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兴奋法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运用朱琏兴奋法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予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朱琏兴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肩关节功能评价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琏兴奋法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关键词】 朱琏兴奋法;中风病;肩手综合征;视觉模拟评分;肩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084-04
  P<0.05), and the visual simulation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Zhu Lianx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apoplexy,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relieve pain.
  Keywords:Zhu Lian Excitatory Method;Post-Stroke;Shoulder-Hand Syndrome;Visual Simulation Score;Shoulder Joint Function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之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lex sympathetic dystrnphy,RSD),是患者脑卒中后出现的一种以患侧肢体肩臂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和肤色改变等为主的临床表现的疾病,日久迁延可致局部患肢肌肉萎缩及手指畸形,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甚则肢体残障。SHS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之一,多出现于脑卒中后1~3个月,其发生率约为12%~70%[1],常因治疗不当、不及时,导致遗留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给其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西医临床上多采用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等方法結合康复训练,短期可改善疼痛、肿胀等,但药物长期应用副作用大,对功能活动改善不佳。近年来,诸多医家报道了针灸治疗SHS的疗效,有研究者对相关文献的循证分析表明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2]。朱琏针灸疗法具有留针时间短、针刺手法轻柔、疗程短、副作用少和症状改善明显等优点。本文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朱琏兴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病房住院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女11例,男19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6.37±18.63)岁;平均病程(36.7±17.3)d,对照组30例,其中女13例,男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5.84±18.16)岁;平均病程(35.8±16.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脑病急症科研组制订的关于《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5]肩手综合征I 期的诊断标准: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指肿胀,手指伸直位,屈曲活动受限。”所有患者均进行肩手功能检查。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首次脑卒中;②符合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③年龄范围40~75岁,性别不限;④病程范围发生10~60d;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后,门诊、住院患者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分组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朱琏兴奋法治疗。
  1.4.1 对照组 (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康复训练:①体位的摆放:以患侧在下的卧位:患侧肩胛区前伸,避免压迫,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关节伸直。以健侧在下的卧位:患侧肩部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均自然屈曲,放于胸前枕头上。仰卧位:患侧肩胛骨下垫衬枕头,使肩胛骨保持前伸位,上肢呈轻微外展状态,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呈伸展状态。坐位:患侧上肢放于体前的搁板上,或予以枕头做支撑,保持肩胛骨前伸,防止患肢悬垂于体侧。②被动活动:对患侧上肢进行肩、肘、腕、指关节的被动活动,动作缓慢且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③主动活动:患肢进行抓握动作训练;仰卧位:患者双手握手,以健手握住患手,肘部尽量伸直,上举时高过头顶;双手对握,肘关节伸展,健肢带动患侧肢体的肩关节作各方向的主动活动,活动范围以在无痛为主。每天训练共30min。对照组仅予运动康复训练,不予任何针刺治疗。
  操作:每日1次,6次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总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都进行疗效评分。
  1.4.2 治疗组 (朱琏兴奋Ⅱ型针法加康复训练治疗):①朱琏兴奋Ⅱ型针法:1组主穴:风池、新设、肩髃、肩中俞、臂臑、手五里、新义、外关、阳池、阳溪、阳谷。2组主穴:天柱、翳风、肩外俞、新社、肩髎、肩贞、曲池、手三里、支沟、合谷、八邪。配穴:配穴以阿是穴为主,依据具体情况选用。   具体取穴:星期一、三、五选用1组主穴进行治疗,星期二、四、六选用2组主穴进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配穴。
  操作:针具选择: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厂家: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批号:160041,规格:0.25mm×40mm 、0.25mm×25mm)。进针手法为朱琏缓慢捻转法进针,针尖进入穴位后运用朱琏兴奋型手法行针,留针10min,期间行针1次,保持针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分并休息1d,共治疗3个疗程。
  1.5 療效判定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的疗效标准:治愈:肩、腕关节疼痛消失,各方向运动不受限制;手部红肿消失。改善:局部关节疼痛消失,外展、外旋运动轻度受限;手部肿胀较前明显减轻。无效:肩、腕关节疼痛、手部肿胀无改变,或肿痛消退后留有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活动障碍。
  疗效指数=(治疗前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功能缺损评分×100%。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显效:45%<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有效:18%<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观察指标
  1.6.1 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7] 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P:根据患者自觉疼痛和活动受影响程度评分,总分30分;R:根据患侧肩关节ROM评分,总分25分;A:根据7项ADL评分,总分35分;M:根据Lovette分类法,徒手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肌力(即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和外展)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总分5分;F: 根据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总分5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1.6.2 VAS评定法 对疼痛程度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疼痛模拟量尺[8](VAS)进行评判。视觉疼痛模拟量尺(VAS)是一条长10厘米的游动标尺,VAS尺正面在“0”端和“10”端之间有一游动标,背面有“0~10”的刻度。“0”表示无痛,“10”表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朝向医生,无刻度的那面朝向病人,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标尺上标出相应的位置,医生根据游标所停的位置直接读出疼痛指数即可。0分,无痛,为无任何疼痛感觉;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疼痛。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朱琏针法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各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朱琏针法治疗组肩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SH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的机制研究[9]包括:①交感神经刺激学说,认为脑卒中发生后刺激颈部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局部血管痉挛;②偏瘫后“肩-手泵”机制受损学说,认为因肌无力而失去泵的作用,导致上肢血液回流障碍;③继发性损伤,腕关节过度屈曲、肘关节强直等多种因素。肩手综合症属于中医的“痹症”、“偏枯”范畴,《金匾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者,中风使然。”《针灸甲乙经》载:“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得伸。又风头痛,涕出,肩臂颈痛,项急,烦满,惊,五指掣不可屈伸,战怵。”其发病机理多为中风后,患肢经络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水液泛溢,发为肿胀、疼痛和功能活动困难。
  朱琏针法的创始人是原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针灸学家朱琏教授(1910-1978年),著有《新针炙学》等著作,对祖国针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琏针法分为:兴奋法和抑制法两种,其针法特别强调三个关键刺激的手法、刺激的部位和刺激的时机[10]。本文采用的朱琏兴奋Ⅱ型手法治疗,其目的主要是针对“肩-手泵”机制学说中肌无力等相关机制进行治疗,通过针刺刺激肩手部的肌肉神经,让肌肉神经恢复兴奋性、产生收缩,从而达到恢复肌力、“肩-手泵”功能,促进手部功能活动恢复,手部肿胀消退的目的。对照组以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体位摆放等康复措施进行治疗[11],此治疗法虽能减轻部分症状,但不能完全的解决疼痛及活动受限等问题,而运用朱琏针法联合康复治疗,具有取穴涵盖范围广,每日不重复,避免穴位疲劳,手法轻柔,留针时间短,手部肿胀消退迅速,手部功能活动恢复较快,疗程短,病人易接受等特点。以短促而强烈的针感[12],激发肩、手部被抑制的神经,解除过度抑制,唤起正常兴奋。
  综上,朱琏兴奋法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S Pertoldi,BP Di.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A complexregional pain Syndrome[J].Europa Medicophysica, 2005,41(4):283-292.
  [2]安娟娟.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1):22-2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8.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21.
  [7]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2-287.
  [8]韦绪性.中西临床疼痛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4-15.
  [9]吴圣婕,雷迈,谭威,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及诊疗进展[J].广西医学,2015,37(7):953-955.
  [10]朱琏.新针灸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9,36,50.
  [11]沙碧源,尹昌浩,赵维纳.针刺配合手法康复治疗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4):471.
  [12]莫智珍,岳进,陈明明,等.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8,50(1):159-161.
  (收稿日期:2019-10-20 编辑:刘斌)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测定黄脚胡蜂的脂溶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浸渍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黄脚胡蜂脂溶性成分中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油酸乙酯 (57.82%)、亚油酸乙酯(11.76%)、棕榈酸乙酯 (8.32%)、苯乙醇 (8.08%)、丁二酸二乙酯 (3.48%)。结论:黄脚胡蜂的脂溶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亚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具有抗炎的作用,这与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药材蕤仁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果核质坚硬、呈不对称的扁心脏形或扁卵形,呈深棕色至暗棕色,有凹凸的浅纵沟壑。粉末中含有较多的石细胞,果皮细胞和油管;将提取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KG-*3/5]1∶[KG-*3/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后,供试液色谱中,在与熊果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显
期刊
【摘 要】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人群已趋于年轻化且发病率逐渐攀升。李应存教授认为气虚血瘀是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并善用敦煌医学卷子法国编号P.3930疗风虚瘦弱方治疗此病。文章总结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古医方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塞;敦煌医学;疗风虚瘦弱方;李应存  【中图分类号】R294.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文章总结马科教授辨治肝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马科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为病,总因先天正气不足,后天感受外邪导致。致病因素有疫毒袭肝、情志不畅、气血瘀滞,或者后天气血化生不足,肝失所养致病。肝癌早期责之气机郁滞,中期湿热瘀血不散,晚期气血津液受损,诸脏皆受累,以肝肾为重。故肝癌早期宜调理气机,疏通经络。中期宜排解湿热,消散瘀血。晚期尤当补益肝肾,恢复正气。马科教授治肝总以疏法为主,兼以补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靶点及大血藤的干预研究。方法:基于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靶点,通过KABOX和DAVID对RA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借助STRING结合Cytoscape 对RA(Rheumatoid Arthritis)通路中关键靶点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 2.1.1)研究大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酒炖白芷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信号通路和疾病的关联性,揭示酒炖白芷药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酒炖白芷中27个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PharmMapper)方法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而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作用靶点-通路网络,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酒炖白芷的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疾病-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分析,涉及偏头痛的关键靶
期刊
【摘 要】 日本汉方与中国中医药同源异流,同根异枝,但又各具特色,尤其在药物用量上有较大差异。文章分别从对度量衡考证的差异、药物价格影响、药物炮制、常用剂型、服药习惯、医生用药经验、水质不同、国民体质差异等9个方面探究中日两国药物剂量差异较大的原因,总结日本汉方用药剂量较小的影响因素,为中医药用量合理化和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以期两大医学体系能够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关键词】 日本;汉方;剂量 
期刊
【摘 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西药治疗本病存在副作用大、易复发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小青龙汤治疗本病验案一则,揭示了经方在治疗本病中的价值。秦教授认为“夜咳肺金寒”,小青龙汤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合用补肺汤补脾益肾,治病求本,加入“调免方”以促正气抗外邪,疗效明显。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经方;秦国政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曾学文教授对心脏病中医病名的考证颇有心得,文章从中西医角度对曾学文教授关于心脏病中医病名考这一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和总结,阐述曾学文教授对心脏病中医病名、证名的认识。  【关键词】 心脏病;中医病名考;曾学文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4-0001-03  曾学文,1936年生,江苏盐城人,盐城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
期刊
【摘 要】 焦虑症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在临床上以焦虑的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与中医的“郁证”“惊悸”“不寐”等病证相似。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清热、理气健脾的功效,临床单独应用及联合西药或其他中医方剂治疗焦虑症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修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元及调节HPA轴、GABAA受体的功能有关。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焦虑症;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志码】 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