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笔的战士
曾一智大概从没想到,有一天她在全国出名,是因为赵本山。
2011年8月16日,北京刘老根会馆正式开业,庆典当天众多明星前来捧场,而就在10天前,文保人士曾一智向北京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涉嫌破坏文物原状。
因为牵扯到赵本山,该事件迅速升温,曾一智也由此成了媒体关注的对象。很快,人们发现,她并不是第一次实名举报破坏文物,在文物保护圈子里,曾一智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早有媒体称她为“笔战推土机的战士”。
曾一智生在北京,1961年随同下放黑龙江的父亲来到哈尔滨,目睹了这里数十年的变迁,熟悉每一条街道。她的父亲曾巴波——一位著名记者和作家,把那种对文字的感觉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遗传到了女儿的血液里。不过在1998年春节前,她一直只是个充满文艺范儿的文学副刊编辑,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当了17年的“懒婆”。
转折的由头是《黑龙江日报》新专刊《城与人》的创办。《城与人》这个名字来源于俄罗斯作家费定的《城与年》,最初的编辑思路是“希望通过新老照片的对照反映城市发展变化”,不过,曾一智开始着手后,原本的设想很快被突破了。
为了搜集城市发展的相关信息,曾一智采访了一个月。其间接触到的人和事,使她蓦然发现:这座城市竟然丢失了那么多珍贵的记忆!
“哈尔滨曾拥有欧洲各个流派的建筑艺术作品,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更是这个城市独有的中西合璧的民居。那时的晚上,有些花园洋房里会随着丁香花的芬芳飘出钢琴声……使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风貌和风韵。”记忆中的哈尔滨,美轮美奂。
然而,这一切已恍若隔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昔日的优美建筑已经或正在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就如同美妙的乐章失去了某些音节,不再悦耳。不忍看那样的美在眼前陨灭,社会责任感让她热血沸腾。“失忆的民族多么可怕,我们应该为城市留下可触摸的历史见证!”满怀对这座城市的深深眷恋,曾一智修改了编辑思路。
最终,《城与人》的创刊号是《穿越博物馆广场》,文章追述了圣·尼古拉大教堂被摧毁的过程。她在文中写道:“我在童年时期,耳闻目睹了那些红卫兵由于疯狂的个人崇拜而导致的集体撒癔症。砍伐文化的板斧所向披靡。就在那时,哈尔滨的建筑艺术珍品圣·尼古拉大教堂被拆毁了。当人们欢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时,我却听到邻居王观泉叔叔和我父亲近乎悲愤的声音。”
在这篇文章里,曾一智告诉大家:“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砍伐文化。”
无欲则刚
从那时起,曾一智就带着相机和笔出发了。她不断发表文章,矛头直指开发商的推土机。《保护中央大街》、《保护百年老厂》、《保护滨江关道衙门》、《保护历史的见证——老房子!》……直到2004年,曾一智以每周数千字的速度在《城与人》上发表文章。
光靠舆论监督难以抵抗推土机的威力。曾一智知道,保护老建筑的愿望必须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才能实现,给他们写建议不能随便发牢骚、泄怨愤,必须调查到位,有理有据;与开发商、主拆派抗衡论战,也必须依法依规。为此,除了马不停蹄地实地调查,她还长期泡图书馆、档案馆,采访专家学者。日积月累,她自己也成了《文物保护法》《城市拆迁管理条例》等方面的专家。早年写过不少优美舒缓随笔的她,如今把所有的才华都投入到那些法律用词严谨的建议书上。她自嘲为“建议书专业户”。
可很多时候,就算是法律这把利剑也敌不过挖掘机的铲刀。她奔走保护了4年的中东铁路气象台,被挖掘机挖毁了。等她赶往现场,刚举起相机拍了一张模糊的照片,百年气象台就在她的眼前轰然倒塌……
这样的对抗不仅常常显得无力,甚至险象环生。曾一智的相机不知被摔过多少回,她本人则多次受伤,最近受伤消息的报道是“曾一智在金剑啸烈士故居前被打”。
当然,曾一智也有胜利的时候。“保护了有几百座吧。”她淡淡地说。
风景秀丽的太阳岛改造时,有人以还其“自然野趣”为由,主张将岛上几十栋欧式老别墅全部拆掉,只保留三栋已被定为保护建筑的。曾一智在报纸上连写了三个整版文章呼吁,最后在规划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保留。
曾一智将这类好消息称为“特大喜讯”、“新年最好的礼物”,有时她以“漫卷诗书喜欲狂”形容自己的心情。
“我没有个人私利,我欣然,坦然,我将大笑。”她流利地背诵着鲁迅先生的话。
常与她打交道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部门了解她,尊重她,甚至有的开发商也敬她三分。一位派人跟踪过曾一智的开发商曾对她的同事说,她上哪儿去我们都知道,只不过我们没下手,我们挺佩服她的,因为这些事跟她的个人利益没关系。
如今,曾一智已经退休,但仍然在给有关职能部门递送文物保护建议书,有人称她为民间文物保护专家,她更愿意被当做一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看到那美丽的老房子依然安在,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也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十几年的坚持,无私且无畏,令对手敬服,也许这就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大多数人来说,无欲是苛求,但很多事情,如果其中不掺杂私利,只怕我们的心便会坦然许多。
责编 / 王迅
[email protected]
曾一智大概从没想到,有一天她在全国出名,是因为赵本山。
2011年8月16日,北京刘老根会馆正式开业,庆典当天众多明星前来捧场,而就在10天前,文保人士曾一智向北京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涉嫌破坏文物原状。
因为牵扯到赵本山,该事件迅速升温,曾一智也由此成了媒体关注的对象。很快,人们发现,她并不是第一次实名举报破坏文物,在文物保护圈子里,曾一智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早有媒体称她为“笔战推土机的战士”。
曾一智生在北京,1961年随同下放黑龙江的父亲来到哈尔滨,目睹了这里数十年的变迁,熟悉每一条街道。她的父亲曾巴波——一位著名记者和作家,把那种对文字的感觉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遗传到了女儿的血液里。不过在1998年春节前,她一直只是个充满文艺范儿的文学副刊编辑,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当了17年的“懒婆”。
转折的由头是《黑龙江日报》新专刊《城与人》的创办。《城与人》这个名字来源于俄罗斯作家费定的《城与年》,最初的编辑思路是“希望通过新老照片的对照反映城市发展变化”,不过,曾一智开始着手后,原本的设想很快被突破了。
为了搜集城市发展的相关信息,曾一智采访了一个月。其间接触到的人和事,使她蓦然发现:这座城市竟然丢失了那么多珍贵的记忆!
“哈尔滨曾拥有欧洲各个流派的建筑艺术作品,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更是这个城市独有的中西合璧的民居。那时的晚上,有些花园洋房里会随着丁香花的芬芳飘出钢琴声……使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风貌和风韵。”记忆中的哈尔滨,美轮美奂。
然而,这一切已恍若隔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昔日的优美建筑已经或正在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就如同美妙的乐章失去了某些音节,不再悦耳。不忍看那样的美在眼前陨灭,社会责任感让她热血沸腾。“失忆的民族多么可怕,我们应该为城市留下可触摸的历史见证!”满怀对这座城市的深深眷恋,曾一智修改了编辑思路。
最终,《城与人》的创刊号是《穿越博物馆广场》,文章追述了圣·尼古拉大教堂被摧毁的过程。她在文中写道:“我在童年时期,耳闻目睹了那些红卫兵由于疯狂的个人崇拜而导致的集体撒癔症。砍伐文化的板斧所向披靡。就在那时,哈尔滨的建筑艺术珍品圣·尼古拉大教堂被拆毁了。当人们欢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时,我却听到邻居王观泉叔叔和我父亲近乎悲愤的声音。”
在这篇文章里,曾一智告诉大家:“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砍伐文化。”
无欲则刚
从那时起,曾一智就带着相机和笔出发了。她不断发表文章,矛头直指开发商的推土机。《保护中央大街》、《保护百年老厂》、《保护滨江关道衙门》、《保护历史的见证——老房子!》……直到2004年,曾一智以每周数千字的速度在《城与人》上发表文章。
光靠舆论监督难以抵抗推土机的威力。曾一智知道,保护老建筑的愿望必须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才能实现,给他们写建议不能随便发牢骚、泄怨愤,必须调查到位,有理有据;与开发商、主拆派抗衡论战,也必须依法依规。为此,除了马不停蹄地实地调查,她还长期泡图书馆、档案馆,采访专家学者。日积月累,她自己也成了《文物保护法》《城市拆迁管理条例》等方面的专家。早年写过不少优美舒缓随笔的她,如今把所有的才华都投入到那些法律用词严谨的建议书上。她自嘲为“建议书专业户”。
可很多时候,就算是法律这把利剑也敌不过挖掘机的铲刀。她奔走保护了4年的中东铁路气象台,被挖掘机挖毁了。等她赶往现场,刚举起相机拍了一张模糊的照片,百年气象台就在她的眼前轰然倒塌……
这样的对抗不仅常常显得无力,甚至险象环生。曾一智的相机不知被摔过多少回,她本人则多次受伤,最近受伤消息的报道是“曾一智在金剑啸烈士故居前被打”。
当然,曾一智也有胜利的时候。“保护了有几百座吧。”她淡淡地说。
风景秀丽的太阳岛改造时,有人以还其“自然野趣”为由,主张将岛上几十栋欧式老别墅全部拆掉,只保留三栋已被定为保护建筑的。曾一智在报纸上连写了三个整版文章呼吁,最后在规划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保留。
曾一智将这类好消息称为“特大喜讯”、“新年最好的礼物”,有时她以“漫卷诗书喜欲狂”形容自己的心情。
“我没有个人私利,我欣然,坦然,我将大笑。”她流利地背诵着鲁迅先生的话。
常与她打交道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部门了解她,尊重她,甚至有的开发商也敬她三分。一位派人跟踪过曾一智的开发商曾对她的同事说,她上哪儿去我们都知道,只不过我们没下手,我们挺佩服她的,因为这些事跟她的个人利益没关系。
如今,曾一智已经退休,但仍然在给有关职能部门递送文物保护建议书,有人称她为民间文物保护专家,她更愿意被当做一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看到那美丽的老房子依然安在,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也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十几年的坚持,无私且无畏,令对手敬服,也许这就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大多数人来说,无欲是苛求,但很多事情,如果其中不掺杂私利,只怕我们的心便会坦然许多。
责编 / 王迅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