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鲁迅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i8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然,想起鲁迅。想起他并不高大但却挺拔的身躯,想起他的清瘦,想起他总是严肃的脸、微蹙的眉,想起他几乎不离手的烟,更想起他的文字。他的文字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哭,他的文字让你痛快,又让你心虚……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喜欢他是因为他的文字,更是因为他的思想。
  “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他如是说,亦如是做。国民劣根性,他从不回避;民族痼疾,他敢于直陈。于是我们会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遭遇挫败为求内心平衡时,也会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于是我们在看到一群中国人围观俄国军人屠杀自己同胞的那一幕会暗暗心惊,自己是不是也曾做过无聊的“看客”?而我们更看到那个为这些而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的先生,他夜不能寐,挥动笔杆,痛斥那个时代。他愤怒地把中国划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先生该是怎样的努力,却又是怎樣的孤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所在,他做到了。入江南水师学堂,想实业报国;仙台求医,欲疗救病患;终弃医从文,因为他深深感到国人最需要医治的是精神,是麻木与愚昧的灵魂。先生始终自强不息,努力不懈,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但国民却似乎还是往昔的国民。
  自强不息者仅少数,敢于正视者亦寥寥。从前如此,今天亦如此。这世界上的多数人是苟活者和庸人,他们无视问题,但求自保;他们回避问题,粉饰太平;他们姑息问题,从中牟利。从前如此,今天亦如此。
  偌大的中国可否找到可以放心入口的食物?“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真理,但今天我们不能去质疑我们吃进口里的食物,否则我们将无物可食。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今日的中国,老人摔倒了,年轻人不敢扶,也“扶不起”;今日之中国,“看客”风行,真麻木或者装麻木早已司空见惯——
  先生若在,是会继续奋笔直陈、大声疾呼,还是会无奈苦笑,叹上一句“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呢?
  时间永是流逝,先生早已作古。我只是期待,并相信,真的猛士必将沿着先生开辟的道路,奋然前行!
其他文献
夏天的夜,带着温馨的夜风,悄悄地走近。  在树下,翘首昂视,一片柔美光滑的蓝色绸缎披盖了整個夜空。星星眨着慵懒的眼睛,簇拥着一轮明月慢慢升高,把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远远地凝视着它,如同缥缈的仙境。  仙境下,一户人家,一對母女。  “睡觉吧,死妮子!”妈妈粗暴地训斥女儿。  女儿赤着脚丫站在妈妈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台风。”  妈妈有些生气。这小妮子,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当有台风经过的时候,不
期刊
张晓风女士,一九四一年生,江苏铜山人,创作过散文、新詩、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作品,以散文最为著名。  创作历程:第一阶段以她1966年出版的散文集《地毯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的潺潺溪流;第二阶段以1977年出版的《愁乡石》、1979年出版的《步下红毯之后》和1981年出版的《你還没有爱过》为标志,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的湖泊;第三阶段
期刊
除了审题之外,今年我们对文体的要求不像去年那样强调写论述文章,但是,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简单地讲,就是说,一旦考生选择使用论述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和语体要符合论述类文章的要求。同样,如果考生选择文学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和语体也必须符合这种文章类型的规定。一旦阅卷老师判定该生所写作文不符合文体要求,总分不能超过49分。  对高中生的作文而言,思想深度永远是一项重要打分指标。为此,
期刊
假期如期而至,遂约三五小友,笑谈中,乘车直奔云龙山而去。  云龙山位居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徐州。因山有九节,宛若游龙,故名云龙山。据说,云龙山没有泰山之雄伟,亦无华山之险峻,但云龙山的美景、文化相得益彰,是近处旅游的可选之地。  远望云龙山,蜿蜒起伏,山上的小亭,古庙,隐约可见。从山底拾级而上,脚下是匠人精心铺设之石板路,也颇有陡峭之感,遂慢下脚步,且行且赏。小路两旁的树木,种类繁多,松树、杉树居多,
期刊
一、以小见大,主旨阐发  每个小小现象的内核都藏着深邃的哲思。“小”既是具体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以小见大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一些细小的、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凡事不用总是计较,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人生大事。  二、以小见大,说理自然  买水果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生发出诸多人生感悟,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者共鸣,耐人寻味。生活中,轰轰烈烈
期刊
從轰轰烈烈的群雄争霸,相互征伐,到凄凄惨惨的三家归晋,天下一统,一场感天动地、气势恢弘的历史交响曲终于暂时性地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大幕徐徐拉上, 一切都已结束,但兵戈铁马、刀光剑影带来的巨大震撼却不会随滔滔时光的东逝而彻底平息,英雄飘零、壮志未酬引发的无限哀怨也无法因历史音符的中止而自行消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论解释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也只能是面对失败者的泛泛
期刊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會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理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慕虚表之嫌?  李清照描写桂花时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
期刊
提起“祖辈”,让我不禁想起不久前讀过的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这是一篇作家本人完全的自传和家族日常坎坷描述的长篇散文,与其说是阎连科对他和他的父辈生活的一次最真实的讲述,倒不如说是他的伦理与精神最真实的一次忏悔和歌颂。提起“祖辈”,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祖辈的心中总藏着一团如火的真情。对别人痴情如火,对事业热情如火。他们的故事,如同久酿的女儿红,沁人肺腑;似深沉的香茗,满含真情。  爷爷去苏州,
期刊
当我在世俗的红尘里苦苦地掙扎着,当我在生活的长河里惊恐地颠簸着,当我在崎岖的路途中艰难地跋涉着……一想到生活中还有诗和远方,我便感觉眼前一亮,似乎于无边的黑暗中,猛然望见前方有一盏明灯。于是,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希望,也便忘却了尘世生活的種种痛苦与磨难。即使我们并不擅长写诗,甚至不太懂诗,这也没有关系。因为,生活中处处都飘逸着诗意的芬芳,只要你静下心去观察、去聆听、去触摸、去感受,你终究会领悟
期刊
春雨过后,瘸子李走进清平村,便看见村子中一片片、一枝枝嫩绿的叶,投下绿绿的浓荫。偶尔,还能看到母鸡带领着鸡群在竹林觅食。每天傍晚时分,都是瘸子李最开心的时候,他喜欢在这美丽的乡村走一走,感受它的美好与静谧。  村子里的孩子看见瘸子李都躲得远远的。听村里老一辈的人说,他们家中的男丁世代都是瘸子,人们便认为,这是因为祖上没积阴德,神仙降罪,给的惩罚。就连他父亲在工地里被砸死,也被说成了是罪有应得。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