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党建的关键内容。高校党组织要本着有利于组织活动发展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原则,科学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开展党性教育,完善党员考核机制,为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学校发展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 键 词] 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04-02
高校党员教师具有党员的政治身份和教师的职业身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新的内涵。
一、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意义
作为教职工的先进成员,高校党员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帮助高校党委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落实教学任务中承担大任。同时,他们在高校党组织中也起到桥梁和联系的作用,与普通的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的意见。与非党员相比,党员在学风建设上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党员可以在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教育工作正处于重要的改革期,教育改革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影响高校精神作风的学风建设就是教育改革的缩影。党员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坚定政治立场,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的榜样,不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第二,党员教师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发挥示范作用。党员教师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承担时代的重任,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第三,党员教师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工作。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就有许多高校参与其中,党员教师的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党员教师在学校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时刻遵守党章的要求,恪守职业道德,谨言慎行。第五,党员可以在团结与领导师生的过程中影响周围的师生,用自己的力量带领周围的师生。
二、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时代内涵
牢记目标,明确立场并成为坚定信念的榜样。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必须始终牢牢记住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面对重大是非,党员教师必须保持明确和坚定的立场。
加强自我修养,保持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并成为学生的榜樣。高校教师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党员教师始终树立教师的美德,并始终要有自律的心。要将言论和行为保持一致,以身作则,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局,时刻保持党员的形象,对广大教师和学生产生积极引导的作用。
与时俱进,努力学习。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师德建设的典范,而且是教学科研的先锋队,是集科研与教育为一体的智囊团。党员教师要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在专业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和先锋型教师,为学生做好科研的榜样。
要将学生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进行文明的教学,成为育人的典范。高校教师肩负着成千上万的父母的殷切希望,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继任者的历史责任。党员教师要始终把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衡量标准,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培养优秀的人才。
党员教师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对名声和财富抱以平常心,成为奉献社会的典范。高校的党员教师要始终忠于党的教育,淡泊名利,有远大的志向。这样才能自觉达到内在的和谐,团结同事,关心学生,乐于贡献。
三、进一步发挥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夯实高校党员教师教育的组织基础
高校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探索和丰富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1.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支机构。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要改进和调整组建党支部的形式,做好党支部的工作、教学与实践,各单位的科研工作要尽量互补。
2.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团队。建议将具有良好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党员教师选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有意识地安排党员青年教师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以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才干,赢得师生的认可。
3.在党和政府之间达成共识。实行党和政府共同负责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党政领导要互相支持,在求同存异的同时,避免党和政府的两面“皮肤”。
党员的日常需求不应仅停留在道德水平上或软约束上,因为正如人类的理性不是绝对的一样,道德自律性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在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将永远私欲的无限扩展是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依靠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即道德的外在保证机制和外在支持体系。为了有效发挥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监督,加强日常工作,督促党员坚守道德。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和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首先,我们要认真对待党的生活,要坚持“三会一课”的制度。第一,规范了党内有效的政治生活,增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意识和主动性。第二,要组织党员工作,“彰显自己的身份,做出自己的贡献”。着力增强党员立足本职的意识,组织党员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示范岗等,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积极服务理念。第三,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重点放在组织和群众上。组织监督是从参加“三会一课”和党的主题日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肃性来分析党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党员的身份。其次,为方便群众监督,应建立高校党员监督平台,促进群众对高校党员不符合自身身份的行为的监督。通过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逐步完善,高校党员要根据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岗位,加大贡献,主动与师生联系,为师生服务,使行为意识与身份认同的作用保持一致。 (二)持之以恒地开展党性教育
高校党组织要坚持进行党性教育,使广大党员和教师始终保持自我尊重、自我警醒、自我检查、自我鼓励和自我意识。应通过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内容等方式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要考虑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制订党性教育的一般要求,将统一的安排与各党支部的独立教育相结合,给党支部更大的创新空间。
2.思想教育需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把党的优良传统与党员教师承担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使党员能够不断地从现实中培养和发展精神力量。
3.丰富活动内容,把高雅、时尚和艺术元素融入活动中,以反映时代的要求。
4.党性教育要贴近现实热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过程的吸引力。
5.突出普通党员在活动中的主要地位,把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体现党员在交往中政治生活的个人价值。
(三)完善党员教师考核机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兴趣是思想的基础,而兴趣决定思想。根据这一原则,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由利益和价值参与驱动的。在发挥党员的作用中,还应注意党员的利益和制度的激励作用。一是完善党员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员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的民主考核办法,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选拔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并确定不合格的党员。二是建立有效的党员奖惩机制。对于优秀的党员,要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组织激励等方面重视配套措施的改进,大力开展有效的党员表彰活动,树立鲜明的价值取向。建立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处罚机制,激发党员意识,通过访谈和批评纠正错误。对于不想经过反复教育改正的党员,有必要采取组织处理,停职或开除党籍等措施。
学校要强调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高校中的党员教师要发挥教师和党员的双重作用,并要有考核的机制来确保双重作用的实现。高校党组织要结合专业能力和党性修养,制订党员教师定量考核办法。从政治素质、师资、教学科研、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党员教师进行量化评估。为了找出党员自我评价的弊端,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一个角度是党员教师的自我评价;第二个角度是党员教师之间相互的评价。同时,要建立党员教师定量考核档案,在档案中记录党员教师的各项考核,作为考核和任命职称、提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对党员进行民主评估,以落实工作。
四、小结
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高校学风中的示范领导作用,以促进大学学术氛围的建设。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党支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贯彻党的基层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党与群众的联系中起到桥梁和联系的作用。作为党支部成员,大学党员教师也不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互动交流,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也与其他教师有着密切的合作,因此,可以直接倾听老师和学生的声音,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中的党员教师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党员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个人观和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与时俱进,传播积极能量,培育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一珺,刘阅,赵佳明.基于政治标准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与培训体系构建[J].教育观察,2020,9(33):16-17,42.
[2]洪巖,王桂珍.高职院校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1-113.
[3]李金发,王洪波.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党员角色塑造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7):36-38.
[4]山娅兰.高校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报告,2020(2):52-54.
[5]朱东顺.党员教师:勇立改革潮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J].教育家,2019(30):39-40.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04-02
高校党员教师具有党员的政治身份和教师的职业身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新的内涵。
一、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意义
作为教职工的先进成员,高校党员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帮助高校党委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落实教学任务中承担大任。同时,他们在高校党组织中也起到桥梁和联系的作用,与普通的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的意见。与非党员相比,党员在学风建设上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党员可以在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教育工作正处于重要的改革期,教育改革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影响高校精神作风的学风建设就是教育改革的缩影。党员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坚定政治立场,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的榜样,不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第二,党员教师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发挥示范作用。党员教师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承担时代的重任,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第三,党员教师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工作。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就有许多高校参与其中,党员教师的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党员教师在学校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时刻遵守党章的要求,恪守职业道德,谨言慎行。第五,党员可以在团结与领导师生的过程中影响周围的师生,用自己的力量带领周围的师生。
二、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时代内涵
牢记目标,明确立场并成为坚定信念的榜样。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必须始终牢牢记住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面对重大是非,党员教师必须保持明确和坚定的立场。
加强自我修养,保持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并成为学生的榜樣。高校教师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党员教师始终树立教师的美德,并始终要有自律的心。要将言论和行为保持一致,以身作则,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局,时刻保持党员的形象,对广大教师和学生产生积极引导的作用。
与时俱进,努力学习。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师德建设的典范,而且是教学科研的先锋队,是集科研与教育为一体的智囊团。党员教师要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在专业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和先锋型教师,为学生做好科研的榜样。
要将学生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进行文明的教学,成为育人的典范。高校教师肩负着成千上万的父母的殷切希望,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继任者的历史责任。党员教师要始终把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衡量标准,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培养优秀的人才。
党员教师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对名声和财富抱以平常心,成为奉献社会的典范。高校的党员教师要始终忠于党的教育,淡泊名利,有远大的志向。这样才能自觉达到内在的和谐,团结同事,关心学生,乐于贡献。
三、进一步发挥高校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夯实高校党员教师教育的组织基础
高校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探索和丰富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1.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支机构。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要改进和调整组建党支部的形式,做好党支部的工作、教学与实践,各单位的科研工作要尽量互补。
2.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团队。建议将具有良好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党员教师选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有意识地安排党员青年教师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以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才干,赢得师生的认可。
3.在党和政府之间达成共识。实行党和政府共同负责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党政领导要互相支持,在求同存异的同时,避免党和政府的两面“皮肤”。
党员的日常需求不应仅停留在道德水平上或软约束上,因为正如人类的理性不是绝对的一样,道德自律性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在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将永远私欲的无限扩展是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依靠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即道德的外在保证机制和外在支持体系。为了有效发挥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监督,加强日常工作,督促党员坚守道德。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和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首先,我们要认真对待党的生活,要坚持“三会一课”的制度。第一,规范了党内有效的政治生活,增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意识和主动性。第二,要组织党员工作,“彰显自己的身份,做出自己的贡献”。着力增强党员立足本职的意识,组织党员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示范岗等,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积极服务理念。第三,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重点放在组织和群众上。组织监督是从参加“三会一课”和党的主题日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肃性来分析党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党员的身份。其次,为方便群众监督,应建立高校党员监督平台,促进群众对高校党员不符合自身身份的行为的监督。通过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逐步完善,高校党员要根据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岗位,加大贡献,主动与师生联系,为师生服务,使行为意识与身份认同的作用保持一致。 (二)持之以恒地开展党性教育
高校党组织要坚持进行党性教育,使广大党员和教师始终保持自我尊重、自我警醒、自我检查、自我鼓励和自我意识。应通过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内容等方式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要考虑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制订党性教育的一般要求,将统一的安排与各党支部的独立教育相结合,给党支部更大的创新空间。
2.思想教育需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把党的优良传统与党员教师承担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使党员能够不断地从现实中培养和发展精神力量。
3.丰富活动内容,把高雅、时尚和艺术元素融入活动中,以反映时代的要求。
4.党性教育要贴近现实热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过程的吸引力。
5.突出普通党员在活动中的主要地位,把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体现党员在交往中政治生活的个人价值。
(三)完善党员教师考核机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兴趣是思想的基础,而兴趣决定思想。根据这一原则,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由利益和价值参与驱动的。在发挥党员的作用中,还应注意党员的利益和制度的激励作用。一是完善党员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员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的民主考核办法,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选拔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并确定不合格的党员。二是建立有效的党员奖惩机制。对于优秀的党员,要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组织激励等方面重视配套措施的改进,大力开展有效的党员表彰活动,树立鲜明的价值取向。建立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处罚机制,激发党员意识,通过访谈和批评纠正错误。对于不想经过反复教育改正的党员,有必要采取组织处理,停职或开除党籍等措施。
学校要强调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高校中的党员教师要发挥教师和党员的双重作用,并要有考核的机制来确保双重作用的实现。高校党组织要结合专业能力和党性修养,制订党员教师定量考核办法。从政治素质、师资、教学科研、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党员教师进行量化评估。为了找出党员自我评价的弊端,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一个角度是党员教师的自我评价;第二个角度是党员教师之间相互的评价。同时,要建立党员教师定量考核档案,在档案中记录党员教师的各项考核,作为考核和任命职称、提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对党员进行民主评估,以落实工作。
四、小结
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高校学风中的示范领导作用,以促进大学学术氛围的建设。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党支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贯彻党的基层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党与群众的联系中起到桥梁和联系的作用。作为党支部成员,大学党员教师也不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互动交流,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也与其他教师有着密切的合作,因此,可以直接倾听老师和学生的声音,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中的党员教师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党员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个人观和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与时俱进,传播积极能量,培育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一珺,刘阅,赵佳明.基于政治标准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与培训体系构建[J].教育观察,2020,9(33):16-17,42.
[2]洪巖,王桂珍.高职院校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1-113.
[3]李金发,王洪波.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党员角色塑造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7):36-38.
[4]山娅兰.高校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报告,2020(2):52-54.
[5]朱东顺.党员教师:勇立改革潮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J].教育家,2019(30):39-4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