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品德健全的人尤为重要。因此,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近几年来,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也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注意应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重要性及意义;具体途径
近几年来,社会道德败坏问题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尤其是一些小学生的道德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集体关注和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而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学校、家庭与社会这三个途径完成的,学校作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创新小学思想与品德课程的教学,将思想品德与社会課程生活化。本文就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与说明。
一、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长期停留在课本的“表面”,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课堂中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另外,我国课程教学过分重视小学语文、数学与英语的教学与成绩,对于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种二级课程较为忽视,有的学校更是直接占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去讲授其他学科的知识,认为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学校的这些做法实质上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学生的成绩可能在短程内得到了部分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人的品质却始终滞留不前,因为,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求品德与社会的真理,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水平。小学生尚处于品德形成的初期,道德自我意识不强,容易跟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较大,课堂是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识“吸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给学生讲解与学生生活切实相关的一些案例,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的本质以及所蕴含的道理。同时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化,充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情境。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传统枯燥的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由对书本知识的单一理解转向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能够有效改变我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提高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能够及时解决小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小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在生活中因为种种小事等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与矛盾,所以有时心里特别苦恼,对别人又无从说起。但是思想品德與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能够及时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成长与情感上的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与热爱学习的决心,让学生在获得心灵收获的同时得到生活的启发。
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开展途径
(1)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时生活化。课前导入是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课堂导入的好,学生对于一整节课的兴趣也较高,与之伴随的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课前导入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可以与课前导入进行有效地融合,教师要争取在课前导入这个环节就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组织方式趋向生活化。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师者为尊”的形式存在,而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过去有着其不可逾越的优越性,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在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与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标杆而不是遵从“师者为尊”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联系实际给出的问题有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就疑问给出自身的观点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教学组织方式生活化是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教师对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阻碍。因此,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
(3)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保证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进行每一项知识点的讲解时都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识点去渗透生活,同时又透过生活巩固与认识知识。因此,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中生活化的情境尤为重要。但是,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对思想品德与社会知识进行认知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顾志芳.生活化教学三要义[J].教学与管理,2016(12).
[2]李慧莲.生活化教学与小学品德教学的融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33).
[3]胡志飞.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9).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重要性及意义;具体途径
近几年来,社会道德败坏问题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尤其是一些小学生的道德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集体关注和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而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学校、家庭与社会这三个途径完成的,学校作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创新小学思想与品德课程的教学,将思想品德与社会課程生活化。本文就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与说明。
一、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长期停留在课本的“表面”,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课堂中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另外,我国课程教学过分重视小学语文、数学与英语的教学与成绩,对于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种二级课程较为忽视,有的学校更是直接占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去讲授其他学科的知识,认为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学校的这些做法实质上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学生的成绩可能在短程内得到了部分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人的品质却始终滞留不前,因为,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求品德与社会的真理,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水平。小学生尚处于品德形成的初期,道德自我意识不强,容易跟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较大,课堂是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识“吸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给学生讲解与学生生活切实相关的一些案例,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的本质以及所蕴含的道理。同时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化,充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情境。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传统枯燥的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由对书本知识的单一理解转向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能够有效改变我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提高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能够及时解决小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小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在生活中因为种种小事等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与矛盾,所以有时心里特别苦恼,对别人又无从说起。但是思想品德與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能够及时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成长与情感上的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与热爱学习的决心,让学生在获得心灵收获的同时得到生活的启发。
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开展途径
(1)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时生活化。课前导入是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课堂导入的好,学生对于一整节课的兴趣也较高,与之伴随的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课前导入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可以与课前导入进行有效地融合,教师要争取在课前导入这个环节就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组织方式趋向生活化。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师者为尊”的形式存在,而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过去有着其不可逾越的优越性,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在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与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标杆而不是遵从“师者为尊”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联系实际给出的问题有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就疑问给出自身的观点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教学组织方式生活化是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教师对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阻碍。因此,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
(3)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保证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进行每一项知识点的讲解时都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识点去渗透生活,同时又透过生活巩固与认识知识。因此,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中生活化的情境尤为重要。但是,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对思想品德与社会知识进行认知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顾志芳.生活化教学三要义[J].教学与管理,2016(12).
[2]李慧莲.生活化教学与小学品德教学的融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33).
[3]胡志飞.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9).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