们对个别物体的意象,具有视觉符号意义与审美意识。
  從白族传统图形的图形元素来看,大都体现了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视觉上呈现饱满圆润的形态,如“虎头纹”、“白鹇纹”、“莲花纹”等,即有吉祥的象征意义,造型又厚重饱满。在图形构成形式上来看,常以均衡、对称的形式呈现,在视觉上给人以平稳感,在服饰图形与建筑装饰图形中均有体现,这种构成形式不仅体现了大理白族人对均衡美的追求还隐喻这人们求安定、求平稳的视觉审美心里。在窗饰上的图形线条流畅,排列有序,是视觉上与内心愿望的直观映射,体现出白族人对生活的顺事流长的理想状态。图形的组成形式综合了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表现形式。图形的构成形态体现了白族人的精神气质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它凝聚了人们的世界观以及文化心里。
  从色彩上来看,整体体现出质朴、洁净的视觉审美心里。传统图形中的配色多以仿生心里对大自然的吸取和描摹,体现出白族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它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感受,而且色彩所体现的价值更具有隐喻的美德意义。
  大理白族传统图形沉积了白族人的思想与审美心理,对大理白族传统图形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从事物的本质去探求内在的精神文化。大理白族传统图形的以其特有的视觉语言带给人们清淡素雅、质朴自然的视觉审美感受,图形形态精巧富有张力,及协调又美观,直观的反映出白族人的审美取向。我们只有深入的挖掘大理白族传统图形文化基底,才能为白族文化找到切实可行的传承方式,使白族文化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寅松.白族的文化[M].昆明:民族出版社,2006
  [2] 杨均等收集整理.白族服饰图案[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
  [3] 陈永发.白族木雕图案[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1
  [4] J·J·德卢西奥.视觉美学[M]. 李玮、周水涛译.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5
其他文献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总体风格上主要是对传统的延续、继承和整合,在此基础上,他将传统工笔花鸟画与近代日本艺术以及西方艺术也加以融合,使其工笔花鸟画拥有崭新的风貌。“汇古通今,中外兼容”可以概括陈之佛工笔花鸟艺术特色。本文主要从充满视觉意趣的造型;时代审美的题材与意境;多元化的技法和材料;强调对比与调和的设色;注重形式美的构图五个方面来燃熏陈之
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自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芭蕾舞就作为西方舞蹈艺术的代表形式,至今已经拥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芭蕾舞是运用美的舞蹈形式,反映出美的生活,与观众产生共鸣。然而,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与艺术发展的需要,更多的舞者把现代舞的特点运用到芭蕾舞的教学中去。现代舞开始在芭蕾舞表演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围绕现代舞对芭蕾舞表演人才的培養有
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日本的设计在伴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趋势,并且这种设计发展一直依托其传统性和民族性。但这种依托并不简单是对传统图案、元素和现代潮流的组合,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并给予了现代化的文化创新,从而走出了日本独特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民族传统;禅意;人性化;文化  一、日本设计民族性的觉醒  (一)
期刊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百家争鸣到唐、宋、元、明清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明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其所囊括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一直延续至,对于室内设计的影响亦是如此。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相融合不是因循守旧,而
期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耐人寻味的设计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作为视觉传达的有效手法,在形态、色彩等元素的综合刺激卜能够给受众带来新奇感体验,为平面广告设计增强了视觉传播力度。为此,基于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方式来探讨与平面广告设计之问的互动性关系,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有力的设计创意。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创新;互动性  前言:现代化社会广
期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休闲”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很诱人的字眼。它不仅是平凡人在沉重的劳动中所渴望的精神放松,也是很多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它在审美领域则表现为一种休闲审美观,即以自然休闲的方式来进行审美观照。其中苏轼在其“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中,继承了儒家自然化精神,并受到庄子、陶渊明和白居易等人对闲适追求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休闲审美观。 
期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学术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犹如一棵树的根与精神主干。如何选题,是论文写作最早、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平时的阅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中寻找问题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坚持简、明、切、当的选题原则,对从事学术论文研究与写作的学者大有益处。  【关键词】:学术论文;选题;方法  梁漱溟先生在《东方学术概
期刊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故在教学中对于课程教材的选择、使用和对教师编撰课程教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材和相关教案能体现课程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笔者根据自己曾教授艺术设计专业多个方向的课程之经验,认为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教材和编撰教案,应当看教材是否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训技能培养、是否培养创意性思维、编撰教案则应撷取百家所长,并为随
期刊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音乐舞蹈系,四川 成都 610106)  【摘要】: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名列“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列。这部协奏曲构思独特,手法新颖,它三个乐章连续演奏,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本文从作曲技法的角度对该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对作曲技法、音乐美学、小提琴演奏、音乐音响、音乐欣赏等角度对该曲的分析提供必要的音乐本体分析参考。  【关键词】: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音乐
期刊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山东 淮坊 261205)  (一)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王雨寒第一次见到杨轻舞,是在初夏。那时去学校报到的他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挤来挤去。温和的春风早已被夏天燥热的空气和聒噪的蝉鸣取代,翠绿的柳枝在火烤般的烈日下垂下了头。他的额角流下了焦躁而无奈的汗珠。忽然间,一袭白裙出现在转角处,不知是风吹动了裙还是裙带来了风,令人顿觉一阵清凉。白裙的主人,清纯秀丽的面容让他想到荷兰农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