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修是怎样发现苏轼才华的?
欧阳修发现苏轼的故事,是一段文坛佳话。嘉祐二年,欧阳修出任知贡举,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策论一场,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点检试卷官梅尧臣批阅试卷时,发现其中一篇文章特别精彩,颇具“孟轲之风”,随即呈给欧阳修阅。欧阳修读后,眼睛一亮,觉得无论文采还是观点,都可以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但欧阳修的“入室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这场会试,由于采用糊名法,文章属于谁,不得而知。欧阳修猜想这篇文章应该是曾巩所写,担心把自己的弟子列为第一会遭人闲话,便与梅尧臣商量将其列为第二。复试时,欧阳修又见到一篇《春秋对义》,赞叹之余,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初试、复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后来,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四十六通》)。看到后生才情勃发,年过五十的欧阳修竟然兴奋得孩童一般,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苏轼只是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科考的一个侧影,当年共录取进士388人,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真可谓群星灿烂。之所以一次考试就能录取这么多名动当时、影响后世的人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是密不可分的。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宋史·欧阳修传》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高度概括了他的求才之渴、爱才之切、识才之准、举才之功,称他为千古伯乐,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步步惊心:明清两代宫女的命运
文/阎崇年
明清皇宫的女性,主要有四个群体:后妃,乳保,女官,宫女。后妃是皇帝的妻妾。乳保是乳母和保姆。乳母主要是给皇子和公主喂奶的,就是奶母;保姆是照看、抚育幼年皇子和公主的。女官做管理工作,宫女为后宫杂役。她们入宫不易,是经过挑选的。以上四种人,宫女数量,多得惊人。
明朝挑选宫女,在全天下范围。如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府及浙、赣两省,选民间13到19岁之间未婚的女子以备宫女,选30到40岁之间没有丈夫的妇女以充女官。清朝不同,规定:“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这里需要区分:每三年一次八旗选的是秀女,主要为妃嫔、贵人等,有的也为宗室子弟选福晋;每年一次内务府属旗选的,官书也称秀女,实际是使女(后来也称宫女),她们主要从事服侍、洒扫、杂役等粗活。内务府包衣三旗,主要是清皇室的奴仆,或罪犯留在旗内的,其家属称“辛者库”,被认为是低贱的人。所以,八旗秀女和内务府三旗宫女,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宫女谈往录》记载,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内务府就要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的差事。有的人家希望女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枝上攀,找个好婆家;三来,真要是嫁个头等侍卫之类的,再有人一提拔,不几年也许就发迹了。
培训:秀女和宫女被选入宫后,要进行培训。宫女的培训内容:一是文化,每天以一小时写字及读书,次日有宫人考查;二是女红,教以刺绣等活计;三是洒扫等杂役活;四是教宫里的礼仪和规矩。不合格的出宫,依次递补。一年后,俊优者侍后妃起居,次者为尚衣、尚饰,再次者做杂役。各有所守,绝不紊乱。出宫之后,任择婚配。
《宫女谈往录》记载,当宫女的有句话:“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姑姑”是新宫女对老宫女的称呼。专管新宫女的姑姑权很大,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你没出息,调不出来,打发你当杂役去。
出路:一是晋封主位。有的宫女,被皇帝看上,如明成化帝的纪妃(弘治帝生母)和万贵妃、隆庆帝的李妃(万历帝生母)等,都是宫女出身。清朝规定:“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二是获任宫廷女性管理人员的女官。三是年限满了,出宫嫁人。
惩罚:明朝宫中,体罚很多。有宫词云:“十五青娥诵孝经,娇羞字句未分明,纤纤不忍教扳著,夜雨街头唱太平。”所谓“教扳著”,就是受罚宫女面北站立,弯腰伸手,自扳两脚,一弯一立,不停反复,头晕目眩,重者倒地。所谓“唱太平”,就是受罚宫女提着铃,每夜从乾清门到日精门、月华门,回到乾清宫前,高唱“天下太平”,声音缓而长,与铃声相应,徐行正步,风雨不避。再严重者,处以死刑。
出宫:明朝没有宫女放出的规定,放出宫女,偶尔施行。成化帝即位,大学士李贤上言: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取宫人太多,愁怨尤甚,宜皆放还。于是皇帝才放还一些宫女。自宣德元年(1426年)到天顺八年(1464年),已经38年,才放了这一次。宣德间进宫的宫女,如13岁,这时已年过半百了。
清朝宫女,可以出宫。出宫的宫女,有的是因到年龄,有的是因有病,有的是因笨拙,还有的则是因为犯错。
欧阳修发现苏轼的故事,是一段文坛佳话。嘉祐二年,欧阳修出任知贡举,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策论一场,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点检试卷官梅尧臣批阅试卷时,发现其中一篇文章特别精彩,颇具“孟轲之风”,随即呈给欧阳修阅。欧阳修读后,眼睛一亮,觉得无论文采还是观点,都可以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但欧阳修的“入室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这场会试,由于采用糊名法,文章属于谁,不得而知。欧阳修猜想这篇文章应该是曾巩所写,担心把自己的弟子列为第一会遭人闲话,便与梅尧臣商量将其列为第二。复试时,欧阳修又见到一篇《春秋对义》,赞叹之余,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初试、复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后来,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四十六通》)。看到后生才情勃发,年过五十的欧阳修竟然兴奋得孩童一般,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苏轼只是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科考的一个侧影,当年共录取进士388人,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真可谓群星灿烂。之所以一次考试就能录取这么多名动当时、影响后世的人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是密不可分的。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宋史·欧阳修传》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高度概括了他的求才之渴、爱才之切、识才之准、举才之功,称他为千古伯乐,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步步惊心:明清两代宫女的命运
文/阎崇年
明清皇宫的女性,主要有四个群体:后妃,乳保,女官,宫女。后妃是皇帝的妻妾。乳保是乳母和保姆。乳母主要是给皇子和公主喂奶的,就是奶母;保姆是照看、抚育幼年皇子和公主的。女官做管理工作,宫女为后宫杂役。她们入宫不易,是经过挑选的。以上四种人,宫女数量,多得惊人。
明朝挑选宫女,在全天下范围。如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府及浙、赣两省,选民间13到19岁之间未婚的女子以备宫女,选30到40岁之间没有丈夫的妇女以充女官。清朝不同,规定:“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这里需要区分:每三年一次八旗选的是秀女,主要为妃嫔、贵人等,有的也为宗室子弟选福晋;每年一次内务府属旗选的,官书也称秀女,实际是使女(后来也称宫女),她们主要从事服侍、洒扫、杂役等粗活。内务府包衣三旗,主要是清皇室的奴仆,或罪犯留在旗内的,其家属称“辛者库”,被认为是低贱的人。所以,八旗秀女和内务府三旗宫女,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宫女谈往录》记载,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内务府就要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的差事。有的人家希望女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枝上攀,找个好婆家;三来,真要是嫁个头等侍卫之类的,再有人一提拔,不几年也许就发迹了。
培训:秀女和宫女被选入宫后,要进行培训。宫女的培训内容:一是文化,每天以一小时写字及读书,次日有宫人考查;二是女红,教以刺绣等活计;三是洒扫等杂役活;四是教宫里的礼仪和规矩。不合格的出宫,依次递补。一年后,俊优者侍后妃起居,次者为尚衣、尚饰,再次者做杂役。各有所守,绝不紊乱。出宫之后,任择婚配。
《宫女谈往录》记载,当宫女的有句话:“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姑姑”是新宫女对老宫女的称呼。专管新宫女的姑姑权很大,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你没出息,调不出来,打发你当杂役去。
出路:一是晋封主位。有的宫女,被皇帝看上,如明成化帝的纪妃(弘治帝生母)和万贵妃、隆庆帝的李妃(万历帝生母)等,都是宫女出身。清朝规定:“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二是获任宫廷女性管理人员的女官。三是年限满了,出宫嫁人。
惩罚:明朝宫中,体罚很多。有宫词云:“十五青娥诵孝经,娇羞字句未分明,纤纤不忍教扳著,夜雨街头唱太平。”所谓“教扳著”,就是受罚宫女面北站立,弯腰伸手,自扳两脚,一弯一立,不停反复,头晕目眩,重者倒地。所谓“唱太平”,就是受罚宫女提着铃,每夜从乾清门到日精门、月华门,回到乾清宫前,高唱“天下太平”,声音缓而长,与铃声相应,徐行正步,风雨不避。再严重者,处以死刑。
出宫:明朝没有宫女放出的规定,放出宫女,偶尔施行。成化帝即位,大学士李贤上言: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取宫人太多,愁怨尤甚,宜皆放还。于是皇帝才放还一些宫女。自宣德元年(1426年)到天顺八年(1464年),已经38年,才放了这一次。宣德间进宫的宫女,如13岁,这时已年过半百了。
清朝宫女,可以出宫。出宫的宫女,有的是因到年龄,有的是因有病,有的是因笨拙,还有的则是因为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