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的传承依赖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华人的不懈努力,依赖的是每一代中国人的进取。对于古典优美的中国诗词来说,其精髓也需要一代一代的传递,为了让中学生更好地感受自己祖先的文学的魅力,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主观体验进行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具有更高的审美和鉴赏水准,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实现。
一、诗词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
诗词是语文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副主编温立三先生指出,新教材从初一至初三年级的编排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人文性和文学性越来越强。中华诗词的频繁介入,无疑使新教材的文化内涵更丰富,如初一年级课本(包括新诗)共选58首诗词,初二年级仅上册直接在教材中出现的就有30首。显然,这些大量的诗歌阅读,为中华诗词走进初中校园提供了可行的量的积淀,这是其一。其二,“中华诗词,特别是其中的古典诗歌可谓精美绝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三千多年来,不知熏陶、感染、教育、鼓舞了多少代人,己经变为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发展、振兴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诵读古代诗(歌)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三,语文的“国学”地位和二千多年的诗教传统的浸润,早已使中华诗词根植于民族精神和“最优秀文化成分”的土壤中“博大精深”,经过民族的代代相传,而成为最广泛的素材资源和人文资源,从“六艺经传”到“经典诵读”,从自然名胜到风俗民情,何时何地无诗?诗歌是语文课程教学生活化取之不竭的源泉。
二、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以往的诗词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诗词篇章,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同时,还能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并产生审美的共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强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战士们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诗词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形势发展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杜甫的《石壕吏》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诗人、差役、老妇等,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曹操《观沧海》一诗中作者通过自己对大海的观察,再借用生动的想象表达自己豪迈的心胸与理想,学生也较感兴趣,但因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很少见到大海,缺乏感性认识,势必给阅读带来阻力,所以课前老师可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到海边走走,观察大海等。在学好课文后,为更好的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这篇诗歌写大海写得这么好,其实大自然中精彩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三、主体参与创造美
由于認识的主体不同,各自从语言中获得的形象就不同,这就形成了审美的差异性。因此在文言作品的审美教育中,应允许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发现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感情,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的高级享受。如在教学《屈原列传》一课时,正分析着屈原的爱国思想,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屈原是爱国的,他应该与恶势力斗争到底,与国家共命运,而他的投河自杀是一种懦夫的行为,是对现实的逃避。于是,我设计了一道题目“我对屈原投江行为的认识”,让全班同学准备下节课的大讨论。第二节课,学生在研读课文及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考证的基础上,发表了以下几点看法:①屈原投江源于愤世。屈原主要是因为痛恨朝政紊乱、世事昏浊而投江。例如《渔父》中写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②屈原投江是为殉国。宋朱熹《离骚经序》云:“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屈原眼看郢都沦陷,国都已破,于是不忍国亡而投江以殉国。③屈原投江由于洁身。屈原为了保持清白峻洁的操守,庄严宣告: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恨,怀石自投于汨罗江中——这就是诗人在绝命前的《怀沙》中,对于自己为何沉江所作的愤懑自白。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提高了对屈原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得到情感美、形象美、思想美的熏陶,从而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诗词教学生活化的空间很大,但是在和生活的联系上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生活化的引入都需要经过仔细地思考。所以,如何在细化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诗词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
诗词是语文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副主编温立三先生指出,新教材从初一至初三年级的编排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人文性和文学性越来越强。中华诗词的频繁介入,无疑使新教材的文化内涵更丰富,如初一年级课本(包括新诗)共选58首诗词,初二年级仅上册直接在教材中出现的就有30首。显然,这些大量的诗歌阅读,为中华诗词走进初中校园提供了可行的量的积淀,这是其一。其二,“中华诗词,特别是其中的古典诗歌可谓精美绝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三千多年来,不知熏陶、感染、教育、鼓舞了多少代人,己经变为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发展、振兴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诵读古代诗(歌)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三,语文的“国学”地位和二千多年的诗教传统的浸润,早已使中华诗词根植于民族精神和“最优秀文化成分”的土壤中“博大精深”,经过民族的代代相传,而成为最广泛的素材资源和人文资源,从“六艺经传”到“经典诵读”,从自然名胜到风俗民情,何时何地无诗?诗歌是语文课程教学生活化取之不竭的源泉。
二、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以往的诗词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诗词篇章,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同时,还能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并产生审美的共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强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战士们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诗词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形势发展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杜甫的《石壕吏》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诗人、差役、老妇等,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曹操《观沧海》一诗中作者通过自己对大海的观察,再借用生动的想象表达自己豪迈的心胸与理想,学生也较感兴趣,但因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很少见到大海,缺乏感性认识,势必给阅读带来阻力,所以课前老师可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到海边走走,观察大海等。在学好课文后,为更好的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这篇诗歌写大海写得这么好,其实大自然中精彩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三、主体参与创造美
由于認识的主体不同,各自从语言中获得的形象就不同,这就形成了审美的差异性。因此在文言作品的审美教育中,应允许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发现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感情,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的高级享受。如在教学《屈原列传》一课时,正分析着屈原的爱国思想,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屈原是爱国的,他应该与恶势力斗争到底,与国家共命运,而他的投河自杀是一种懦夫的行为,是对现实的逃避。于是,我设计了一道题目“我对屈原投江行为的认识”,让全班同学准备下节课的大讨论。第二节课,学生在研读课文及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考证的基础上,发表了以下几点看法:①屈原投江源于愤世。屈原主要是因为痛恨朝政紊乱、世事昏浊而投江。例如《渔父》中写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②屈原投江是为殉国。宋朱熹《离骚经序》云:“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屈原眼看郢都沦陷,国都已破,于是不忍国亡而投江以殉国。③屈原投江由于洁身。屈原为了保持清白峻洁的操守,庄严宣告: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恨,怀石自投于汨罗江中——这就是诗人在绝命前的《怀沙》中,对于自己为何沉江所作的愤懑自白。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提高了对屈原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得到情感美、形象美、思想美的熏陶,从而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诗词教学生活化的空间很大,但是在和生活的联系上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生活化的引入都需要经过仔细地思考。所以,如何在细化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