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曾经有位教学家曾经提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粒沙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认知、思维与能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对教学工作者们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要求。下面编者就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就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针对性
哲学中提到“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这个观点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观点往往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的特点,而学生个体具有多样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想实现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良好的管理,提升班级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管理方式,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是现代小学教学工作者们重点探讨的课题,同时也是本文接下来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
一、因材施教的概念
所谓“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认知、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以及措施的教育教学方式[2]。每个学生的家庭出身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导致在知识、思维以及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如果采取统一的教育方式,则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统一的教学目标基础上,灵活改变教学方式,做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二、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了解,尊重个性
要想实现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发现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找到学生间差异的原因。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时,应当本着“尊重个性”的原则,不能一味指责学生的缺点與短处,而是应当多赞扬学生的优点与长处,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当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之后,需要将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例如,按照学习成绩可以将学生分成优生、差生,而差生又可以分为知识不牢固型、能力欠缺型、态度不端正型等等,然后为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二)同一班级,内容分布
教师需要在课前备课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当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制定出多种教学方案。总体来说,教师需要保证教学课程统一性的原则下,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例如,针对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制定快节奏、大容量的拔高训练;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制定慢节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进行引导式、启发式的专项训练…..
教师需要注意,同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并更改对其采取的教学措施,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从得到的效果与回报来看将是值得的。
(三)个别辅导,培优补差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而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分身乏术”,因此,需要依靠“个别辅导”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对于一些已经掌握一定学习方法且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益的引导、点拨即可,注重其独立思考、分析理解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要时间应当花费在班级“短板”上,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问题原因分析,从心理疏导、知识补习、思维启发、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其学习进行帮助与辅导。
(四)结合兴趣,发挥特长
身为教师应当具备一种“伯乐”的眼光与心态,能够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3],可以鼓励学生发扬自身的优势,并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班级成绩的第一名只有一个,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争到第一才算成功,重要的是学生们应当具备不服输,肯争先的心态即可,有了这种心态在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能有所建树。教师应当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如绘画、音乐、乒乓球、足球等方面,如果学生具备这方面的特长与优势,教师应当予以积极的鼓励,为其今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突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身为小学教学工作者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园丁”精神,用自己的精力与汗水浇灌每一个待放“花朵”。
参考文献:
[1] 魏雨薇. 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的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6):P.176-176.
[2] 魏芝康. 基于分层理念的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0):191.
[3] 赵琳.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探讨[J]. 读与写, 2018, 15(29).
关键词: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针对性
哲学中提到“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这个观点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观点往往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的特点,而学生个体具有多样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想实现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良好的管理,提升班级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管理方式,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是现代小学教学工作者们重点探讨的课题,同时也是本文接下来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
一、因材施教的概念
所谓“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认知、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以及措施的教育教学方式[2]。每个学生的家庭出身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导致在知识、思维以及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如果采取统一的教育方式,则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统一的教学目标基础上,灵活改变教学方式,做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二、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了解,尊重个性
要想实现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发现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找到学生间差异的原因。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时,应当本着“尊重个性”的原则,不能一味指责学生的缺点與短处,而是应当多赞扬学生的优点与长处,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当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之后,需要将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例如,按照学习成绩可以将学生分成优生、差生,而差生又可以分为知识不牢固型、能力欠缺型、态度不端正型等等,然后为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二)同一班级,内容分布
教师需要在课前备课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当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制定出多种教学方案。总体来说,教师需要保证教学课程统一性的原则下,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例如,针对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制定快节奏、大容量的拔高训练;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制定慢节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进行引导式、启发式的专项训练…..
教师需要注意,同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并更改对其采取的教学措施,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从得到的效果与回报来看将是值得的。
(三)个别辅导,培优补差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而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分身乏术”,因此,需要依靠“个别辅导”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对于一些已经掌握一定学习方法且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益的引导、点拨即可,注重其独立思考、分析理解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要时间应当花费在班级“短板”上,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问题原因分析,从心理疏导、知识补习、思维启发、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其学习进行帮助与辅导。
(四)结合兴趣,发挥特长
身为教师应当具备一种“伯乐”的眼光与心态,能够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3],可以鼓励学生发扬自身的优势,并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班级成绩的第一名只有一个,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争到第一才算成功,重要的是学生们应当具备不服输,肯争先的心态即可,有了这种心态在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能有所建树。教师应当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如绘画、音乐、乒乓球、足球等方面,如果学生具备这方面的特长与优势,教师应当予以积极的鼓励,为其今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突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身为小学教学工作者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园丁”精神,用自己的精力与汗水浇灌每一个待放“花朵”。
参考文献:
[1] 魏雨薇. 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的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6):P.176-176.
[2] 魏芝康. 基于分层理念的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0):191.
[3] 赵琳.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探讨[J]. 读与写, 2018,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