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研究与分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科院校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模式,突出学生就业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意识,突出学生能力发展主线;构建具有农科院校特色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实施全程化指导;构建基于“职业发展”“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
[关键词]:农科院校 工程类专业 职业发展 就业 创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农科院校工程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农科院校要加强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指导模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职业的选择、职业的适应和职业的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职业发展规划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1.突出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首先要突出学生的“就业主体”地位。学校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主体”到“就业主体”的转变,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同时将学习活动置于“就业”引领下,突出并强化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学生从高中升入农科院校,高中阶段的学习意识根深蒂固,农科院校要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并将职业发展与规划作为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职业发展与规划中不断提升学生就业意识、目标意识,从而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夯实工程类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就业能力。
3.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线。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说到底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要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无论是工程类专业教学,还是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教育,都要围绕“就业能力”发展主线,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一切教学活动与教育实践的中心。
二、构建特色化、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模式
目前不少农科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存在“速成”现象,没有突出就业创业教育特色,缺乏长效指导机制,农科院校必须要构建全程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模式。
1.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特色化。农科院校都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但普遍存在共性化现象,缺乏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特色。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可以尝试构建“模块教学”与“项目教学”模式。根据就业创业教育目标,将目标模块化、项目化,各个模块与项目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体现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系统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贯穿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
2.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全程化。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贯穿于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全程,根据不同学段学习的特点与实际,逐步实施,突出学段特点。大一学段主要以职业发展规划为主,渗透就业创业意识教育;大二学段进行就业教育与职业发展规划纠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包括合理定位、就业心理、心理素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教育。同时对学生第一阶段的职业规划进行纠正,使职业规划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大三大四学段,重点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完善学生择业观,偏重于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对学生展开个性化就业与创业教育。
三、构建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农科院校工程类职业要建立起“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如何实现三位一体呢?
1.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要有机地融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利用思想教育的优势与有利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置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与职业价值观,以崇高的理想为引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2.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更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能否就业、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等都直接与学生的素质有关,农科院校工程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要与学生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能结构。
3.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观、就业能力发展是否科学,必须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农科院校工程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构建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融合,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就业观、择业观,积极地开拓创新。
总之,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要坚持就业导向,合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并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生活全程,有机地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相融合,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45.
[2]彭晓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24.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工作研究项目——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研究(2015YB09)。
[关键词]:农科院校 工程类专业 职业发展 就业 创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农科院校工程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农科院校要加强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指导模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职业的选择、职业的适应和职业的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职业发展规划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1.突出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首先要突出学生的“就业主体”地位。学校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主体”到“就业主体”的转变,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同时将学习活动置于“就业”引领下,突出并强化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学生从高中升入农科院校,高中阶段的学习意识根深蒂固,农科院校要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并将职业发展与规划作为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职业发展与规划中不断提升学生就业意识、目标意识,从而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夯实工程类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就业能力。
3.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线。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说到底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要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无论是工程类专业教学,还是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教育,都要围绕“就业能力”发展主线,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一切教学活动与教育实践的中心。
二、构建特色化、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模式
目前不少农科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存在“速成”现象,没有突出就业创业教育特色,缺乏长效指导机制,农科院校必须要构建全程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模式。
1.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特色化。农科院校都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但普遍存在共性化现象,缺乏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特色。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可以尝试构建“模块教学”与“项目教学”模式。根据就业创业教育目标,将目标模块化、项目化,各个模块与项目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体现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系统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贯穿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
2.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全程化。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贯穿于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全程,根据不同学段学习的特点与实际,逐步实施,突出学段特点。大一学段主要以职业发展规划为主,渗透就业创业意识教育;大二学段进行就业教育与职业发展规划纠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包括合理定位、就业心理、心理素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教育。同时对学生第一阶段的职业规划进行纠正,使职业规划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大三大四学段,重点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完善学生择业观,偏重于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对学生展开个性化就业与创业教育。
三、构建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农科院校工程类职业要建立起“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如何实现三位一体呢?
1.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要有机地融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利用思想教育的优势与有利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置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与职业价值观,以崇高的理想为引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2.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更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能否就业、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等都直接与学生的素质有关,农科院校工程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要与学生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能结构。
3.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观、就业能力发展是否科学,必须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农科院校工程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构建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融合,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就业观、择业观,积极地开拓创新。
总之,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要坚持就业导向,合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并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生活全程,有机地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相融合,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45.
[2]彭晓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24.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工作研究项目——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研究(2015Y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