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倾城之恋》角色内心塑造极为细腻生动,诠释人物心理变化的反复性,多面性十分到位。本文采用解析《倾城之恋》角色内心活动的途径来研摹作者张爱玲先生的小说创作基调,对于时下文艺学术领域对于小说创作思潮的变革有着关键的懵醒作用。
关键词:《倾城之恋》;内心活动特征解析;人格缺陷
1.小说角色的人格缺陷与张体新文风
《倾城之恋》一直在文艺界的小说领域享有盛名,小说中男女角色没有按照以往言情小说的惯例,把人物内心刻画得极为完美。相反,作者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个内心真实,充满着善良的光辉,而在人格上,又各自有着自己缺陷的角色形象。通过这些形象,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和香港,随着范柳原和白流苏二位男女主人公在两座城市之间曲折往返,体会着角色们内心的起起伏伏,同时也品味着作者对生命的陶醉与对世情的无奈。张爱玲曾表示,自从开始小说的创作,生命的历程变得清晰起来,但是一切明了之后,所失去的,是愤嫉之心,所得到的,却也只是哀凉惋叹。《倾城之恋》便是浸润了张先生的这种心境的作品,文中的角色处处体现出人格的缺陷和悖离。既想超脱世俗的驳缚,又半世逐流地沉寂于无奈的世情之中[1]。
2.男女主角各自人格缺陷的对比
2.1白流苏性格特征分析
我们先看看白流苏的内心活动特征:自我放空。白流苏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早年接受的传统教育使她成了那个半封建思想下,时代的殉道者。她无法跳出传统思想对那个时代女性的束缚。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流苏在小说中总是以附属品的姿态进行着自己的内心活动:在男权当道的时代,她无法获得与其价值相配的社会地位,也无法为自己的不公命运做出丝毫的不平之举。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敢于突破自己的婚姻,选在和范柳原在香港一起生活,流苏已经算是为世人所侧目。但是,在流苏的内心里,仍然把自己定义成一幅空空的皮囊,只能是一支“嫁接”在男人身上才能寻找到幸福的春藤一般。她从小说始末一直以能同柳原结婚为最大的幸福,就已经暴露了流苏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身上所无法避免的自我独立人格的缺失。委曲求全。经历了无数场与范柳原的情感角力之后,流苏还是无法守在上海,最终答应了随范柳原到香港生活的要求。与此同时,流苏还不断催眠自己,总是幻想着能够有一天回到上海,又或是能够得到优厚的补偿条件。最后还以自己经不起老为理由再次说服自己放弃立场。这种内心上的逐步陷落并自我麻醉的过程,不能不说是女主角在心理防线上的脆弱的人格缺陷。顾盼怜影。与自我放空不同,流苏在整部小说中都对自己的境况有着强烈的自怜心态[2]。在漫长而单调的等待柳原的日子里,一次次可怜着自己的孤独,却又消受着这份孤独,甚至为了促成这种感情氛围,似乎连香港陷落也成了她期待的事情。后期虽然结婚,也还是以没有爱情基础为由,继续抱着自我怜惜的人格缺陷不放手。
2.2范柳原性格特征分析
相比之下,范柳原的内心活动轨迹则有些简明清晰。放任世情。与流苏的被世俗束缚相反,柳原要的是一份对爱情的新鲜感和探秘之心,世俗的条条框框对他来说既不是阻碍也不是负担。所以他明明知道流苏不是真心“成悦”,却还是与流苏“相悦”了,做了一场实验性的夫妻。心理设防。范柳原对这场实验性质的婚姻当然处处设防,时不时得借景生情,借助残墙断瓦来试探流苏对他的情感是否处于增长阶段,这也能看出,柳原对这份实验性婚姻,还是有一个美好的期望。自我放逐。这与流苏的自我放空有些相似,都是在无法改变事实的情况下,才会感到自己被社会,被世人,被家庭所抛弃。从而有了他时时刻刻需要流苏去理解他,懂得他,而他自己却渐渐地被内心所放逐到人格缺陷的荒原上去,渐渐地变得连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3]。
3.角色人格缺陷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内心活动的相互影响
流苏和柳原一开始就彼此了解对方的处境,但由于男女主角各自的人格缺陷而被迫相互吸引着走到了一起。柳原为了在感情上找到一份别样滋味的新奇刺激而被流苏这个“上流社会”的女性所吸引。流苏为了能有个“安顿的归宿”而选择跟柳原奔赴香港生活。两人在互相的设防,试探,妥协之后,最终由于香港陷落而又被命运牢牢地拴在了一起。那一刻,女主角的内心缺陷似乎得到了修复,产生了人生的明悟,不禁发出只要还能有口气,只要身边还有可以共枕之人,就可以活下去的感慨。作者也在《烬余录》中也同样有此类感叹,即使金钱财产灰飞烟灭,即使生命也成泛泛云烟,也比不上真实中的空虚孤寂,男女因此选择了共同生活,让彼此更踏实一点。这段话可以说是流苏和柳原结婚时最好的注脚。
乍看之下,流苏和柳原是因为香港陷落彼此拉近了距離,修复了各自内心的人格缺陷,从而真正地走到了一起。然而柳原在后来的故事中表现出只是不再对流苏说俏皮话,完全把她当做是自己正妻。这说明柳原没有真正完善自己那放任世情的缺陷,只是随着战争爆发,他丢弃了玩世不恭的面具,得到了面对婚姻的勇气。得失之间,又形成了一种不工整的对比。然而,还有一种比照是更深层次的,流苏在意识到柳原的这种得失的同时,还是难免不能克服顾盼自怜的缺陷,生出一丝惆怅。这种内心的变化,真的不是五马换六羊那种对等救赎的情节所能描述的[4]。
4.结束语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由于角色的艺术形象,由于和其所处历史背景相矛盾而产生的人格缺憾。作者在经历过时代的变迁之后对这种感觉更是感触良多,她把这种缺憾归结为人物对于历史进程的彷徨和自我破坏的适应性进化。张爱玲相信,一切都会成为过往,文明的发展由艺术做基石的会变成高尚的东西,会有质的飞越;由中产阶级做土壤的,只能培养出虚浮的繁华而已。所以,她小说中的上海,往往只是一个浮华的剪影。
张爱玲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取悦大众,更不是她的文艺美学观被世俗所污染。她的作品并不逃避缺陷,但又不沉淫在“浮世绘”当中。她对角色人性的把握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基调。
参考文献:
[1] 艾晓明.反传奇———重读张爱玲 《倾城之恋 》[ J] .学术研究, 1996(09).
[2] 陈晖.张爱玲与现代主义[ M] .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4.
[3] 付红妹.红尘之外的漠然注视———论张爱玲的心灵世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J] .北京大学学报 (国内访问学者, 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2004.
[4] 今冶.张迷世界[ 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303.
关键词:《倾城之恋》;内心活动特征解析;人格缺陷
1.小说角色的人格缺陷与张体新文风
《倾城之恋》一直在文艺界的小说领域享有盛名,小说中男女角色没有按照以往言情小说的惯例,把人物内心刻画得极为完美。相反,作者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个内心真实,充满着善良的光辉,而在人格上,又各自有着自己缺陷的角色形象。通过这些形象,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和香港,随着范柳原和白流苏二位男女主人公在两座城市之间曲折往返,体会着角色们内心的起起伏伏,同时也品味着作者对生命的陶醉与对世情的无奈。张爱玲曾表示,自从开始小说的创作,生命的历程变得清晰起来,但是一切明了之后,所失去的,是愤嫉之心,所得到的,却也只是哀凉惋叹。《倾城之恋》便是浸润了张先生的这种心境的作品,文中的角色处处体现出人格的缺陷和悖离。既想超脱世俗的驳缚,又半世逐流地沉寂于无奈的世情之中[1]。
2.男女主角各自人格缺陷的对比
2.1白流苏性格特征分析
我们先看看白流苏的内心活动特征:自我放空。白流苏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早年接受的传统教育使她成了那个半封建思想下,时代的殉道者。她无法跳出传统思想对那个时代女性的束缚。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流苏在小说中总是以附属品的姿态进行着自己的内心活动:在男权当道的时代,她无法获得与其价值相配的社会地位,也无法为自己的不公命运做出丝毫的不平之举。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敢于突破自己的婚姻,选在和范柳原在香港一起生活,流苏已经算是为世人所侧目。但是,在流苏的内心里,仍然把自己定义成一幅空空的皮囊,只能是一支“嫁接”在男人身上才能寻找到幸福的春藤一般。她从小说始末一直以能同柳原结婚为最大的幸福,就已经暴露了流苏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身上所无法避免的自我独立人格的缺失。委曲求全。经历了无数场与范柳原的情感角力之后,流苏还是无法守在上海,最终答应了随范柳原到香港生活的要求。与此同时,流苏还不断催眠自己,总是幻想着能够有一天回到上海,又或是能够得到优厚的补偿条件。最后还以自己经不起老为理由再次说服自己放弃立场。这种内心上的逐步陷落并自我麻醉的过程,不能不说是女主角在心理防线上的脆弱的人格缺陷。顾盼怜影。与自我放空不同,流苏在整部小说中都对自己的境况有着强烈的自怜心态[2]。在漫长而单调的等待柳原的日子里,一次次可怜着自己的孤独,却又消受着这份孤独,甚至为了促成这种感情氛围,似乎连香港陷落也成了她期待的事情。后期虽然结婚,也还是以没有爱情基础为由,继续抱着自我怜惜的人格缺陷不放手。
2.2范柳原性格特征分析
相比之下,范柳原的内心活动轨迹则有些简明清晰。放任世情。与流苏的被世俗束缚相反,柳原要的是一份对爱情的新鲜感和探秘之心,世俗的条条框框对他来说既不是阻碍也不是负担。所以他明明知道流苏不是真心“成悦”,却还是与流苏“相悦”了,做了一场实验性的夫妻。心理设防。范柳原对这场实验性质的婚姻当然处处设防,时不时得借景生情,借助残墙断瓦来试探流苏对他的情感是否处于增长阶段,这也能看出,柳原对这份实验性婚姻,还是有一个美好的期望。自我放逐。这与流苏的自我放空有些相似,都是在无法改变事实的情况下,才会感到自己被社会,被世人,被家庭所抛弃。从而有了他时时刻刻需要流苏去理解他,懂得他,而他自己却渐渐地被内心所放逐到人格缺陷的荒原上去,渐渐地变得连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3]。
3.角色人格缺陷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内心活动的相互影响
流苏和柳原一开始就彼此了解对方的处境,但由于男女主角各自的人格缺陷而被迫相互吸引着走到了一起。柳原为了在感情上找到一份别样滋味的新奇刺激而被流苏这个“上流社会”的女性所吸引。流苏为了能有个“安顿的归宿”而选择跟柳原奔赴香港生活。两人在互相的设防,试探,妥协之后,最终由于香港陷落而又被命运牢牢地拴在了一起。那一刻,女主角的内心缺陷似乎得到了修复,产生了人生的明悟,不禁发出只要还能有口气,只要身边还有可以共枕之人,就可以活下去的感慨。作者也在《烬余录》中也同样有此类感叹,即使金钱财产灰飞烟灭,即使生命也成泛泛云烟,也比不上真实中的空虚孤寂,男女因此选择了共同生活,让彼此更踏实一点。这段话可以说是流苏和柳原结婚时最好的注脚。
乍看之下,流苏和柳原是因为香港陷落彼此拉近了距離,修复了各自内心的人格缺陷,从而真正地走到了一起。然而柳原在后来的故事中表现出只是不再对流苏说俏皮话,完全把她当做是自己正妻。这说明柳原没有真正完善自己那放任世情的缺陷,只是随着战争爆发,他丢弃了玩世不恭的面具,得到了面对婚姻的勇气。得失之间,又形成了一种不工整的对比。然而,还有一种比照是更深层次的,流苏在意识到柳原的这种得失的同时,还是难免不能克服顾盼自怜的缺陷,生出一丝惆怅。这种内心的变化,真的不是五马换六羊那种对等救赎的情节所能描述的[4]。
4.结束语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由于角色的艺术形象,由于和其所处历史背景相矛盾而产生的人格缺憾。作者在经历过时代的变迁之后对这种感觉更是感触良多,她把这种缺憾归结为人物对于历史进程的彷徨和自我破坏的适应性进化。张爱玲相信,一切都会成为过往,文明的发展由艺术做基石的会变成高尚的东西,会有质的飞越;由中产阶级做土壤的,只能培养出虚浮的繁华而已。所以,她小说中的上海,往往只是一个浮华的剪影。
张爱玲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取悦大众,更不是她的文艺美学观被世俗所污染。她的作品并不逃避缺陷,但又不沉淫在“浮世绘”当中。她对角色人性的把握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基调。
参考文献:
[1] 艾晓明.反传奇———重读张爱玲 《倾城之恋 》[ J] .学术研究, 1996(09).
[2] 陈晖.张爱玲与现代主义[ M] .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4.
[3] 付红妹.红尘之外的漠然注视———论张爱玲的心灵世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J] .北京大学学报 (国内访问学者, 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2004.
[4] 今冶.张迷世界[ 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