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也可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以《市场营销》这门专业课程为例,探究了高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在案例分析上,尽量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或者在原案例中添加和移植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增加对思政教学评估指标。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时,要根据学科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专业课程中。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83
1 专业課教师必须要树立和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1)高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由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不同价值观念、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对他们以后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正确政治立场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大学生全面成长需要的有效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迫切需要具备创造能力、丰富想象力、富有创业精神,同时爱国敬业、政治立场坚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国际背景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这对净化高校校风,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等,都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2)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高校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党团组织和专职思政教师的任务,也是所有专业课教师的任务。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学,可以更好地阐述职业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比单纯的思政教育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有亲和力、更有针对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再是单纯的说教了,更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素养对职业人生的意义。
专业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该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中,把思政教育由理论灌输转为体验式教育。
2 高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1)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①从专业课程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理清知识点所承载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逻辑、情感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以《市场营销》为例,在讲“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等知识点时,这些内容里面就有很好的思政元素,完全可以和“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不仅要讲清楚市场营销过程中欺骗不可以重复的商业逻辑,而且要对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解释清楚“诚信、友善”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依据和重要性。②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比如,在讲《市场营销》营销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时,首先讲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律己修身、尊道贵德、诚实守信、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鞠躬尽瘁、自强不息、惩恶扬善等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对营销活动的影响,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在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发掘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国梦”实现的关系。例如,在学习和探索市场营销理论未来发展趋势中,可以促进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市场营销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是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市场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市场营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促进“中国梦”理想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和结果,对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同样起到促进作用。 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实现必要性的认识,同时提升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2)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进行思政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守德、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①尽量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对案例的选择。以《市场营销》为例,在讲促销策略中的广告策略案例时,可以选择具有明显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案例。例如,2003年,日本丰田汽车在中国进行市场营销时,“丰田霸道”广告策略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在“丰田霸道”广告内容中,忽略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其广告内容涉嫌辱华,遭到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谴责和抵制。这种案例,既能印证学科中的专业理论,又能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②在原案例中添加和移植思政元素。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分析和讲解现代企业营销活动案例时,有很多中国本土的优秀企业营销活动可供选择为教学案例,但原案例中缺少明显的思政元素,这时,老师应该对原案例适当添加和移植思政元素,可以在原案例中增加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移植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共同促进的道理。以“王老吉”凉茶营销活动为例,王老吉在20多年前毫无名气,企业也非常弱小,后来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王老吉的成长,除了企业员工的努力外,还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有更深入的体会,可以加强学生对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3)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加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形成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用分组形式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演讲等。以《市场营销》为例,可以让学生分组调研现实企业的错误营销策略,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分析企业错误的原因,并为企业提出正确的营销策略。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对任务完成的质量,不仅跟各个组员个人能力相关,而且跟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相互配合的有效性更相关。这无形中会加强学生团队观念的树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4)专业课程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专业课程教师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生活中,其言谈举止、思想行为等各方面必须遵守师德规范,用以身作则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赖感。所以,专业课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成才、对社会的进步等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言语上教育学生,行动上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知识上的传播者,思想上的引路人,行为上的榜样。
(5)专业课程教师之间多沟通交流。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之间多沟通交流,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少走弯路。专业课程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可以探索出一套符合本人、本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3 完善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和管理体系
(1)把专业课“课程思政”情况纳入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中。考核和评估既是对员工工作方向的引导,也是对员工行为的督促。高校要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就必须把专业课“课程思政”情况纳入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中,将“课程思政”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激励专业课程教师积极主动地挖掘和运用本专业思政元素,自觉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注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管理。理想的结果是由完美的过程创造的。要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强化教学督导制度和功能,注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管理。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人员,应采取不打招呼听课、不定期听课、集中观摩、适时点评等手段,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过程管理。另外,还要重视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意见,量化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可度。
(3)注意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的融合。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融合的主要“标准”:①学生对专业课程上的思政内容,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无中生有的额外负担。这对专业课程教师来说无疑提高了要求,专业教师就必须更负责任、更努力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整编,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做到水乳交融。 ②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教师从专业课程知识点中发掘出的思政元素,要跟专业知识本身有很大的相关性,不是牵强附会。例如,《广告学》中“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广告的真实性”这个知识点,与“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强相关,而与其他思政内容关系就不太密切。思政元素跟专业知识的相关性越强,越容易让学生引起共鸣。③“课程思政”的过程不影响教学进度,不会因为课程思政降低对专业课程的授课效率。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是节外生枝,而是融为一体、难以分割。这对专业教师课前的准备和对课堂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课程思政”的结果既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强化“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运用。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教师续聘、优秀教师评选等工作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师德有严重问题的教师进行追责和处罚。对于德才兼备,“课程思政”效果突出的教师,优先考虑职称评定、续聘、优秀教师评选、培训机会提供等。
強化“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运用,有利于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自身思想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和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有利于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责任心及思政质量,更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83
1 专业課教师必须要树立和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1)高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由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不同价值观念、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对他们以后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正确政治立场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大学生全面成长需要的有效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迫切需要具备创造能力、丰富想象力、富有创业精神,同时爱国敬业、政治立场坚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国际背景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这对净化高校校风,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等,都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2)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高校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党团组织和专职思政教师的任务,也是所有专业课教师的任务。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学,可以更好地阐述职业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比单纯的思政教育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有亲和力、更有针对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再是单纯的说教了,更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素养对职业人生的意义。
专业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该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中,把思政教育由理论灌输转为体验式教育。
2 高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1)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①从专业课程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理清知识点所承载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逻辑、情感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以《市场营销》为例,在讲“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等知识点时,这些内容里面就有很好的思政元素,完全可以和“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不仅要讲清楚市场营销过程中欺骗不可以重复的商业逻辑,而且要对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解释清楚“诚信、友善”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依据和重要性。②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比如,在讲《市场营销》营销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时,首先讲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律己修身、尊道贵德、诚实守信、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鞠躬尽瘁、自强不息、惩恶扬善等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对营销活动的影响,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在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发掘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国梦”实现的关系。例如,在学习和探索市场营销理论未来发展趋势中,可以促进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市场营销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是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市场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市场营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促进“中国梦”理想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和结果,对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同样起到促进作用。 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实现必要性的认识,同时提升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2)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进行思政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守德、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①尽量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对案例的选择。以《市场营销》为例,在讲促销策略中的广告策略案例时,可以选择具有明显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案例。例如,2003年,日本丰田汽车在中国进行市场营销时,“丰田霸道”广告策略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在“丰田霸道”广告内容中,忽略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其广告内容涉嫌辱华,遭到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谴责和抵制。这种案例,既能印证学科中的专业理论,又能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②在原案例中添加和移植思政元素。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分析和讲解现代企业营销活动案例时,有很多中国本土的优秀企业营销活动可供选择为教学案例,但原案例中缺少明显的思政元素,这时,老师应该对原案例适当添加和移植思政元素,可以在原案例中增加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移植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共同促进的道理。以“王老吉”凉茶营销活动为例,王老吉在20多年前毫无名气,企业也非常弱小,后来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王老吉的成长,除了企业员工的努力外,还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有更深入的体会,可以加强学生对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3)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加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形成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用分组形式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演讲等。以《市场营销》为例,可以让学生分组调研现实企业的错误营销策略,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分析企业错误的原因,并为企业提出正确的营销策略。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对任务完成的质量,不仅跟各个组员个人能力相关,而且跟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相互配合的有效性更相关。这无形中会加强学生团队观念的树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4)专业课程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专业课程教师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生活中,其言谈举止、思想行为等各方面必须遵守师德规范,用以身作则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赖感。所以,专业课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成才、对社会的进步等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言语上教育学生,行动上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知识上的传播者,思想上的引路人,行为上的榜样。
(5)专业课程教师之间多沟通交流。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之间多沟通交流,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少走弯路。专业课程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可以探索出一套符合本人、本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3 完善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和管理体系
(1)把专业课“课程思政”情况纳入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中。考核和评估既是对员工工作方向的引导,也是对员工行为的督促。高校要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就必须把专业课“课程思政”情况纳入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中,将“课程思政”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激励专业课程教师积极主动地挖掘和运用本专业思政元素,自觉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注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管理。理想的结果是由完美的过程创造的。要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强化教学督导制度和功能,注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管理。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人员,应采取不打招呼听课、不定期听课、集中观摩、适时点评等手段,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过程管理。另外,还要重视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意见,量化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可度。
(3)注意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的融合。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融合的主要“标准”:①学生对专业课程上的思政内容,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无中生有的额外负担。这对专业课程教师来说无疑提高了要求,专业教师就必须更负责任、更努力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整编,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做到水乳交融。 ②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教师从专业课程知识点中发掘出的思政元素,要跟专业知识本身有很大的相关性,不是牵强附会。例如,《广告学》中“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广告的真实性”这个知识点,与“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强相关,而与其他思政内容关系就不太密切。思政元素跟专业知识的相关性越强,越容易让学生引起共鸣。③“课程思政”的过程不影响教学进度,不会因为课程思政降低对专业课程的授课效率。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是节外生枝,而是融为一体、难以分割。这对专业教师课前的准备和对课堂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课程思政”的结果既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强化“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运用。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教师续聘、优秀教师评选等工作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师德有严重问题的教师进行追责和处罚。对于德才兼备,“课程思政”效果突出的教师,优先考虑职称评定、续聘、优秀教师评选、培训机会提供等。
強化“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运用,有利于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自身思想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和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有利于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责任心及思政质量,更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