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关注文本知识和学科技能,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人才呈现不完善的智能结构,成了高理论、低能力更缺乏文本知识在社会实践的应用能力。因此,我把“综合性学习”引进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了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创新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运用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我把“综合性学习”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作为一条独立的主线始终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一、综合性学习让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不仅包含听、说、读、写的多种能力,还指向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观念、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当下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关注文本知识和学科技能,忽略了综合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人才呈现不完善的智能结构。而综合性学习,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目标呈现出丰富和多元的姿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几种意识形态。
1.自主意识
“综合性学习”的运用中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班级黑板报,班上讲故事,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班级演唱会等,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和确定语文专题研究内容或语文单元上的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并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语文综合学习中,“学什么”、“如何学”都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解决的。
2.问题意识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核心,是创造的激发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一种“被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了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造成教师说什么,学生就是什么的固定模式,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问题主要来源于学生主体。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发现问题,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合作意识
现在的独生子女太多了,一些“小皇帝”、“小公主”们在长辈的精心呵护或溺爱下,成了娇生惯养,养成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不乐意也不太愿意与人沟通,与人交流,更不喜欢与人合作,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它强调“共同讨论”,“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许多的学习任务都必须是几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的,比如我校搞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生产烟花爆竹危害性的调查报告》,是我带领五年级四个组的同学共17名,通过走访询问调查、拍摄、汇总材料、撰写总结报告等,四个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并在展示中获市级二等奖。由此,综合性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品质。
4.社会意识
对社会拥有责任感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一个人小至家庭、朋友,大到民族、国家都要尽心尽责。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周围的世界。如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百姓生活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家乡、对他们的一份责任感。
二、让教学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
1.“综合性学习”着眼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意教科书,课程就是书本,学习就是读书,学生学习语文的视角局限在狭窄的空间里,所获得的信息太少,所以要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结合。生活有多宽广,语文教学的空间就有多大。而综合性学习则能打破“书本为中心”,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广阔的现实之中,与大自然、社会零距离接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课时,学生在多彩的秋天的熏陶感染下,个个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个什么样子的,眼看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的样子,我顺势展开“寻找秋天”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图画或声音、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并准备用一节课来开展一个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图画、声音或照片,用一二句话说说找到的秋天,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把图画、照片进行归类,在“学习园地”上贴成美丽的“秋天风景图”,最后再结合小组代表一一介绍贴图的内容。
2.“综合性学习”注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虽然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只是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不能自动地转化成为教学内容。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进行再度开发,使之适合教学的需要。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恰恰给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这是以介绍春天景物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课,教材中配有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如何上好这堂课,才能体现“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教学要求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我带着孩子们,让他们手拉手地来到校园里,在操场的草坪上围着坐下来。我笑着告诉他们“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得到她”。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小手轻轻摸摸,用鼻子闻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这时,我拿出了音乐磁带,播放了《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几分钟过后,音乐停了,孩子们寻寻觅觅。
学生1:“我找到了,你们瞧,围墙后的桃花开了,红了一片”。
学生2:“我找到了,瞧,就这地上的小草探出头”。
学生3:“我看春姑娘在那樟树的枝丫上,那儿萌芽了”。
连娇声娇气的徐丹丹终于也发言了:“我发现原来新叶子并不都是绿的。瞧,这些香樟树的新叶子是带点红色的……”顺着她的指点看去,果然,孩子们发出惊讶声:“呀!还真是的!”还有……
这堂超越了口语交际的单一教学目标课,不留痕迹地进行一次生动活泼的“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把观察和表达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他们丰富的语言积累,既达到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个性也得到张扬。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运用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我把“综合性学习”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作为一条独立的主线始终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一、综合性学习让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不仅包含听、说、读、写的多种能力,还指向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观念、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当下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关注文本知识和学科技能,忽略了综合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人才呈现不完善的智能结构。而综合性学习,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目标呈现出丰富和多元的姿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几种意识形态。
1.自主意识
“综合性学习”的运用中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班级黑板报,班上讲故事,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班级演唱会等,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和确定语文专题研究内容或语文单元上的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并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语文综合学习中,“学什么”、“如何学”都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解决的。
2.问题意识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核心,是创造的激发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一种“被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了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造成教师说什么,学生就是什么的固定模式,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问题主要来源于学生主体。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发现问题,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合作意识
现在的独生子女太多了,一些“小皇帝”、“小公主”们在长辈的精心呵护或溺爱下,成了娇生惯养,养成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不乐意也不太愿意与人沟通,与人交流,更不喜欢与人合作,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它强调“共同讨论”,“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许多的学习任务都必须是几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的,比如我校搞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生产烟花爆竹危害性的调查报告》,是我带领五年级四个组的同学共17名,通过走访询问调查、拍摄、汇总材料、撰写总结报告等,四个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并在展示中获市级二等奖。由此,综合性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品质。
4.社会意识
对社会拥有责任感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一个人小至家庭、朋友,大到民族、国家都要尽心尽责。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周围的世界。如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百姓生活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家乡、对他们的一份责任感。
二、让教学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
1.“综合性学习”着眼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意教科书,课程就是书本,学习就是读书,学生学习语文的视角局限在狭窄的空间里,所获得的信息太少,所以要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结合。生活有多宽广,语文教学的空间就有多大。而综合性学习则能打破“书本为中心”,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广阔的现实之中,与大自然、社会零距离接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课时,学生在多彩的秋天的熏陶感染下,个个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个什么样子的,眼看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的样子,我顺势展开“寻找秋天”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图画或声音、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并准备用一节课来开展一个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图画、声音或照片,用一二句话说说找到的秋天,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把图画、照片进行归类,在“学习园地”上贴成美丽的“秋天风景图”,最后再结合小组代表一一介绍贴图的内容。
2.“综合性学习”注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虽然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只是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不能自动地转化成为教学内容。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进行再度开发,使之适合教学的需要。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恰恰给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这是以介绍春天景物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课,教材中配有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如何上好这堂课,才能体现“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教学要求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我带着孩子们,让他们手拉手地来到校园里,在操场的草坪上围着坐下来。我笑着告诉他们“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得到她”。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小手轻轻摸摸,用鼻子闻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这时,我拿出了音乐磁带,播放了《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几分钟过后,音乐停了,孩子们寻寻觅觅。
学生1:“我找到了,你们瞧,围墙后的桃花开了,红了一片”。
学生2:“我找到了,瞧,就这地上的小草探出头”。
学生3:“我看春姑娘在那樟树的枝丫上,那儿萌芽了”。
连娇声娇气的徐丹丹终于也发言了:“我发现原来新叶子并不都是绿的。瞧,这些香樟树的新叶子是带点红色的……”顺着她的指点看去,果然,孩子们发出惊讶声:“呀!还真是的!”还有……
这堂超越了口语交际的单一教学目标课,不留痕迹地进行一次生动活泼的“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把观察和表达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他们丰富的语言积累,既达到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个性也得到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