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当中采用递进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實施分析。方法:研究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对象是在我科室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0名,护生可随机组合成探究组与参照组,探究组采取递进式教学方法,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结果:探究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中合理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可促使护生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递进式教学方法
近些年整体护理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医学模式在持续更新,护理学科内容也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而更新,这就使得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服务水平。医学院校和临床培养护理人才的质量高低会对日后的整体护理水平造成影响,所以医学院校与临床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来培养护理人才[1]。本次研究在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当中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研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对象是在我科室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0名,护生可随机组合成探究组与参照组,探究组与参照组各含有40名护生。探究组护生男、女数量比例是5:35,探究组护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20.86±1.75)岁。参照组护生男、女数量比例是4:36,参照组护生年龄在20-24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22.17±1.68)岁。比较探究组和参照组护生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参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在课堂上向护生讲解相关知识点。
探究组护生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护生共在儿科实习4周,儿科采取每周递进的方式来对护生开展护理教学。(1)第1周带教:带教老师在第1天让护生填写心理调查表,通过调查表分析来明确护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对护生进行心理干预。举例说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环境,告知护生儿科的相关工作流程,向护生讲解流行疾病的预防措施与传播途径,并向护生具体介绍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使得护生能够更快适应科室环境,使得护生的恐惧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2)第2周与第3周带教:带教老师在此阶段需因材施教,结合护生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举例说护生的操作较为粗心,则带教老师需指导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告知护生查对制度的重要意义,尽可能的帮助护生提高专注度,并向护生讲解一些因操作粗心而伤害到患儿的病例,使得护生能够在护理操作中做到细心。(3)第4周带教:带教老师需在此阶段提醒护生需时刻保持警惕,带领护生参与到护理实践当中,告知护生不可有懈怠心理。同时在这一周对护生进行考核,可采用口试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1.3观察指标
观察探究组和参照组护生的考核成绩,考核指标包含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实习综合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运用SPSS 25.0软件来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来体现计量资料,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探究组为(94.36±1.75)分,参照组为(85.73±1.85)分,t=9.368,p=0.001。对比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探究组为(96.18±1.58)分,参照组为(85.96±2.75)分,t=9.754,p=0.001。对比实习综合成绩,探究组为(95.88±2.68)分,参照组为(86.73±1.98)分,t=10.326,p=0.001。探究组护生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实习综合成绩均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由于小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差,疾病防范意识不强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小儿感染性疾病高发。小儿感染性疾病是因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或改变正常生存部位而引起,可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多系统病变[2]。因小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对患儿实施护理时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细心,且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有着高要求,这就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3]。
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一定教学效果,但传统教学方法并未注重护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递进式教学方法是分时段、分层次的对护生开展教学,带教老师在不同时段教授护生不同内容,能够让护生的知识链条更加完整,并让护生在不同模块的学习当中逐渐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带教老师会注重学生的细心、耐心等护理素质的培养,使得护生可以成为全面型人才。
总而言之,儿科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中有效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阳衡,陈茹.以病例为中心的递进式学习方法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6):8-12.
[2]陈哲,何谋海,廖小立.基于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8(06): 123-124.
[3]张琦玮.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递进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5):16-17.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递进式教学方法
近些年整体护理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医学模式在持续更新,护理学科内容也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而更新,这就使得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服务水平。医学院校和临床培养护理人才的质量高低会对日后的整体护理水平造成影响,所以医学院校与临床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来培养护理人才[1]。本次研究在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当中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研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对象是在我科室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0名,护生可随机组合成探究组与参照组,探究组与参照组各含有40名护生。探究组护生男、女数量比例是5:35,探究组护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20.86±1.75)岁。参照组护生男、女数量比例是4:36,参照组护生年龄在20-24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22.17±1.68)岁。比较探究组和参照组护生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参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在课堂上向护生讲解相关知识点。
探究组护生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护生共在儿科实习4周,儿科采取每周递进的方式来对护生开展护理教学。(1)第1周带教:带教老师在第1天让护生填写心理调查表,通过调查表分析来明确护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对护生进行心理干预。举例说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环境,告知护生儿科的相关工作流程,向护生讲解流行疾病的预防措施与传播途径,并向护生具体介绍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使得护生能够更快适应科室环境,使得护生的恐惧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2)第2周与第3周带教:带教老师在此阶段需因材施教,结合护生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举例说护生的操作较为粗心,则带教老师需指导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告知护生查对制度的重要意义,尽可能的帮助护生提高专注度,并向护生讲解一些因操作粗心而伤害到患儿的病例,使得护生能够在护理操作中做到细心。(3)第4周带教:带教老师需在此阶段提醒护生需时刻保持警惕,带领护生参与到护理实践当中,告知护生不可有懈怠心理。同时在这一周对护生进行考核,可采用口试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1.3观察指标
观察探究组和参照组护生的考核成绩,考核指标包含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实习综合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运用SPSS 25.0软件来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来体现计量资料,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探究组为(94.36±1.75)分,参照组为(85.73±1.85)分,t=9.368,p=0.001。对比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探究组为(96.18±1.58)分,参照组为(85.96±2.75)分,t=9.754,p=0.001。对比实习综合成绩,探究组为(95.88±2.68)分,参照组为(86.73±1.98)分,t=10.326,p=0.001。探究组护生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实习综合成绩均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由于小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差,疾病防范意识不强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小儿感染性疾病高发。小儿感染性疾病是因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或改变正常生存部位而引起,可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多系统病变[2]。因小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对患儿实施护理时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细心,且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有着高要求,这就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3]。
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一定教学效果,但传统教学方法并未注重护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递进式教学方法是分时段、分层次的对护生开展教学,带教老师在不同时段教授护生不同内容,能够让护生的知识链条更加完整,并让护生在不同模块的学习当中逐渐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带教老师会注重学生的细心、耐心等护理素质的培养,使得护生可以成为全面型人才。
总而言之,儿科感染性疾病护理教学中有效运用递进式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阳衡,陈茹.以病例为中心的递进式学习方法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6):8-12.
[2]陈哲,何谋海,廖小立.基于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8(06): 123-124.
[3]张琦玮.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递进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