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果蔬花卉专业《植物生产与环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但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实验实践环节感兴趣等特点,《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学习亟需以兴趣培养为导向,以系统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关键词】中职 果蔬花卉专业 植物生产与环境 课堂有效教学
如何提高《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植物生产与环境》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以学定教,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之前提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评价指标的。因此“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个性差异、认知规律等。以学定教,即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基础差,理论学习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教学内容的选取以与生产实践相关联或与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关的知识为主抓点,依据教学大纲,参照《植物生产与环境》每章前的“学习目标”,设定符合果蔬花卉专业生产需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删除一些理论难点。如淡化“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理论讲述,仅就细胞壁的特质化、质体、细胞核的功能等与植物的外观特征或主要生理过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阐述;删除“植物细胞的繁殖”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这一内容,仅要求学生理解三种繁殖方式发生于植物体哪些部位。又如植物根茎叶的学习,教学目标以能识别其外观形态为主,而对其初生与次生结构,则略讲或不讲。由于这部分内容专业术语很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理解掌握,而理论教学后,通过课堂即时反馈及课后询问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含义都容易搞混,更别提用正确的专业术语描述外观形态时,我果断将实验与实训“植物器官的观察”对解剖结构的观察改为对外观形态的识别与掌握:采集校园植物的茎叶,采用专业术语表达各部分形态特征,学生很感兴趣,一边是教材,一边是枝条,眼睛来回穿梭,或同学间讨论或问老师,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探究氛围,最后教师提问检测,大多数学生已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来描述了。
当然,教师在对教学主体了然于胸的基础上,针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以学定教”可以在总体教学目标设定的前提下,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其设定更高的教学目标,而对对中等生或差生或学习不够端正的学生,教师则因材施教,为其制定阶段性目标,让其短时间内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树立信心,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与激情。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课堂有效教学之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植物生产与环境》虽说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也不乏一些实践环节:如“种子的萌发”学习前,教师可准备一些大豆种子,浸种在培养皿中,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课堂教学时即可获得感性的认识;或者对“植物的极性与再生”的学习,教师可创造条件,剪取月季枝条做扦插实验,一部分正插,还有对照组倒插,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与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专业兴趣,提高了专业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前或教学中如能创设情境,渲染一种乐学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则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系统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是《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有效教学之保证
1.系统设计,构建互动、主动、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材配有教学光盘(教学课件、动画、视频资料库)和学习卡资源,每章后附有“实验与实训”,且植物营养器官等的学习也多可利用实物直观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既有教学资源,再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尤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些实验实践的机会。单纯的理论讲授,填鸭式的教学不仅单调且弱化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而恰当的多媒体应用、实物展示与实验实践认知等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精心组织,重视重难点呈示与巩固练习,及时总结评定与反馈
课堂教学的合理组织要做到主体教学环节重难点的突出与有效突破,但新授前的复习提问、课堂巩固练习与反馈也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每节后的“随堂练习”和每章后的“自测练习”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事实上无论课堂即时反馈还是课后的作业或是阶段性学习后的习题、自测,教师都要根据反馈情况及时总结评定,调整教学方案,适时进行反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以课外促课内,开辟果蔬花卉专业兴趣小组是构筑课堂有效教学之基石
结合《植物生产与环境》章节后的“课外实践活动”“知识拓展”内容,教师可组织成立植物形态识别小组,花卉、蔬菜栽培组(整枝修剪、摘心打杈)或当地植物生产(植物类别、名称、生长环境因子)调查小组等课外兴趣小组;或布置实践性强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生产实际。
通过兴趣小组,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果蔬花卉专业学习的全程来,以此丰富专业知识、增加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情感,而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实践体验,不仅延伸了《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知识内涵、激发了求知兴趣,而且以课外促课内,为构筑课堂有效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文学荣. 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J]. 2006.7.
[2] 林祖荣. 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8.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 果蔬花卉专业 植物生产与环境 课堂有效教学
如何提高《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植物生产与环境》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以学定教,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之前提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评价指标的。因此“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个性差异、认知规律等。以学定教,即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基础差,理论学习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教学内容的选取以与生产实践相关联或与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关的知识为主抓点,依据教学大纲,参照《植物生产与环境》每章前的“学习目标”,设定符合果蔬花卉专业生产需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删除一些理论难点。如淡化“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理论讲述,仅就细胞壁的特质化、质体、细胞核的功能等与植物的外观特征或主要生理过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阐述;删除“植物细胞的繁殖”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这一内容,仅要求学生理解三种繁殖方式发生于植物体哪些部位。又如植物根茎叶的学习,教学目标以能识别其外观形态为主,而对其初生与次生结构,则略讲或不讲。由于这部分内容专业术语很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理解掌握,而理论教学后,通过课堂即时反馈及课后询问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含义都容易搞混,更别提用正确的专业术语描述外观形态时,我果断将实验与实训“植物器官的观察”对解剖结构的观察改为对外观形态的识别与掌握:采集校园植物的茎叶,采用专业术语表达各部分形态特征,学生很感兴趣,一边是教材,一边是枝条,眼睛来回穿梭,或同学间讨论或问老师,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探究氛围,最后教师提问检测,大多数学生已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来描述了。
当然,教师在对教学主体了然于胸的基础上,针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以学定教”可以在总体教学目标设定的前提下,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其设定更高的教学目标,而对对中等生或差生或学习不够端正的学生,教师则因材施教,为其制定阶段性目标,让其短时间内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树立信心,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与激情。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课堂有效教学之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植物生产与环境》虽说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也不乏一些实践环节:如“种子的萌发”学习前,教师可准备一些大豆种子,浸种在培养皿中,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课堂教学时即可获得感性的认识;或者对“植物的极性与再生”的学习,教师可创造条件,剪取月季枝条做扦插实验,一部分正插,还有对照组倒插,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与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专业兴趣,提高了专业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前或教学中如能创设情境,渲染一种乐学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则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系统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是《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有效教学之保证
1.系统设计,构建互动、主动、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材配有教学光盘(教学课件、动画、视频资料库)和学习卡资源,每章后附有“实验与实训”,且植物营养器官等的学习也多可利用实物直观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既有教学资源,再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尤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些实验实践的机会。单纯的理论讲授,填鸭式的教学不仅单调且弱化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而恰当的多媒体应用、实物展示与实验实践认知等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精心组织,重视重难点呈示与巩固练习,及时总结评定与反馈
课堂教学的合理组织要做到主体教学环节重难点的突出与有效突破,但新授前的复习提问、课堂巩固练习与反馈也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每节后的“随堂练习”和每章后的“自测练习”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事实上无论课堂即时反馈还是课后的作业或是阶段性学习后的习题、自测,教师都要根据反馈情况及时总结评定,调整教学方案,适时进行反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以课外促课内,开辟果蔬花卉专业兴趣小组是构筑课堂有效教学之基石
结合《植物生产与环境》章节后的“课外实践活动”“知识拓展”内容,教师可组织成立植物形态识别小组,花卉、蔬菜栽培组(整枝修剪、摘心打杈)或当地植物生产(植物类别、名称、生长环境因子)调查小组等课外兴趣小组;或布置实践性强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生产实际。
通过兴趣小组,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果蔬花卉专业学习的全程来,以此丰富专业知识、增加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情感,而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实践体验,不仅延伸了《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知识内涵、激发了求知兴趣,而且以课外促课内,为构筑课堂有效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文学荣. 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J]. 2006.7.
[2] 林祖荣. 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8.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