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0例使用新生儿科护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0例;对照组:不使用护理风险管理;试验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经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护理恢复程度和病人的满意度善强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疗效改善以及心电图恢复情况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科的护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强于不使用护理风险管理。
  关键词 新生儿科护理;护理风险管理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其体内的免疫系统和免疫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就成为了新生儿的第一道难关。许多的新生儿由于护理不当而导致了不可挽回逆转的后果,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此类事情的发生我院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治疗和研究的800例急新生儿患者,都是我院自2010-2015年收集的,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0例,男性200例,女性200例,年龄57~73岁,病程(9.8±4.4)年,试验组400例,男性200例,女性200例,年龄54~74岁,病程(9.5±4.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以及明确组长的职责和设立以及其下组员的工作,护理风险管理组长要明确了解组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再根据不同类型的新生儿对组员的工作进行合情合理分配。将工作时间定为轮班制,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要设立分诊,抢救,治疗各一名专业能力护士,其护理组长没有固定岗位,主要工作是进行分配调度,遇到突发情况根据实际自我调配,并且对其组各个口护士进行核查严格要求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既要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医护纠纷,技术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处理,还要保障在急诊常规的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开展。
  2.对于护理风险分级划分为123三类等级。1类:影新生儿比较健康,直接参与可以尽量减少或者缓轻,可以有对应岗位的组员独立完成,比如补充营养物质,交班时需要的清洁。2类:新生儿不太健康,如早产婴儿或者晚产难产的新生儿,根据情况进行风险评定后参与护理,例如,核对医嘱,宣讲健康,以后生活的护理方式,观察留观婴儿和治疗。3类:是最为危险的新生儿,如新生儿刚出生有先天性疾病,或者需要进行手术,其后果将有较大影响,应当马上进行护理。各个护理风险管理组组长如上所述将工作分级,到班后即刻分析当日工作量,工作难度,并立即给各个护理组组员分配相应对口任务。对待自身护理婴儿做到心里有数,面对困难仅仅有条的分配。
  3.对于分工工作:各个护理组组长必须亲力亲为,身先士卒到3类最难最艰险的工作,其表率作用,如果3类情况繁多,任务量极其繁重过大,需要调配,同其他岗位有能力和空闲的护士进行求助解决,当第3类工作尚未顺利完成时,组长对其他1类2类不需要直接参与,由各个专项护士自我调节,可以仅对其指导,优先处理第3类患者。当3类工作完成后组长应当立即投入到其他两类护理工作当中。也可以为提高护士质量交由各个护士独自完成,护理组组长严格要求护理质量把控救助效率。
  1.3成果
  进行风险管理管理后的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上升,无重大严重的问题纰漏,无医疗事故发生,各个新生儿都得到了及时的护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水平,护理后恢复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水平,护理后的恢复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的体质较弱,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尚且没有发育成熟比如胸腺,骨髓,感冒,都有可能威胁到新生儿的健康。并且存在有部分新生儿的类型会有先天性疾病其病情错综复杂异常凶险万分着急,出生时间短,快速变化的病情是这些病人的主要特点,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新生儿的恢复时间稍纵即逝,所以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护理救治就极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和后果,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也会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所以护理的工作日益繁重,专业的护理人员严重短缺,还要兼顾普通门诊所需要完成的常规治疗,化验,和护理工作以及需要时刻准备进行特殊的护理工作,同时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处理纠纷也时刻考验着医护人员。
  因此对于如何分清自己工作的风险管理是保障新生儿护理质量和自身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既可帮助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分类分工对于护理工作。然后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条不紊,逐个击破,优先解决3类新生儿,不仅可以保障重点解决,还可以保证日常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风险管理后的护理人员在兼顾普通常规的护理工作之外同时对宝宝有较好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香玲, 李迎春. 護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界, 2020, 6(8):11-14.
  [2]刘佳宁.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47):162-163.
  [3]杨小敏.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母婴世界, 2019, 9(17):157-15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共计选取6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方法,从不同维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情况。方法:通过筛选并随机抽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共60名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平均将实验对象均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前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實验组新生儿干预后肠道发育各项数据、生长情况各项数据及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抚触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效果体会。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采用新生儿科护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不使用抚触联合康复护理;观察组:使用抚触联合康复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抚触联合康复护理后的护理恢复程度和病人的满意度善强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疗效改善以及心电图恢复情况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其产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2020年10月份-2021年5月份期间以乳腺癌疾病就诊且处于围手术期的7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进行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划分,各为3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为人性化护理干预,将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方便行为、生活能力、生活行为)视为此次研究观察重点,运用不同方案后两组产生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0-2019.10,1年内收治的40例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20例,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后并发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整体护理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的效果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确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中医整体护理。对比两者数据患者的效果,满意度评估。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悉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数据调查,我院伦理委员会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患者60例为主要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護理满意率,评估疗效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小儿哮喘雾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筛选并随机抽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收治的共60名肺炎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平均将实验对象均分两组,其中对照组肺炎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肺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干预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实施预防热量损失干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0月份月-2020年10月份期间出生的60名新生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基础,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为观察组实施预防热量损失护理方案。将新生儿体温过低发生率以及干预后体温状况视为观察重点,比较两组运用不同方案所产生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温过低发生率以及干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