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行文的基本方法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但是无论运用哪种写作方法和文体,写作表述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写作行文中语言提炼的必要性
写作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思维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语言。在众多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中,语言是人类思想最重要的载体。可以说,语言活动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述才能帮助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诉诸于众,从而和读者产生共鸣。
然而,行文表述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运思成果由内向外的转化和生成,这要求作者写作时语言的表达既要言之有物,内容丰满;又要言之有理,逻辑缜密,语言恰当。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写作时语言冗长,拖沓的情况大量存在。
由此可见,一篇好文章的生成是需要仔细斟酌的,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语言表述简洁,精练性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培养其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写作行文中语言提炼的具体要求
1.准确
语言表述准确是高中作文课堂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考核的最基本要求。在形式上,它首先表现为正确选择语言。古人云:“一字贴切,全篇生色。”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中,注意词语的正确使用,仔细辨析词义,认真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对成语和俗语不同涵义的理解。徐迟在《地质之光》一文中写道:“李四光用乐观的、十分肯定的语气答复毛主席的垂询。”“垂询”一词就用得十分恰当,它准确地体现了谈话双方的关系。
语言准确性其次体现为遣词造句要符合语法规则。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不注意文法,造病句,表述含糊不清的例子屡见不鲜。这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加强学生对病句部分的练习力度,使其形成自觉甄辨能力。
2.简洁
语言简洁明快就是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含义。这要求写作主体具有较高的语言概括能力。在古文学习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例子,我们日常写作可以借鉴这样的例子。尽量指导学生去做到言简而意颇丰。语言的简洁可以使整个文章显得干净,无拖泥带水的感觉,也可以使文章的写作主旨更加突出,所以为了避免学生笔力分散,“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教师在平时训练时就应该严格限制文章字数,让学生自觉地形成概括运用文字的能力。
3.生动
生动就是行文时考究而富于文采,创造性地应用语言使其更加鲜活,优美,增强其感染力。学生一般很难拿捏写作语言的尺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写作语言生动有力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大量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即有声响,有色彩,能唤起读者想象力和画面感强的语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之所以打动读者,就在于他刻画了“父亲蹒跚的背影”,形象地展示了其行文语言的活泼。
另外,如果有可能笔者还建议,教师可以有尺度地允许学生大量使用新鲜的语言,写作中体现自身个性,不要人云亦云。
三.写作行文中提炼语言的方法
写作过程,说到底就是组词造句连篇的过程。行文中的语言提炼其实就是写作者语符组合的合理顺畅。
1.注意词语搭配
搭配词语的能力是作者一种对文章整体上的把握,是对语言质感的一种领悟。著名文学家孙犁说过:“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心里,用纸的毡,新的锤来锤炼它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着力于让学生逐渐领悟出语言搭配的奥妙。让他们合理又有个性地去运用和搭配我国五千年来丰富的语言资源。但是在搭配过程中,尤其要指导学生,一要掂量语言是否准确,形象,鲜明;二要注意语言色彩,轻重和感情浓度的要求;最后要考虑正确的语法和逻辑关系。一篇好的文章语言与合理的词语搭配是分不开来的,所以教师务必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搭配能力的培养。
2.合理组合句段
句子是文章的骨架。由句组段,由段成文,可见句子结构的正确就是文章的正确,句子表意的丰富也就是文章内容的丰富。遣词造句是学生从小就练习的内容,但是高中阶段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句子优美,单句结构准确,更要求其注意句子间上下文的语意连贯。高中写作大纲要求,文章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应该是逻辑的,有机的,相互贯通的。切忌出现语义切断,不知所云的现象。只有这样,在句子中提炼语言,才能使文章更加语义鲜明,韵味深长。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大量的教学指导和实践去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正确的语言提炼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简明扼要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行文中词简而情重的好习惯将使其写作受益终生。
李张锋,教师,现居江苏盱眙。
一.写作行文中语言提炼的必要性
写作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思维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语言。在众多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中,语言是人类思想最重要的载体。可以说,语言活动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述才能帮助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诉诸于众,从而和读者产生共鸣。
然而,行文表述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运思成果由内向外的转化和生成,这要求作者写作时语言的表达既要言之有物,内容丰满;又要言之有理,逻辑缜密,语言恰当。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写作时语言冗长,拖沓的情况大量存在。
由此可见,一篇好文章的生成是需要仔细斟酌的,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语言表述简洁,精练性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培养其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写作行文中语言提炼的具体要求
1.准确
语言表述准确是高中作文课堂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考核的最基本要求。在形式上,它首先表现为正确选择语言。古人云:“一字贴切,全篇生色。”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中,注意词语的正确使用,仔细辨析词义,认真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对成语和俗语不同涵义的理解。徐迟在《地质之光》一文中写道:“李四光用乐观的、十分肯定的语气答复毛主席的垂询。”“垂询”一词就用得十分恰当,它准确地体现了谈话双方的关系。
语言准确性其次体现为遣词造句要符合语法规则。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不注意文法,造病句,表述含糊不清的例子屡见不鲜。这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加强学生对病句部分的练习力度,使其形成自觉甄辨能力。
2.简洁
语言简洁明快就是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含义。这要求写作主体具有较高的语言概括能力。在古文学习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例子,我们日常写作可以借鉴这样的例子。尽量指导学生去做到言简而意颇丰。语言的简洁可以使整个文章显得干净,无拖泥带水的感觉,也可以使文章的写作主旨更加突出,所以为了避免学生笔力分散,“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教师在平时训练时就应该严格限制文章字数,让学生自觉地形成概括运用文字的能力。
3.生动
生动就是行文时考究而富于文采,创造性地应用语言使其更加鲜活,优美,增强其感染力。学生一般很难拿捏写作语言的尺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写作语言生动有力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大量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即有声响,有色彩,能唤起读者想象力和画面感强的语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之所以打动读者,就在于他刻画了“父亲蹒跚的背影”,形象地展示了其行文语言的活泼。
另外,如果有可能笔者还建议,教师可以有尺度地允许学生大量使用新鲜的语言,写作中体现自身个性,不要人云亦云。
三.写作行文中提炼语言的方法
写作过程,说到底就是组词造句连篇的过程。行文中的语言提炼其实就是写作者语符组合的合理顺畅。
1.注意词语搭配
搭配词语的能力是作者一种对文章整体上的把握,是对语言质感的一种领悟。著名文学家孙犁说过:“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心里,用纸的毡,新的锤来锤炼它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着力于让学生逐渐领悟出语言搭配的奥妙。让他们合理又有个性地去运用和搭配我国五千年来丰富的语言资源。但是在搭配过程中,尤其要指导学生,一要掂量语言是否准确,形象,鲜明;二要注意语言色彩,轻重和感情浓度的要求;最后要考虑正确的语法和逻辑关系。一篇好的文章语言与合理的词语搭配是分不开来的,所以教师务必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搭配能力的培养。
2.合理组合句段
句子是文章的骨架。由句组段,由段成文,可见句子结构的正确就是文章的正确,句子表意的丰富也就是文章内容的丰富。遣词造句是学生从小就练习的内容,但是高中阶段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句子优美,单句结构准确,更要求其注意句子间上下文的语意连贯。高中写作大纲要求,文章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应该是逻辑的,有机的,相互贯通的。切忌出现语义切断,不知所云的现象。只有这样,在句子中提炼语言,才能使文章更加语义鲜明,韵味深长。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大量的教学指导和实践去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正确的语言提炼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简明扼要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行文中词简而情重的好习惯将使其写作受益终生。
李张锋,教师,现居江苏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