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学生个性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026-01
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可以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种,自读课文几乎占据着教材课文的二分之一,自读课文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自读课几乎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对自读课教学重视不够,对自读和教读课文的处理无明显的区分,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被压缩,个性化特征得不到伸展。那么在初中语文自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推进课堂构建才能够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呢?通过不断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如下三条建议。
1.自主探究,优化课堂三导
准确的衡量教师与学生在自读课堂中的关系,优化教师的课堂导学行为,是在自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凸显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只有优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读前指导、读中疏导、读后引导行为,学生们才能科学的、有目的推进自读活动。
例如,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自读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设置“三导”环节的。
读前指导:观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选段”,然后阅读课文文本分析文本描述和影视作品是否完全相同。
读中指导:一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读前预习成果,并说一说文本中的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些细节表现出了刘姥姥的上述写作特点。二是有人说,本文是一场“笑剧”,那么这场笑剧发生的舞台是什么样,这样的舞台背景对任务的行为活动有何影响?在这场表演中主角是谁,导演是谁,配角又是谁,他们各自的表现如何?
读后引导:为了深化学生们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我给学生们布置了《红楼梦》原著阅读任务。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影视与文学的对比推进文本自读,让学生们在对比中自覺的思考了文本内容,在合作探究中把握了文本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帮助学生们理清了文章脉络。随后又以课文为基点拓展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助读比较,引发思维困顿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都是为同一教学主题服务的,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是“举一”和“反三”的关系。而要想在自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个体性,就要深入研究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建立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使学生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实现迁移运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湖心亭看雪》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们:“同学们,本单元的文章写作主题是什么?”“山水游记。”学生答。“那你们跟随作家的脚步游览了哪些历史名迹呢?”我继续问。“岳阳楼、醉翁亭。”学生答。“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又问。“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学生答。“那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吗?”我问。“湖心亭。”学生答。“那你们说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作者是否也会用到借景抒情的手法呢?又会借什么景,抒什么情呢?”我继续引导道。
随后,学生们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解读文本,在对文本含义的还原中理解了文本中隐含的思想情感。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单元教学回顾的方式引入自读课堂,让学生们在单元语境下进行文本自读,促进了学生对教读课堂中所学知识的自主运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
3.质疑讨论,回归现实生活
语文是一门以语用能力培养为学科本质的工具性学科,其学习与发展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故要想指导语文教学是否有效还需将语文教学活动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看学生们能否在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灵活自如的运用语文学科知识。
例如,在《短诗五首》中《断章》一诗的自读过程中,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首诗能够广泛的流传下来吗?”“因为好记。”“因为韵律和谐。”学生纷纷推测到。“你们说的都对,但还不是主要的点。”我评价道。“因为哲理深刻。”学生答。“什么哲理呢?”我问。“善于换位思考。”“辩证的看问题。”学生答。“你们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述它吗?”我又问。接着,学生们在用现实生活距离中,发现这个充满诗意的句子中竟然隐藏这如此深刻、却又广泛应用道理,感悟到了现代诗歌的魅力。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将诗歌鉴赏活动引入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们在对隐藏诗歌原理的现实事件的距离中,准确的感知了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语文自读课上凸显学生的个性,就要在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过程中以有效的教师引导为学生们指明阅读方向,创设主题语境,延伸文本探究空间,让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的进行自主性文本认知。
参考文献
[1]罗一芳.初中语文自读课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65
[2]吴保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参考,2019(03):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