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位创始人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只是一个既不愿意承认失败、又难以证明自己能够快速扭转局面的普通男人。
2011年的夏天,终于有记者见到了程炳皓。
这是个已经销声匿迹了一整年的创始人。他像个走出洞穴的科学l圣人,回答—个问题需要停顿几十秒。他望着空无—物的天花板,像在仔细思考,可表情又像是个被老师无端端抽中回答问题的小学生。
曾经辉煌,风光不再。开心网在2009年曾经达到500%的用户增长,但在过去的一年里,用户流失率却高达65%。
最新消息是,坊间传言开心网将会卖给对手新浪或者腾讯。程炳皓坐在我们面前,拒绝证实或者证伪这个消息,就像一个既不愿意承认失败,又难以证明自己成功的普通男人那样。
英雄迟暮,十字路口。他在想什么?
我不能犯错
程炳皓端着雀巢咖啡杯走进会议室,已不再是传言中的百花蜂蜜玻璃罐。他身材消瘦,T恤扎在裤子里,总让人觉得衣服大了一码。他的面容有些憔悴,两眼深凹,一笑,嘴角的皱纹全挤在一起。
“慢了。”程炳皓身子前倾,双手抱臂,眉头锁成个川字,“如果说有失误,那就是我们慢了。从一开始,在团队的组建上慢了,在商业化上慢了,在开放的脚步上慢了。”
此时,AIeXa的数据显示,微博的用户量增长已达到100%,相对应的是开心网流量的陡然下滑。
失误,这是程炳皓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面对的问题。自从2007年底成立以来,开心网一直以SNS业务为主,被定位为一家技术型的公司。2009年下半年完成第二轮融资后,在新浪的建议下,才招聘了一名财务人员,而之前的账务业务都外包给了记账公司。也就是说,从一家完整的公司架构来看,开心网到那时才开始考虑公司化的治理。
2009年下半年,开心网不过100人,没有专业的销售团队,也没有广告团队,2011年,公司扩张到600多人,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更确切点说,程炳皓甚至在一年前才开始进入CEO的角色,而之前只是带领着技术团队硬坳产品和技术。
程炳皓是个贴满技术标签的创始人。
1991年,从北京核工业学校中专毕业后,程炳皓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由于爱好计算机,直接被分配到技术部门。1998年底,程炳皓加盟新浪,从高级工程师一直做到代理新浪网CTO。
采访的几个小时内,“技术”、“用户体验”几个词贯穿始终。每次提到市场和营销,他都会用技术内容和用户体验代以回答。
和长袖善舞的人人网CEO陈一舟相比,程炳皓显然“木讷”几分。陈一舟紧跟2007年Facebook的开放策略,2008年也提出开放,在对应用的投放上,陈一舟则是打快板,快速推出,让市场验证,一旦不受欢迎,立即收拢。
程炳皓的思维逻辑是另一个方向:不能出错。
“在写程序时,我是不能犯错的,所以做决策也不能犯错。”2009年,继人人网后,51网、聚友网等也相继开放平台,招揽开发者。程炳皓说,“我那个时候还没有想过开放的问题。”直到今年,开心网才开始大规模开放,此时,从新浪到百度、腾讯,互联网公司一举开放,这无疑将开心网推到四面楚歌的境地。
“你让我回过头去说还会不会考虑那么久,我说我还会这么做的,因为只要它涉及到用户体验,我还会比较谨慎。”程炳皓深思了很久,站在一名程序员的身份上,他无疑将“不能出错”的思维贯穿得很彻底,但放在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大江湖下,程炳皓的这种思维和打法显得格格不入。
突围自身
是该改变了,—年的时间里,程炳皓几乎不面对媒体,而这也是开心网遭遇外界质疑最严重的时期。
“你现在焦虑么?”听到这一问题,程炳皓一阵沉默,他抬头长吁一口气,空气僵住,局面尴尬。“你面对外部环境,微博的快速发展、SNS游戏的层出不穷,有压力么?”我继续追问。
“互联网的创新层出不穷,任何产品都会被新的产品分流,开心网曾分流别人的,今天也会被别人所分流,这不是一场短跑,是马拉松。”程炳皓说,“我们不会说别人做了什么,我们就会有针对性的做什么。”他一口气说完,身体向后一仰,如同答辩完毕。
程炳皓不愿意直面问题,生存的压力迫在眉睫。
这一年,程炳皓不再攻关技术,而是积极奔走,为管理人才,招贤纳士头疼。幸运的是,开心网仍未到绝境,当初那帮跟随程炳皓同甘共苦的兄弟还未有一人离开。说实在的,这是程炳皓想要扳回一城的真枪实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程炳皓想要改变自身,更想改变开心网,来一场突围,完成互联网从娱乐化向实用化的转型。
他似乎天然抗拒谈商业话题,不愿意谈转型。“现在媒体都喜欢用战略转型这个词儿么?”他反问我,把脸托手上。就在采访的前几天,有媒体说开心网转型,他觉得那是误读。
在程炳皓看来,开心网就是一个SNS平台,在平台上尝试任何可行的互联网模式是顺水推舟,是业务的延展,而非转型。“我们已经脱离最初的SNS,但事实上没有谁定义SNS是什么,如果我们做出一个创新的SNS业务模式,你信不信,它就变成标准,其他的SNS都会照做。”说到激动的时候,他用手指敲打了下桌面。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一年来,开心网的确在商业模式和业务重点上几经调整,但并无成功的迹象。2010年初,开心网开放了团购业务。2011年4月,因业务问题裁员。2011年10月起,将团购业务外包给F团。可以说,开心网放弃了团购的业务。
无论如何,程炳皓必须再试一次。
程炳皓在新浪的前同事、德丰资本合伙人李嵩波评价说,他是这样的人,很难放弃,特轴,真像个做技术的。
程炳皓可能把最后的救赎放在电子商务上。外界评论说,花大半年时间来研发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应用,才是开心网下一阶段的重点。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程炳皓便有了在SNS上嫁接电子商务的想法。因为在开心网的UGC内容中,已经有超过30%的内容是在讨论商业消费。为此,他当时还专门去阿里巴巴参观,和马云在北京也有过一次深入的沟通。在那个阶段,同为新浪出身的好乐买CEO李树斌也给了他很多建议。直到2010年中期,程炳皓遍访了国内大部分的电子商务网站,而得到的反馈也验证了他之前的判断。
程炳皓规划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究竟能不能产生粘性,将沉寂用户唤醒?对于这一点,4个小时的采访里,程炳皓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让之于模式的探讨有些流于表面。他提及最多的是“保持创新,给出更好用户体验的作品。”
这家公司的状态就跟这位创始人的回答一样,凝固住了。它就在那里,但是前进不得,也后退不得。现在回想,上市二字对于开心网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遥远。2010年7月,开心网曾经计划赴美上市,受阻作罢。现在,程炳皓摇摇头,说:“那个重要么?不重要。”
显然,挫败感仍在。
2011年的夏天,终于有记者见到了程炳皓。
这是个已经销声匿迹了一整年的创始人。他像个走出洞穴的科学l圣人,回答—个问题需要停顿几十秒。他望着空无—物的天花板,像在仔细思考,可表情又像是个被老师无端端抽中回答问题的小学生。
曾经辉煌,风光不再。开心网在2009年曾经达到500%的用户增长,但在过去的一年里,用户流失率却高达65%。
最新消息是,坊间传言开心网将会卖给对手新浪或者腾讯。程炳皓坐在我们面前,拒绝证实或者证伪这个消息,就像一个既不愿意承认失败,又难以证明自己成功的普通男人那样。
英雄迟暮,十字路口。他在想什么?
我不能犯错
程炳皓端着雀巢咖啡杯走进会议室,已不再是传言中的百花蜂蜜玻璃罐。他身材消瘦,T恤扎在裤子里,总让人觉得衣服大了一码。他的面容有些憔悴,两眼深凹,一笑,嘴角的皱纹全挤在一起。
“慢了。”程炳皓身子前倾,双手抱臂,眉头锁成个川字,“如果说有失误,那就是我们慢了。从一开始,在团队的组建上慢了,在商业化上慢了,在开放的脚步上慢了。”
此时,AIeXa的数据显示,微博的用户量增长已达到100%,相对应的是开心网流量的陡然下滑。
失误,这是程炳皓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面对的问题。自从2007年底成立以来,开心网一直以SNS业务为主,被定位为一家技术型的公司。2009年下半年完成第二轮融资后,在新浪的建议下,才招聘了一名财务人员,而之前的账务业务都外包给了记账公司。也就是说,从一家完整的公司架构来看,开心网到那时才开始考虑公司化的治理。
2009年下半年,开心网不过100人,没有专业的销售团队,也没有广告团队,2011年,公司扩张到600多人,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更确切点说,程炳皓甚至在一年前才开始进入CEO的角色,而之前只是带领着技术团队硬坳产品和技术。
程炳皓是个贴满技术标签的创始人。
1991年,从北京核工业学校中专毕业后,程炳皓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由于爱好计算机,直接被分配到技术部门。1998年底,程炳皓加盟新浪,从高级工程师一直做到代理新浪网CTO。
采访的几个小时内,“技术”、“用户体验”几个词贯穿始终。每次提到市场和营销,他都会用技术内容和用户体验代以回答。
和长袖善舞的人人网CEO陈一舟相比,程炳皓显然“木讷”几分。陈一舟紧跟2007年Facebook的开放策略,2008年也提出开放,在对应用的投放上,陈一舟则是打快板,快速推出,让市场验证,一旦不受欢迎,立即收拢。
程炳皓的思维逻辑是另一个方向:不能出错。
“在写程序时,我是不能犯错的,所以做决策也不能犯错。”2009年,继人人网后,51网、聚友网等也相继开放平台,招揽开发者。程炳皓说,“我那个时候还没有想过开放的问题。”直到今年,开心网才开始大规模开放,此时,从新浪到百度、腾讯,互联网公司一举开放,这无疑将开心网推到四面楚歌的境地。
“你让我回过头去说还会不会考虑那么久,我说我还会这么做的,因为只要它涉及到用户体验,我还会比较谨慎。”程炳皓深思了很久,站在一名程序员的身份上,他无疑将“不能出错”的思维贯穿得很彻底,但放在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大江湖下,程炳皓的这种思维和打法显得格格不入。
突围自身
是该改变了,—年的时间里,程炳皓几乎不面对媒体,而这也是开心网遭遇外界质疑最严重的时期。
“你现在焦虑么?”听到这一问题,程炳皓一阵沉默,他抬头长吁一口气,空气僵住,局面尴尬。“你面对外部环境,微博的快速发展、SNS游戏的层出不穷,有压力么?”我继续追问。
“互联网的创新层出不穷,任何产品都会被新的产品分流,开心网曾分流别人的,今天也会被别人所分流,这不是一场短跑,是马拉松。”程炳皓说,“我们不会说别人做了什么,我们就会有针对性的做什么。”他一口气说完,身体向后一仰,如同答辩完毕。
程炳皓不愿意直面问题,生存的压力迫在眉睫。
这一年,程炳皓不再攻关技术,而是积极奔走,为管理人才,招贤纳士头疼。幸运的是,开心网仍未到绝境,当初那帮跟随程炳皓同甘共苦的兄弟还未有一人离开。说实在的,这是程炳皓想要扳回一城的真枪实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程炳皓想要改变自身,更想改变开心网,来一场突围,完成互联网从娱乐化向实用化的转型。
他似乎天然抗拒谈商业话题,不愿意谈转型。“现在媒体都喜欢用战略转型这个词儿么?”他反问我,把脸托手上。就在采访的前几天,有媒体说开心网转型,他觉得那是误读。
在程炳皓看来,开心网就是一个SNS平台,在平台上尝试任何可行的互联网模式是顺水推舟,是业务的延展,而非转型。“我们已经脱离最初的SNS,但事实上没有谁定义SNS是什么,如果我们做出一个创新的SNS业务模式,你信不信,它就变成标准,其他的SNS都会照做。”说到激动的时候,他用手指敲打了下桌面。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一年来,开心网的确在商业模式和业务重点上几经调整,但并无成功的迹象。2010年初,开心网开放了团购业务。2011年4月,因业务问题裁员。2011年10月起,将团购业务外包给F团。可以说,开心网放弃了团购的业务。
无论如何,程炳皓必须再试一次。
程炳皓在新浪的前同事、德丰资本合伙人李嵩波评价说,他是这样的人,很难放弃,特轴,真像个做技术的。
程炳皓可能把最后的救赎放在电子商务上。外界评论说,花大半年时间来研发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应用,才是开心网下一阶段的重点。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程炳皓便有了在SNS上嫁接电子商务的想法。因为在开心网的UGC内容中,已经有超过30%的内容是在讨论商业消费。为此,他当时还专门去阿里巴巴参观,和马云在北京也有过一次深入的沟通。在那个阶段,同为新浪出身的好乐买CEO李树斌也给了他很多建议。直到2010年中期,程炳皓遍访了国内大部分的电子商务网站,而得到的反馈也验证了他之前的判断。
程炳皓规划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究竟能不能产生粘性,将沉寂用户唤醒?对于这一点,4个小时的采访里,程炳皓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让之于模式的探讨有些流于表面。他提及最多的是“保持创新,给出更好用户体验的作品。”
这家公司的状态就跟这位创始人的回答一样,凝固住了。它就在那里,但是前进不得,也后退不得。现在回想,上市二字对于开心网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遥远。2010年7月,开心网曾经计划赴美上市,受阻作罢。现在,程炳皓摇摇头,说:“那个重要么?不重要。”
显然,挫败感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