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应对新的形势变化 研究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12日下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担的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举行。
  课题首席顾问、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中央外宣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林良旗、全国社科规划办调研处处长陈文学、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高祖贵、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姜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张毓强等。会议由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主持。
  周明伟局长在讲话中阐述了开展本项课题研究所处的国内外形势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强调了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规律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指出,这次课题研究一要有理论突破,创新研究方法,不断适应新要求、新形势;二要借助课题研究平台形成新的研究模式,取得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课题首席专家姜加林介绍了课题的基本定位、整体思路、内容框架、突破重点、研究计划和主要难点。全国社科规划办调研处处长陈文学代表规划办领导充分肯定该课题“定位准确、思路清晰、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并对课题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开展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
  尹韵公:要立足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大背景来研究我国的传播能力构建。中国从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到当前坐上第二把交椅,速度很快,但可以预见,我们在第二这个位置上,要至少呆十年以上的时间,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的国际传播必须为“如何当好老二”服务。
  二、深入调研
  严文斌:对当前现状的调研比较难,建议多走访外宣工作一线人员,可以借助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渠道来协助开展调研。
  唐润华:要利用好“外脑”,广泛采集业界和学界的经验;多举办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研究框架。
  高祖贵:先要调研好我国传播能力现状,包括各传播主体的实力、相互关系、有哪些经验、目前的主要工作等;了解提升我国传播能力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明确近年来国家发展变化为我们奠定了哪些基础和优势。
  张西平:短期内获取精确数据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国外的数据调研。基于此,我们可以对西方的历史经验进行调研,批判性借鉴。
  张毓强:当前,国内对“国际传播”的概念还远未达成一致,衡量国际传播能力的相关指标体系更是接近空白,因此有必要深入调研和研究。
  三、解放思想
  刘正荣:研究要从“做什么、说什么”向“怎么做、怎么说”转变。找出“问题”不难,同时要努力找出背后“症结”所在,并合理地解释清楚、对外说明白。
  严文斌:思维还要更开放,对国际传播能力存在的问题要分析透彻,包括触及体制机制问题。未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形成合力,平台建设、人才建设、西强我弱态势要有所突破,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研究。
  林良旗:要有勇气面对和回答当前及今后我们面临的一些有难度问题,从老的体制中、观念中跳出来,不能回避问题。课题组要以开放的思维,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机制、观念上的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
  四、着眼全局
  张西平:这个课题是个宏观研究,因此,宜粗不宜细,不要局限于一些战术问题,要有战略高度。要有国家全局立场,综合国内多部门的做法经验,超越部门利益。
  姜飞:要有一个战略,要强调新形势下的战略问题,把握好国际传播的重点。要有一个判断,我们正面临一个很好的机遇,其他国家对我文化、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多,这是“送上门来的买卖”。
  五、发挥决策参考作用
  严文斌:希望课题不断推出阶段性成果,切实发挥服务现实工作的作用。
  高祖贵: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落脚点不仅是国家形象,更是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实现,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国际传播。要明确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提升传播能力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子目标是什么,明确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措施来实现。
  周庆安:最终的研究建议,要分短期、中期和长期,争取使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匹配经济的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曾建徽具有独特的外宣、外事人生。解放前,在昆明西南联大和北平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是中共北平地下党的一份子;解放后,他根据组织安排进入新闻界,长期从事对外新闻采编工作,历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在我国外宣战线,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
期刊
笔者参加了今年的“两会”报道以及此后一个月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后续报道,采写了多条中英文的对外报道稿件,得到了多家外国主流媒体的采用。由于“规划”的重心是经济发展,因此笔者所在的对外部经济新闻编辑室承担了主要对外报道任务。通过梳理编辑室近期播发的中英文重点稿件,尤其是一些被海外媒体广为转载的稿件,不难看出,要提高“规划”的对外报道效果,首先要将“规划”的主要内容置于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下,以赢得最多
期刊
生命的终点是刘瑞安工作的起点。  作为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殡葬整容师,刘瑞安负责为每天送到这里的逝者整理遗容,让亲人看上最后一眼。留下永久的记忆。  “安详,就像生前睡觉一样。”刘瑞安说,这是他从事殡葬整容近30年在技术上希望无限接近的目标。  从初中毕业进入殡仪馆工作,刘瑞安至今已为20万逝者整理遗容,其中包括中国的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  这名51岁的入殓师技术手法精湛,被外界称为“中华殡葬整容第一
期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把云南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使之成为中国走向东南亚、南亚的通道。在这一进程中,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杂志紧紧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对外介绍中国,推介云南,向泰、缅、老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积极主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与周边国家和人民的友好感情,越办越红火。    发挥独
期刊
[编者按]自2010年4月以来,浙江省委外宣办组织浙江日报海外版、浙江广电集团国际频道等单位人员,成立了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的专题调研课题组,先后赴欧洲实地走访了《葡华报》、《欧洲时报》、法国华侨华人会、《欧联时报》、《欧华联合时报》、《新华联合时报》。意大利青田同乡总会、威尼斯华侨华人总会等华文媒体和华侨社团,对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或参与经营的海外媒体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来浙访问的侨领、
期刊
拐点·2011  无论是从内部动力还是外部压力来看,2011年都无疑是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在各种网络新闻搜索引擎上,“党委新闻发言人”和“7·23动车事故”成为与新闻发布高度相关的“热词”,相关的新闻或帖子达到数十万条。这两个“热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在这一年所获得的“内在动力”和所面临的“外在压力”。  2011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首届
期刊
2011年6月23日,北京降下一场特大暴雨,市内街道积水严重,一名网友用手机拍摄的一张水流如瀑布般灌入地铁站的照片在微博上迅速传播,转贴迅速超过十万次,第二天北京几乎所有的报纸头版都能看到这张照片。  这并不是微博第一次显露它在图片传播领域的巨大威力,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身在现场,不管你前一秒是什么职业,在那一瞬间,只要你拿起你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最前线的新闻记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体现出新的视角,对此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对外传播,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回应关于我改革发展问题的理论关切,更加有效地参与相关问题的国际对话与舆论斗争。  新视角一:从不同角度和历史层面审视中国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进入“后危机时期”以来,中国逆势而上,西方政治学、史学和经济学界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审视中国模式。  一
期刊
作为一名对外报道编辑,笔者感觉企业新闻对外报道稍不留神就会显得迟钝、琐碎、呆板、艰涩,“小破稿”多,佳作少,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久前,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华大基因(以下简称华大)的文章,稿件从外国人的视角,用故事讲述了一家中国创新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或许能给企业新闻对外报道一些启发。    让稿件活起来,靠故事    企业新闻对外报道,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让
期刊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个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长意味的历史关节势将成为2011年全球高度关注的中国话题。如何将这一重大的中国话题变成成功的传播实践?如何通过这一传播实践更加完整、准确地树立党的国际形象?笔者以新华社对外报道为出发点,结合对海外媒体的跟踪调研和专家访谈,提出一些初步思考和建议。    宏观定位,揭示深广意涵    中共建党90周年的对外传播是一个大题目,欲揭示其深广意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