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的,应该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舞台。语文教师应注重吸引学生的眼球,合理恰当、灵活有效地利用科技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智慧及技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审美疲劳 硬手段 软手段
语文课应该是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舞台。那么,面对学生的审美疲劳,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吸引学生的眼球呢?
一、硬手段
这里说的硬手段是指科技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打造声、色、味俱全的现代化语文课堂。
面对学生的审美疲劳,教师仅靠一张嘴和几个字,自然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赶上了科技大发展,何不利用科技手段来为我们的课堂增彩呢?
(一)对音频的利用
现在互联网上有太多有关教学的音频文件,都可为我所用。学生长期面对教师的音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有时教师的话或朗诵调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耳目一新的音频讲解和朗诵都会引起学生新的兴趣。再者,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副好嗓子,都能朗诵得很好,音频资源在一定程度也弥补了教师自身的不足。比如有些适宜朗诵的文章就可以找名家朗诵放给学生听,使之产生美的享受;再比如讲到宋词时,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宋词演唱文件放给学生听,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图片和视频的利用
适当地运用图片和视频,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到《史记》中的某些情节时,就可以播放相关影片片段或百家讲坛的相关片段;再比如分析名著时,就可以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细节,让场景再现,以弥补文字的不足,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融入适当的音乐、图片、视频等相应素材,学生在其乐融融中享受到听觉、视觉盛宴,这样的语文课堂,哪一个学生会不喜欢?
二、软手段
这里说的软手段是指除了硬手段以外的各种手段,包括教师方面的手段,也包括针对学生方面的手段。
(一)针对教师方面的手段
1.课堂讲解要做到评书化。
评书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语言方式,属曲艺的一种。具体来说是由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它能够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最受学生欢迎。
比如央视热播的“百家讲坛”,里面的明星学者(像《品〈三国〉》的易中天,《读〈史记〉》的王立群,等等)都属于会说评书的教师,或者说他们达到了把讲解评书化的境界。这也是无数观众喜欢他们、追捧他们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妨学习一下他们,也尝试把讲解评书化,相信在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兴趣方面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史记选读》中的篇目时,也不妨学学王立群评书化一把。
2.课堂讲解要注重现实性、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实际,使语文成为无用之学。相反,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关注现实,使之生活化。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某篇文章时,一定要针对当下生活进行评点,分析得与失。
比如,我在执教《谏太宗十思疏》时,就联系到当下的班主任和班级工作。在讲到“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时,我说:“当下,我们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就可以学学无为而治的思想。同学们自己能完成的事,班主任何必插手干涉呢,自己累不说,还会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倒不如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实行民主自治,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来自己也省了好多心,可谓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听后也热烈鼓掌,以示赞同。
3.课堂展示个性化,增强自我意识。
每一个人都是血肉丰满的,都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所以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喜欢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时刻准备展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把自我意识渗透到讲解之中。
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和导师,所以在讲解中一定不能回避自己的见解,更不能做教科书的传声筒。再说学生最佩服的也就是教师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抛弃了这个也就抛弃了学生的信任和崇拜,那么教学也就再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敢于展示自我,和学生一起畅游在知识和思想的海洋。
(二)针对学生方面的手段
1.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平台,搞大众课堂。
课堂不是一言堂,不是教师独舞的专扬。开放的语文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要搞大众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平台。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所以,我们说,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就能展翅高飞。其实,学生也渴望飞翔,也想快速成长。但有些教师的过于“执着”与“认真”,实际上是束缚了他们的精神与灵魂。学生的思想是无拘无束的,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具有超强的模仿力和强烈的展示欲望,可有时这一切却被我们扼杀了。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们,给他们一个起飞的平台,相信他们一定会飞得更高,走得更好。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多搞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赛、课本剧汇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此我说一说我的做法。我在每周的语文教学中,特意安排了一节由学生主导的名为“青春讲堂”的课。起这个名字是受到了“百家讲坛”的启发,只是地点换成了课堂,主角换成了中学生,冠以“青春”二字则显活力无限、激情有余。活动要求每周开展一节;每节确定一名主讲人;讲解内容为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集中事件或知识点;讲课形式不限,主讲人根据自己风格而定;每学期做一次评价与考核,让全体学生评出“我最喜爱的青春演讲家”1—3名,并颁发证书和奖品,以资鼓励。活动开展两年来深受全校师生好评: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胆量得到了锻炼,知识丰富了,视野拓展了,成绩提高了,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很快这项活动就得以在全校开展,成为学校的一大亮色,学生的精神风貌与学习态度都得到了很大改观。而我也被他们称为“青春讲堂创始人”。
所以,教师千万别低估了学生的潜力。作为教师,只要你肯挖掘,只要你肯放手,只要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那么他们取得的成绩一定会让你刮目相看。
有时,学生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平台,仅仅是一个机会。
2.语文课堂一定要具有包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言论自由。
开放、民主的语文课堂应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言论自由。具有包容性的课堂,才会具有思辨的活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而每一个思想者都有说话的权利。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使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说话和发表观点的权利,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包容性。这与北大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是吻合的。
当然,只赋予学生言论自由的权利还是不够的,还要讓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适度地鼓励与引导。比如有些学生天生害羞或胆小,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就需要教师适度地鼓励和引导,使之逐渐参与课堂的讨论中去,充分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
对于课堂讨论,我是这样做的。我把全班分为若干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4—5人。每次课堂讨论都是以讨论组内部讨论为前提,然后每个讨论组找一名主发言人代表本讨论组发言或参与班级辩论。这样全班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融入班级讨论之中,搞活了整个班级气氛。
总之,语文课堂是一个思辨的课堂,是智慧与思想的交流地。师生应联手,本着言论自由、兼容并包的宗旨,着力打造一个和谐有序、智慧并举的特色语文课堂。
以上是我对“语文课堂吸引学生眼球的有效方法”的思考。诚然,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见解和特色教学绝技,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教无止境,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再说,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因为有那么多同行在和我们一起努力。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那就是:“我们存在着,我们努力着,我们相互搀扶着。”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审美疲劳 硬手段 软手段
语文课应该是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舞台。那么,面对学生的审美疲劳,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吸引学生的眼球呢?
一、硬手段
这里说的硬手段是指科技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打造声、色、味俱全的现代化语文课堂。
面对学生的审美疲劳,教师仅靠一张嘴和几个字,自然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赶上了科技大发展,何不利用科技手段来为我们的课堂增彩呢?
(一)对音频的利用
现在互联网上有太多有关教学的音频文件,都可为我所用。学生长期面对教师的音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有时教师的话或朗诵调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耳目一新的音频讲解和朗诵都会引起学生新的兴趣。再者,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副好嗓子,都能朗诵得很好,音频资源在一定程度也弥补了教师自身的不足。比如有些适宜朗诵的文章就可以找名家朗诵放给学生听,使之产生美的享受;再比如讲到宋词时,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宋词演唱文件放给学生听,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图片和视频的利用
适当地运用图片和视频,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到《史记》中的某些情节时,就可以播放相关影片片段或百家讲坛的相关片段;再比如分析名著时,就可以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细节,让场景再现,以弥补文字的不足,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融入适当的音乐、图片、视频等相应素材,学生在其乐融融中享受到听觉、视觉盛宴,这样的语文课堂,哪一个学生会不喜欢?
二、软手段
这里说的软手段是指除了硬手段以外的各种手段,包括教师方面的手段,也包括针对学生方面的手段。
(一)针对教师方面的手段
1.课堂讲解要做到评书化。
评书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语言方式,属曲艺的一种。具体来说是由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它能够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最受学生欢迎。
比如央视热播的“百家讲坛”,里面的明星学者(像《品〈三国〉》的易中天,《读〈史记〉》的王立群,等等)都属于会说评书的教师,或者说他们达到了把讲解评书化的境界。这也是无数观众喜欢他们、追捧他们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妨学习一下他们,也尝试把讲解评书化,相信在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兴趣方面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史记选读》中的篇目时,也不妨学学王立群评书化一把。
2.课堂讲解要注重现实性、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实际,使语文成为无用之学。相反,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关注现实,使之生活化。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某篇文章时,一定要针对当下生活进行评点,分析得与失。
比如,我在执教《谏太宗十思疏》时,就联系到当下的班主任和班级工作。在讲到“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时,我说:“当下,我们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就可以学学无为而治的思想。同学们自己能完成的事,班主任何必插手干涉呢,自己累不说,还会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倒不如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实行民主自治,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来自己也省了好多心,可谓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听后也热烈鼓掌,以示赞同。
3.课堂展示个性化,增强自我意识。
每一个人都是血肉丰满的,都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所以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喜欢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时刻准备展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把自我意识渗透到讲解之中。
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和导师,所以在讲解中一定不能回避自己的见解,更不能做教科书的传声筒。再说学生最佩服的也就是教师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抛弃了这个也就抛弃了学生的信任和崇拜,那么教学也就再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敢于展示自我,和学生一起畅游在知识和思想的海洋。
(二)针对学生方面的手段
1.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平台,搞大众课堂。
课堂不是一言堂,不是教师独舞的专扬。开放的语文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要搞大众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平台。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所以,我们说,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就能展翅高飞。其实,学生也渴望飞翔,也想快速成长。但有些教师的过于“执着”与“认真”,实际上是束缚了他们的精神与灵魂。学生的思想是无拘无束的,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具有超强的模仿力和强烈的展示欲望,可有时这一切却被我们扼杀了。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们,给他们一个起飞的平台,相信他们一定会飞得更高,走得更好。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多搞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赛、课本剧汇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此我说一说我的做法。我在每周的语文教学中,特意安排了一节由学生主导的名为“青春讲堂”的课。起这个名字是受到了“百家讲坛”的启发,只是地点换成了课堂,主角换成了中学生,冠以“青春”二字则显活力无限、激情有余。活动要求每周开展一节;每节确定一名主讲人;讲解内容为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集中事件或知识点;讲课形式不限,主讲人根据自己风格而定;每学期做一次评价与考核,让全体学生评出“我最喜爱的青春演讲家”1—3名,并颁发证书和奖品,以资鼓励。活动开展两年来深受全校师生好评: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胆量得到了锻炼,知识丰富了,视野拓展了,成绩提高了,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很快这项活动就得以在全校开展,成为学校的一大亮色,学生的精神风貌与学习态度都得到了很大改观。而我也被他们称为“青春讲堂创始人”。
所以,教师千万别低估了学生的潜力。作为教师,只要你肯挖掘,只要你肯放手,只要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那么他们取得的成绩一定会让你刮目相看。
有时,学生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平台,仅仅是一个机会。
2.语文课堂一定要具有包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言论自由。
开放、民主的语文课堂应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言论自由。具有包容性的课堂,才会具有思辨的活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而每一个思想者都有说话的权利。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使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说话和发表观点的权利,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包容性。这与北大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是吻合的。
当然,只赋予学生言论自由的权利还是不够的,还要讓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适度地鼓励与引导。比如有些学生天生害羞或胆小,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就需要教师适度地鼓励和引导,使之逐渐参与课堂的讨论中去,充分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
对于课堂讨论,我是这样做的。我把全班分为若干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4—5人。每次课堂讨论都是以讨论组内部讨论为前提,然后每个讨论组找一名主发言人代表本讨论组发言或参与班级辩论。这样全班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融入班级讨论之中,搞活了整个班级气氛。
总之,语文课堂是一个思辨的课堂,是智慧与思想的交流地。师生应联手,本着言论自由、兼容并包的宗旨,着力打造一个和谐有序、智慧并举的特色语文课堂。
以上是我对“语文课堂吸引学生眼球的有效方法”的思考。诚然,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见解和特色教学绝技,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教无止境,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再说,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因为有那么多同行在和我们一起努力。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那就是:“我们存在着,我们努力着,我们相互搀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