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各学科都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尤其是英语,因为在家长看来,它是一门不好掌握的学科,往往花费很多的时间,却不能有好的效果,而且自身能辅导孩子的家长又不多,这样教师就成了家长的希望所在。而农村的英语教师却很难担起这一重担,令人担忧。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校长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小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部分农村学校的校长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意义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认为英语课是一门"副业",所以在课时分配上不足,教师的配置上也不到位,对英语新课程改革抱着观望的态度,等待上级部门给补充师资,不是积极想办法,利用多方力量尽可能的配足教师,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课的开展。
  2.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数量、素质、能力成为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瓶颈。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从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都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甚至有大量的英语教师只经过短期的英语培训。这些教师的观念落后、专业素质不高、教学能力差。其次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的培训,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少,有些教师单词的发音都出現错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引领落后,未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由于农村小学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是兼任小学英语教学的。部分边远的山区小学,因为缺少英语教师,只能是由一名教师在各教学点之间"走教"。教师工作量大,备课时间少,平时很难坐在一起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他们对新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感到力不从心,这很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落后的教学评价机制制约着农村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学习成绩,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它要求教师和学校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目前,很多学校的评价体制还是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唯一标准,并与教师评先进、晋职、晋级挂钩。
  
  二、改进措施及对策
  
  1.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规范的考查制度,把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内容和考试评价体系纳入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年终考核中,并作为重要的评估依据。其次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工作,使其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和英语水平,能初步听懂英语,消除对英语的陌生感,具有一定的指导能力。
  2.加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素质不高的情况,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调整其英语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外地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去任教。另外,通过建立城乡学校交流制度和城乡学校联谊制度,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定期到城区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互相传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加强学期初的备课,以乡为单位或以片为单位组织备课,相互校正语音、语调、语法等,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知识性错误。
  3.建立各级教研网络
  建立以教研室为指导,各城区小学、各乡镇中心学校教研组为中心,各小学为教研实体的三级小学英语教研网络,明确各级职责,加强计划性,完善教研制度,健全各级教研组织,开展各种听课、评课、说课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4.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针对当前农村新课程改革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各级部门应多渠道地加大农村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对边远山区小学课改专项经费的支持。同时加快建设农村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步伐,支持农村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监督部门应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其他文献
对近年来有关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药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今后中医药防治MND的研究思路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我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学会倾听    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辅导教师就要做学生的知己、朋友,取得学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