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赐勒石伴此山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路过过很多山,我却不认识几座山,当然也没有一座山是记得我的。因为觉得相机拍不出我想要的景色,所以我路过的一切景致,都没有证据。尽管用力去记住,却也终究无法看到整座山清晰的模样,亦无法细致入微的记住哪一座山。
  因为舍不得改变已经被时间无情刻划的山色,除了脚印,我从来不肯在山上留下稍微大一点的痕迹。毕竟,于山而言,它想展示给我看的东西有很多,而我却不是山唯一的看客。
  武当山跟我见过的其他山完全不一样,或者说我见到的山从来都是看起来不一样的。比如泰山,旁人都说他是坚如磐石的伟男子,我却觉得她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位玉体横陈、线条温润的女子。


  初见武当,只觉得烟雨濛濛,得见仙境如斯,即便坐化在此,定然甘之如饴;走近武当,撑着纸伞的我,宁和地路过那些与我擦肩而过的路人与过客;走进武当山,穿着汉服的我收起伞,没有朝圣般的亟亟于敕造圣殿与玉宇高楼,只是像往常一样,翻着亲抄的手记,提着裙角,缓缓四顾,在陌生的口音里找寻我要找的圣迹。
  墨色的冠,青色的袍,人已非人;我要找的,是那些超越了人寿的永恒。
  很多人都知道武当山是道教仙山,有很多人知道武当有个老者叫张三丰,也有人知道武当山像很多山一样有很多石碑。很遗憾,很少有人知道那些点缀在仙山上的碑铭石刻是这座山可以传世的勋章。
  许多过客情愿将仙山做景观,寥寥数眼,走马观花似的路过了传世的盛典。云来于此的他们是来朝圣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山,究竟因何盛名传世经久不衰。
  除却久远劫来在保护与重建中端庄完好的古建筑群,武当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珍贵世界文化遗产。摩崖石刻、碑文档案,它们或以石质、木质、铜质,汇聚了自唐以来历代皇亲贵胄、文人雅士、名人墨客的记事、题诗、绘画、留名……
  这些被坚硬的躯体传承下来的文案真实记录了武当山与武当人的经历与努力,据不完整统计,武当山先有石刻碑文、摩崖石刻约有1300通。按照内容分类有记事、告示、禁令、贺词、组织、祝寿、功德、建醮、绘画几大类。细分其质地不仅有木石铜器,还有金、银、铁、锡、瓷、玉等材质的雕刻记录品,这些已经被建档保护的铭文出身不一,尺幅不等,却共同见证了一座山不朽的传奇。
  现今保护相对完好、便于记录的武当石刻分类有以下几种:
  圣旨碑与禁令碑。在古代,即使是造纸技术已经相对稳定成熟的历史时期,以刻石立碑的方式颁布诏书、法规、公文,仍然是国家权力机构常用的手段,因此迄今为止我们可以观赏到的碑刻中存在着一批数量相对庞大,保存相对完整的碑刻藏品。
  这些圣旨中,多有禁止性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罚。如“封禁官山碑”的碑文主要记录的是清雍正十二年为保护武当山植被而发布的《封禁告示》。
  今天的我们不知当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理由和契机颁发此令,亦不知此令对当时经年靠山吃山的山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但在近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尚可看到如此丰伟秀丽的武当山色,相信这块碑上所记的内容是已经完成了它背负的使命。
  墓志铭。这是一种自身就带有一种淡淡忧伤的石刻,它们是一个个逝去的生命在这世间存在过的证据,记录了逝者的世系、名字、爵位以及生平,是中国传统中“盖棺定论”的组成部分,表示了立碑撰文者所代表的人或群体对死者的生平事迹的点评与情怀。如“明成祖敕武当道士李素希碑”,这块碑的碑文主要记录了明成祖朱棣敕令官造此碑用于记述李素希“精勤至道”的事迹。
  记事碑。这类刻石的特点在于真实记录当地的重要事件,大事相贺,树碑立传。又或者说它们就是这座武当山曾经的“新闻报道”和“宣传纪录特辑”。
  明嘉靖皇帝“御制重修大岳太和山”碑,碑文记述了明永乐皇帝大修武当山及重建后武当的概况。
  摩崖。如果说石材采雕、刀斧方正的碑刻雕饰再美也有匠气,那么一定要去看看武当山的摩崖石刻。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来记事的风格特点,是各地摩崖石刻的统一规范。在数百年的烟雨婉约中,刀斧石凿敲打琢磨的痕迹早已被化为柔软的气韵,若是赶得巧,雨季里,青翠而苍老的青苔恭敬地拜服在刻石的周围,精到的笔力与苍凉的文风,无不是浑然天成,无不是鬼斧神工。
  所有时代的刻石与碑铭的价值都在于等待与传承,它们不在意有多少人路过,千文百字,只等有缘人。许多人都不知道,历史并不在教科书里,而在这些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某个时期的踏踏实实的东西。
  优秀的文化与时代的瑰宝之所以变成文化遗产被继承和传扬,因为时间已经逝去,曾经的生命也已经坐化归尘。现在,这些碑刻给我们留下的是重重的价值。
  无论是社会历史研究价值还是道教文化研究价值,这些好像很遥远的词汇在字典词典中被丰富的每一笔,都有这些历史的见证者的参与。哪怕是那些没有皇帝亲旨,并非皇家敕造的碑刻,因为如实记录了在武当山上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盛大而欢乐的集会,在民俗脉络的研究中也交出了最诚实的笔记。更不要说那些闻名而来,惊艳于山水绝秀的文人雅士,他们留下的丹青画卷描摹刻石,当时用最深沉的热爱泼墨粉彩,成为今天我们对前代前世书法雕刻艺术研究与赞叹时最最真实又坚实的凭据。
  每一座有历史的山都有自己独特的图腾与伤痕,武当山也是一样。那些在山间崖壁,在殿宇厅堂,在廊角檐头的纵横的纹路或苍老或断裂,铭功勒石虽然已是过往,断壁残垣也是时间流逝过后授予的勋章,无论高下,一切从泥土中来的终究要同归尘土。
  寻山不是游山,记住才是不辜负。
其他文献
人们常常会苦恼,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八面玲珑?其实这并非是必要的,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喜乐。康德的黄金法则讲道:你希望其他人如何对你,你就如何对其他人。如果你真的信奉起来照做,估计你会很失望。把别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的指标,不如安下心来,好好修炼一番自己。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翻译过来白话文就是
期刊
集团曾经提出:“全力以赴,实现目标。再创新高,不留遗憾”。经过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产销量又创历史新高,集团上下一片欢腾,都自豪地说:我们没有留下遗憾!笔者也为此而感到欣慰,这是太阳雨团队上下同欲、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更是每一位“太阳雨人”个人目标完成的结果。为此,笔者有三点感悟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团结就是力量,团队中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期刊
编者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们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突出。前者表现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表现为社会竞争加剧并趋于残酷无情。
期刊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被世人称为“仙山”“道山”。  据载,唐代吕洞宾曾在武当山修真,此诗即是当时留下的,现南岩存有其碑刻。“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此处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这为它以后的显荣打下了基础。  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
期刊
如前所说,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何不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儒家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但“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终于被杀头;阮籍也差一点,维护“名教”的何曾就劝司马氏杀阮,理由是“纵情背礼败俗”。这有刘伶《酒德颂》所说,当时是“贵介公子,
期刊
和孔子比起来,老子更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味。孔子只是在汉代很短一段时间内被当作神,说他是黑帝之子。孔庙尽管一直香火旺盛,但坐在里面的孔子一直是个文化人,而不是神,当然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第一人。老子就不同了。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又是道教的教主。最晚从东汉末年开始,老子就被道教徒奉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为了给自己增加神圣的色彩,唐朝从立国开始就拼命地抬举老子和道教,所谓儒释道三
期刊
在道家鼎盛的年代即有老子、列御寇、庄周……黄发垂髫皆向道的年代,人并不知有道家存在。后世太史公作史记,为叙述便宜,强名为“道”。道者,路也。它本身并无实宰,只是通道而已。  在武当山安住的人——那些真正的得道之士,譬如癫狂的张真人终年不知所踪,往来六合之境,神游太虚之中,哪里在意脚下踩的这块虚土是武当还是襄阳。后世以他为武当所宗,他却隐入浩瀚烟波中。  是以,无论是“道”之一物,还是“道教”一派,
期刊
背景资料:1997年大陆青年学生辩论赛,辩题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首都师范大学是正方,马来亚大学是反方。  马来亚大学的二辩说:“对方辩友请您论证我方主辩所提的“上帝爱世人”这个神圣的命题是如何通过您方的辩论辩出来的呢?”  首都师大辩手四顾而言他,大概是国内的教练嘱咐过要注意国外的宗教禁忌吧。马来亚大学穷追不舍:“对方辩友还没有回答刚才我方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存在
期刊
生命对山水的眷恋,很难用言语表达。总之,在特定的时空,置身于某座山川,内心会觉得无比宁静与温暖。  每年春季,身体和念想都会被武当仙山感召,不问因果的奔赴武当。采风也好,采气也罢,置身于蟠踞而延绵的武当,所闻所见诸师、诸友,于大岳之巅观云潮涌动,望山脉支陇,在云外清都燃一炷香,一念清静,人到无求。往南岩照见福寿康宁,一路静默,抚历朝摩崖石刻而行走,无需多言,那些关于武当山的岁月时空,侠骨柔情,还有
期刊
明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朱元璋的儿子就因王府超了规制而被诬以谋反之罪,虽然贵为亲王,仍落得全家自焚而死的结局。那时的封建君主专制,平民百姓连自己家的屋顶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而在武当山天柱峰之上的宫殿,却有着和皇帝所居地紫禁城一样的建筑规格。  在道教徒的眼中,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而高耸入云的山峰,是人们能够看到的离天最近的地方。天柱峰,是武当山的最高山峰,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