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小层变化复杂、含水高、注采系统不完善、平面、层间、层内矛盾突出、井况复杂,油井含水上升,注水效果变差,地下情况变的复杂,工艺措施效果逐渐变差,导致成本上升。通过开展整体区块油藏精细描述、开发特征分析、剩余油分布描述、新型采油技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提高油田开采效益和整体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田;开发效果;油藏描述;治理措施
1目前油田技术现状分析
当下我国多数油田步入了高含水的开发中期及后期,而这会促使水淹层中的细颗粒砂、胶结物等因注水冲刷而被冲走,进而造成油藏中聚积了大量的残留油质,导致产油量降低。虽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油田地质、开采工艺、油藏工程等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采用面积或一排注水、加密井网、油藏描述、高效调整井、水动力学、油藏熟知模拟、水平井等技术以及堵水、调剖、油层分注、压裂增产等多项井下技术用来减少高含水的影响,以提高石油开采率,其中三次采油方法不仅采油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实际开采中,此外还有。但与此同时,我国油田开采中期及后期综合治理技术还存在些许不足,亟待解决。研究和实施处理两类技术在当前的油田开发中涉及颇深,其当下主要面临下述问题,如油藏描述的模式和标准不统一,新老井资料利用不完善,地质模型建立不到位,油田分布规律和开发潜力分析不精确,储油层改造和注水技术有待优化,水驱效果不理想等,由此造成油田开采率不断下降,不仅为石油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加剧了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因此优化、创新、完善油田开发中期及后期综合治理技术势在必行。
2油田开发中期及后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探讨
2.1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所谓的精细油藏描述是指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料和勘测手段综合、全面的描述油藏区域的地质特征和规律,以此为战略决策、油田开采计划、方法、技术、资源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和提高油田开采率,而油田开发中期及后期的精细油藏描述十分关键,其不仅利于构建完善的油藏三维地质模型,还可准确的判定分布的剩余油量,并针对稳油控水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提高开采率的目的,因此应切实优化和完善油藏描述技术,具体可从下述几点着手:首先应精细划分、科学对比储油层,通过合理运用相关科学基本原理建立科学的储油层格架,但应切实遵循沉积物分配及其分异规则,选择合适的基准面,并确定其可容纳的体积和判别基准面的方法;在对比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层组、单井沉积旋回、回旋统一等划分方法,以此保证储油层划分准确、详细,对比结果科学有效。其次应重视研究微构造,通过分析储油层结构中微构造的类型、形态、组合等特征,并基于油井、注采井网、注水量等因素,分别分析和研究微构造的组合方式与分布的剩余油、原油产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编制合理的微构造图,以此为钻井计划提供可靠有效的资料。最后为改善驱油效果,应逐一、认真分析沉积微相中的测井、平面、剖面、系统取心井等因素,以及砂体连通性、非均质性等特性,以此为提高最终的石油开采率提供有力参考。
2.2二次开发调整注采井网
在評价注采井网时,应综合利用动态监测、油藏工程、分析井岩心、二次解释新井水淹层等科学方法,细致的对剩余油进行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同时在保证化学驱正常开展的基础上,有效把握完钻到空白水驱的时间差,从而实现井网调整,针对产油潜力较大且含水较低的油层,应适当加大对其的注水调配力度。
2.3合理运用三项新型注水技术
在实施注水操作前,应采取多元化的开发方式,即在一层扩大调驱规模及其深度,配合采取气泡沫驱试验,而在二层则采取二元驱试验,具体应明确试注参数,转换调驱体系等。一是同井回注技术,通过制定选井标准,设计和研制回注管柱、电潜泵、井口、测试器、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形成同井地热水回注的先进工艺,其不仅利于提高石油开采率,而且经济合理;二是针对油井出水问题,可采用投球调剖技术,通过利用均质、性能高的刚性球,改善井层矛盾、解决吸水不均匀等问题,实践证明该项技术效果显著;三是采用定压定量注水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层段有效范围内的重叠部分为注水控制最佳范围的原理,选取相应的注水量和注水压力,从而提高注水的有效性。
2.4采用可靠的堵水防砂技术
有效的堵水技术对于降低产水,增加产油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既可以借助符合性能要求的化学剂用于层内堵水,也可以利用液力可取式桥塞、超细水泥、闭式机械等多种堵水工艺实现增油目的,其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成本较低易回收。同时采用新型防砂剂可适当拓宽固化温度、提高原始地层的渗透保留率、改善固结强度,从而增强了阻砂井壁的稳定性,利于原有产量的增加,以及油井事故的减少。利用水动力调整技术可实现周期性和选择性注水,并提高排液量,以此调整液流方向,为注水有效性提供保障。
2.5有效利用高效调井技术
虽然油田开发规律证明加密井网技术是改善水驱、提高剩余油开采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处于高含水的油田中期及后期开采而言,高效调整井技术在稳定油田产量,提高开采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通过分析油田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相,结合测井技术,明确剩余油的质量和丰富,从而有效控制储油层层间和平面的干扰,完善布井密度和方式,以此增加石油产量。此外利用水平井、多井底井技术中的碎钻测量、射孔、防砂、三维建模、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等多项工艺,可有效提高剩余油的开采水平;利用水动力调整技术可实现周期性和选择性注水,并提高排液量,以此调整液流方向,为注水有效性提供保障。
2.6新型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应用
2.6.1微波技术
微波采油技术是指将大功率的微波天线安置到要工作的油层的地方,采用传送的手段把微波传送到地面下,直接对油层进行升温,降低油性稠度,进而提高实际的采收率。
2.6.2磁处理技术
运用磁场对原油及驱替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可使经磁场处理后的流体物性发生变化,产生降粘、降凝、防蜡、增注等作用。现在国内的各大油田都在研究此类技术,这对于保护石油资源,有效的进行开采,减少地下污染有很多帮助。
2.6.3纳米采油技术。
纳米颗粒自身有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等性能,所以纳米颗粒有着跟一般材料不一样的性能。比如磁光电性能。因此纳米颗粒的使用前途非常大,同时纳米开采技术又具有生物技术,这个符合生态要求,所以通过使用此类技术,可以清理石油储运管线内部的杂质和沙泥浆。
2.6.4振动采油技术
振动采油这项技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任何以机械振动力为作用基础的物理采油技术都可纳入此范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分析,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地面振动技术、水力振荡技术以及电脉冲技术三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能源,且对其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石油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其替代品尚未诞生或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必须创新和优化石油开采方法和技术,尤其是中期及后期阶段的综合治理技术,以此提高石油开采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而促进石油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海兵,周德刚.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实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9(11).125
[2]徐丹.综合治理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研究[J].石化技术.2017(04).272
[3]郭福军.低效益油井综合治理对策及效果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2018(12).62-64+12.
【关键词】油田;开发效果;油藏描述;治理措施
1目前油田技术现状分析
当下我国多数油田步入了高含水的开发中期及后期,而这会促使水淹层中的细颗粒砂、胶结物等因注水冲刷而被冲走,进而造成油藏中聚积了大量的残留油质,导致产油量降低。虽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油田地质、开采工艺、油藏工程等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采用面积或一排注水、加密井网、油藏描述、高效调整井、水动力学、油藏熟知模拟、水平井等技术以及堵水、调剖、油层分注、压裂增产等多项井下技术用来减少高含水的影响,以提高石油开采率,其中三次采油方法不仅采油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实际开采中,此外还有。但与此同时,我国油田开采中期及后期综合治理技术还存在些许不足,亟待解决。研究和实施处理两类技术在当前的油田开发中涉及颇深,其当下主要面临下述问题,如油藏描述的模式和标准不统一,新老井资料利用不完善,地质模型建立不到位,油田分布规律和开发潜力分析不精确,储油层改造和注水技术有待优化,水驱效果不理想等,由此造成油田开采率不断下降,不仅为石油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加剧了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因此优化、创新、完善油田开发中期及后期综合治理技术势在必行。
2油田开发中期及后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探讨
2.1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所谓的精细油藏描述是指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料和勘测手段综合、全面的描述油藏区域的地质特征和规律,以此为战略决策、油田开采计划、方法、技术、资源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和提高油田开采率,而油田开发中期及后期的精细油藏描述十分关键,其不仅利于构建完善的油藏三维地质模型,还可准确的判定分布的剩余油量,并针对稳油控水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提高开采率的目的,因此应切实优化和完善油藏描述技术,具体可从下述几点着手:首先应精细划分、科学对比储油层,通过合理运用相关科学基本原理建立科学的储油层格架,但应切实遵循沉积物分配及其分异规则,选择合适的基准面,并确定其可容纳的体积和判别基准面的方法;在对比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层组、单井沉积旋回、回旋统一等划分方法,以此保证储油层划分准确、详细,对比结果科学有效。其次应重视研究微构造,通过分析储油层结构中微构造的类型、形态、组合等特征,并基于油井、注采井网、注水量等因素,分别分析和研究微构造的组合方式与分布的剩余油、原油产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编制合理的微构造图,以此为钻井计划提供可靠有效的资料。最后为改善驱油效果,应逐一、认真分析沉积微相中的测井、平面、剖面、系统取心井等因素,以及砂体连通性、非均质性等特性,以此为提高最终的石油开采率提供有力参考。
2.2二次开发调整注采井网
在評价注采井网时,应综合利用动态监测、油藏工程、分析井岩心、二次解释新井水淹层等科学方法,细致的对剩余油进行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同时在保证化学驱正常开展的基础上,有效把握完钻到空白水驱的时间差,从而实现井网调整,针对产油潜力较大且含水较低的油层,应适当加大对其的注水调配力度。
2.3合理运用三项新型注水技术
在实施注水操作前,应采取多元化的开发方式,即在一层扩大调驱规模及其深度,配合采取气泡沫驱试验,而在二层则采取二元驱试验,具体应明确试注参数,转换调驱体系等。一是同井回注技术,通过制定选井标准,设计和研制回注管柱、电潜泵、井口、测试器、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形成同井地热水回注的先进工艺,其不仅利于提高石油开采率,而且经济合理;二是针对油井出水问题,可采用投球调剖技术,通过利用均质、性能高的刚性球,改善井层矛盾、解决吸水不均匀等问题,实践证明该项技术效果显著;三是采用定压定量注水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层段有效范围内的重叠部分为注水控制最佳范围的原理,选取相应的注水量和注水压力,从而提高注水的有效性。
2.4采用可靠的堵水防砂技术
有效的堵水技术对于降低产水,增加产油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既可以借助符合性能要求的化学剂用于层内堵水,也可以利用液力可取式桥塞、超细水泥、闭式机械等多种堵水工艺实现增油目的,其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成本较低易回收。同时采用新型防砂剂可适当拓宽固化温度、提高原始地层的渗透保留率、改善固结强度,从而增强了阻砂井壁的稳定性,利于原有产量的增加,以及油井事故的减少。利用水动力调整技术可实现周期性和选择性注水,并提高排液量,以此调整液流方向,为注水有效性提供保障。
2.5有效利用高效调井技术
虽然油田开发规律证明加密井网技术是改善水驱、提高剩余油开采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处于高含水的油田中期及后期开采而言,高效调整井技术在稳定油田产量,提高开采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通过分析油田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相,结合测井技术,明确剩余油的质量和丰富,从而有效控制储油层层间和平面的干扰,完善布井密度和方式,以此增加石油产量。此外利用水平井、多井底井技术中的碎钻测量、射孔、防砂、三维建模、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等多项工艺,可有效提高剩余油的开采水平;利用水动力调整技术可实现周期性和选择性注水,并提高排液量,以此调整液流方向,为注水有效性提供保障。
2.6新型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应用
2.6.1微波技术
微波采油技术是指将大功率的微波天线安置到要工作的油层的地方,采用传送的手段把微波传送到地面下,直接对油层进行升温,降低油性稠度,进而提高实际的采收率。
2.6.2磁处理技术
运用磁场对原油及驱替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可使经磁场处理后的流体物性发生变化,产生降粘、降凝、防蜡、增注等作用。现在国内的各大油田都在研究此类技术,这对于保护石油资源,有效的进行开采,减少地下污染有很多帮助。
2.6.3纳米采油技术。
纳米颗粒自身有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等性能,所以纳米颗粒有着跟一般材料不一样的性能。比如磁光电性能。因此纳米颗粒的使用前途非常大,同时纳米开采技术又具有生物技术,这个符合生态要求,所以通过使用此类技术,可以清理石油储运管线内部的杂质和沙泥浆。
2.6.4振动采油技术
振动采油这项技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任何以机械振动力为作用基础的物理采油技术都可纳入此范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分析,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地面振动技术、水力振荡技术以及电脉冲技术三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能源,且对其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石油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其替代品尚未诞生或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必须创新和优化石油开采方法和技术,尤其是中期及后期阶段的综合治理技术,以此提高石油开采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而促进石油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海兵,周德刚.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实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9(11).125
[2]徐丹.综合治理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研究[J].石化技术.2017(04).272
[3]郭福军.低效益油井综合治理对策及效果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2018(12).62-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