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教育管理部门从哪些环节加以引导,学校从哪方面抓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又从哪些方面入手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促使自己走上专业化之路呢?目前,教育系统内部正在着手研究具体的方案,一些学校也承担了试点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关专家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即教材探析的起步阶段——教学过程研究的发展阶段——心理研究和课题实验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个成长过程体现了认知的层次性和渐进性规律,如果教师认识到这个规律并遵循它,那么教师职业就会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发展,进而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成为名师奠定基础。由此,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教学实践的体验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经验,以及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为教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经过认真的归纳和提炼,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从事教学研究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的磨砺。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学习、钻研《课标》和教材,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
该阶段必须完成以下两大任务。首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悉每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各部分知识点的要求。其次要认真钻研教材,先把教材读“厚”,再把教材读“薄”。一是教师微观备课——先把教材读“厚”。教师把教材读“厚”,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越细、越深越好。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和整理的过程。二是教师宏观备课——再把教材读“薄”。把教材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还必须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借助阅读笔记、教学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和其他工具书,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要点,掌握其精神实质。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阶段——熟悉、研究教学过程,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要求我们有新的教学思想,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来建立新的、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
1.注重板书设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都要重视这个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体现有机渗透概括与具体的理念。
2.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和精练性,保证课堂教学语言的清晰准确,促进学生敏锐的言语感受力的生成。
3.构建教学模式,形成特色课堂。俗话说:学无定法,教有方法。每个老师都应该探索生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堂。
4.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选择和使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线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课堂就是我们的生命,必须努力耕耘以求我们的学生有长足的进步,自己有专业方面的发展,实现师生“双赢”。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成熟阶段——深入研究课题,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从1997年起,我结合教学实际用两年的时间认真扎实地完成了《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法推广课题》的探索研究,于1999年秋季顺利通过县级评估验收,同年该课题被列为省级课题并于2001年秋结题。课题的结题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它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阶段教学与学生终身发展之间的利与弊,如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与独立?如何让学生的发展走向个性化,让优生独放异彩?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而终身受益?如何将此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指导老师们搞好各学段学生的阅读指导训练。2005学年我将课题研究的探索之路再次延伸,主持开展了学区《小学阶段大量阅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课题的实验研究。在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06年该课题被确立为省级课题,并于2008年顺利结题。课题的结题,并不标志着我对教学研究的停止,我仍然一如既往地深入学习、不断探寻,以期有新的突破。2010年我再次承当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乡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任务,于2013年通过省级评审并结题。
四、教师专业暨个人能力的升华阶段——撰写教师专业发展文集,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资源共享
撰写教师专业发展史是每一个成功教师的必修课。通过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回顾,发现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影响,借鉴同行中成功的做法,把专业成长中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经验等撰写出来,在行业内交流,以期能成为同行们专业发展的财富,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提炼出一定的思想,来引领教师团队的发展。如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班级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等著作,都是他作为一个教师成长的轨迹集锦,对我们这代教师的成长都起了引领作用,甚至对我国当代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学习、钻研《课标》和教材,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
该阶段必须完成以下两大任务。首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悉每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各部分知识点的要求。其次要认真钻研教材,先把教材读“厚”,再把教材读“薄”。一是教师微观备课——先把教材读“厚”。教师把教材读“厚”,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越细、越深越好。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和整理的过程。二是教师宏观备课——再把教材读“薄”。把教材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还必须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借助阅读笔记、教学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和其他工具书,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要点,掌握其精神实质。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阶段——熟悉、研究教学过程,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要求我们有新的教学思想,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来建立新的、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
1.注重板书设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都要重视这个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体现有机渗透概括与具体的理念。
2.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和精练性,保证课堂教学语言的清晰准确,促进学生敏锐的言语感受力的生成。
3.构建教学模式,形成特色课堂。俗话说:学无定法,教有方法。每个老师都应该探索生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堂。
4.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选择和使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线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课堂就是我们的生命,必须努力耕耘以求我们的学生有长足的进步,自己有专业方面的发展,实现师生“双赢”。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成熟阶段——深入研究课题,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从1997年起,我结合教学实际用两年的时间认真扎实地完成了《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法推广课题》的探索研究,于1999年秋季顺利通过县级评估验收,同年该课题被列为省级课题并于2001年秋结题。课题的结题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它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阶段教学与学生终身发展之间的利与弊,如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与独立?如何让学生的发展走向个性化,让优生独放异彩?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而终身受益?如何将此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指导老师们搞好各学段学生的阅读指导训练。2005学年我将课题研究的探索之路再次延伸,主持开展了学区《小学阶段大量阅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课题的实验研究。在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06年该课题被确立为省级课题,并于2008年顺利结题。课题的结题,并不标志着我对教学研究的停止,我仍然一如既往地深入学习、不断探寻,以期有新的突破。2010年我再次承当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乡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任务,于2013年通过省级评审并结题。
四、教师专业暨个人能力的升华阶段——撰写教师专业发展文集,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资源共享
撰写教师专业发展史是每一个成功教师的必修课。通过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回顾,发现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影响,借鉴同行中成功的做法,把专业成长中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经验等撰写出来,在行业内交流,以期能成为同行们专业发展的财富,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提炼出一定的思想,来引领教师团队的发展。如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班级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等著作,都是他作为一个教师成长的轨迹集锦,对我们这代教师的成长都起了引领作用,甚至对我国当代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