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两者经过一个世纪的磨合,最终实现从容不迫地并肩而行。本文從两者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共生的必要性;从两者文化的相似性与契合性来说明两者何以能融合的可能性;从两者当前的发展状况说明两者融合共生的实现。两者的融合共生以致相互转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105-02
一、两者的融合与共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历史发展所给予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参考概念,新时代的要求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互动。双向互动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文化形态——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种混合形态从理论付诸实践,既展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也明显被运用于国家治理中。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推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既为二者融合共生布置任务,也为二者长远发展树立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形式上的转化也是马克思内容上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形式上的转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更现代化的媒体和更浅显易懂的表达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在接受方式上更平易近人,使其在物质力量的进度上更容易被转化。内容上的转化则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传播的过程中,适应中国的特殊情况、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后对其哲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文化,能够成功适应中国国情,实现民族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内容上的转化,使马克思主义受众更广,更有利于利用人民主体的力量灵活运用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寻求发展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寻找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铸就文化强国的必然要素。近代以来,外来文化的传入尤为明显,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时代的考验,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了发展契机。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海纳百川,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遇,包含了相互碰撞,相互吸收,并促使两者反思与创新的所有环节,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所特有的实践性的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根基,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枝繁叶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时代转化和发展的养料,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时代的考验,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实现融合与共生的必要性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面对的是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和晚清以降的经济凋敝、军政混乱、文化没落。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逐步实现着对旧民主主义文化及其之前封建专制文化的革命性变革。
特定的历史因素迫使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逐渐转变,实现这种带有中国印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中国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文化入侵的猛烈冲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原理,要求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特殊性,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共存。要将抽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在两者“共性”的基础上,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本土“个性”,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框架的前提下,实现其本土化大众化。谋求两者的携手共进,形成具体的、带有中国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与具体斗争中,立足中国具体矛盾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必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两者的融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必然要求。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要求
思想文化是国家精神的灵魂支柱,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是中华大地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立世之本。自中西文明冲突以来,中国人曾一度忽视传统文化,但时代洪流不断带来革新和新的需求,乘势而上是时代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最优选择,这是时代给予的复兴机遇,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朝朴学,中国传统文化成就于时代又超越时代,历史无法回溯,复兴的不是具体哪一阶段历史,在前辈的肩膀上,要做的是面对未来,在传统中汲取营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复古派所鼓吹的“复古主义”,而是在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下促成其时代性和创新性的转化。面对时代提出的需求“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所要面临的课题。
三、实现融合与共生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契合的精神底蕴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西周时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将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称为“金木水火土”,并提出“五行相杂以成百物”的哲学论断。五行是万物得以形成的物质本源,五行变换便可以形成千差万别的世间万物。这一哲学论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的“物质决定意识”所表述的观点基本吻合。 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中提出静因之道,要抛弃本身的主观臆断才能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以物质本身的构成为依据,反映物质的真实状态。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的认知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有相通性,两者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替代性。“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传统文化早早地把对实践的重要性研究提上日程。王充、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中国的思想家们认为,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探索,真正的学问必须要落在实处,必须用将学问的探索付诸行动,现实情况来判断事情的真伪。
传统文化界定了对“知行关系”孰前孰后的问题,古代思想家们主张“知行合一”和“知行兼举”,认为“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可分割,并且强调“力行”的重要性。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和归宿这一基本理论,同时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相通性。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傳统文化有相容的历史观
中国传统文化在商周时期就提出“敬德”“保民”思想,认为天命是会转移的,且天命的转移是通过人民意志的改变实现的,因此“保民”是巩固王权的主要途径。随着朝代变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强烈的民本意识,反映了对人民的重视程度。这些主张要求君主以德治为主,重视人民的忧乐,满足人民需求。融合了儒法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提出了“理势合一”,要求历史发展的规律要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吻合,这一思想的萌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相容性。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都强调群众的重要性,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四、结语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哲学的参考,这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飞跃,使传统文化脱胎换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对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深挖掘、新创造,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是传统文化重获张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是二者的共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二者良性互动与创新性发展,不断实现二者创造性转化,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培永.“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念、特质、架构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2):129-136.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白清平,任晓伟.毛泽东是怎样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的[J].党的文献,2018,(1):47-52.
[4]王金情.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浅析[J].长江丛刊,2018,(34):169-170.
[5]潘莹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皖东传统文化相融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8,(34):151-152.
[6]武星星,胡春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析——基于文化共同体的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4):101-106.
[7]胡治洪.汤一介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及其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2):63-67.
作者简介:
李佳,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105-02
一、两者的融合与共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历史发展所给予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参考概念,新时代的要求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互动。双向互动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文化形态——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种混合形态从理论付诸实践,既展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也明显被运用于国家治理中。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推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既为二者融合共生布置任务,也为二者长远发展树立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形式上的转化也是马克思内容上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形式上的转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更现代化的媒体和更浅显易懂的表达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在接受方式上更平易近人,使其在物质力量的进度上更容易被转化。内容上的转化则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传播的过程中,适应中国的特殊情况、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后对其哲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文化,能够成功适应中国国情,实现民族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内容上的转化,使马克思主义受众更广,更有利于利用人民主体的力量灵活运用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寻求发展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寻找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铸就文化强国的必然要素。近代以来,外来文化的传入尤为明显,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时代的考验,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了发展契机。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海纳百川,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遇,包含了相互碰撞,相互吸收,并促使两者反思与创新的所有环节,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所特有的实践性的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根基,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枝繁叶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时代转化和发展的养料,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时代的考验,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实现融合与共生的必要性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面对的是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和晚清以降的经济凋敝、军政混乱、文化没落。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逐步实现着对旧民主主义文化及其之前封建专制文化的革命性变革。
特定的历史因素迫使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逐渐转变,实现这种带有中国印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中国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文化入侵的猛烈冲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原理,要求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特殊性,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共存。要将抽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在两者“共性”的基础上,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本土“个性”,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框架的前提下,实现其本土化大众化。谋求两者的携手共进,形成具体的、带有中国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与具体斗争中,立足中国具体矛盾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必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两者的融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必然要求。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要求
思想文化是国家精神的灵魂支柱,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是中华大地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立世之本。自中西文明冲突以来,中国人曾一度忽视传统文化,但时代洪流不断带来革新和新的需求,乘势而上是时代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最优选择,这是时代给予的复兴机遇,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朝朴学,中国传统文化成就于时代又超越时代,历史无法回溯,复兴的不是具体哪一阶段历史,在前辈的肩膀上,要做的是面对未来,在传统中汲取营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复古派所鼓吹的“复古主义”,而是在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下促成其时代性和创新性的转化。面对时代提出的需求“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所要面临的课题。
三、实现融合与共生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契合的精神底蕴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西周时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将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称为“金木水火土”,并提出“五行相杂以成百物”的哲学论断。五行是万物得以形成的物质本源,五行变换便可以形成千差万别的世间万物。这一哲学论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的“物质决定意识”所表述的观点基本吻合。 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中提出静因之道,要抛弃本身的主观臆断才能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以物质本身的构成为依据,反映物质的真实状态。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的认知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有相通性,两者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替代性。“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传统文化早早地把对实践的重要性研究提上日程。王充、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中国的思想家们认为,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探索,真正的学问必须要落在实处,必须用将学问的探索付诸行动,现实情况来判断事情的真伪。
传统文化界定了对“知行关系”孰前孰后的问题,古代思想家们主张“知行合一”和“知行兼举”,认为“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可分割,并且强调“力行”的重要性。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和归宿这一基本理论,同时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相通性。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傳统文化有相容的历史观
中国传统文化在商周时期就提出“敬德”“保民”思想,认为天命是会转移的,且天命的转移是通过人民意志的改变实现的,因此“保民”是巩固王权的主要途径。随着朝代变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强烈的民本意识,反映了对人民的重视程度。这些主张要求君主以德治为主,重视人民的忧乐,满足人民需求。融合了儒法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提出了“理势合一”,要求历史发展的规律要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吻合,这一思想的萌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相容性。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都强调群众的重要性,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四、结语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哲学的参考,这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飞跃,使传统文化脱胎换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对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深挖掘、新创造,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是传统文化重获张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是二者的共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二者良性互动与创新性发展,不断实现二者创造性转化,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培永.“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念、特质、架构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2):129-136.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白清平,任晓伟.毛泽东是怎样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的[J].党的文献,2018,(1):47-52.
[4]王金情.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浅析[J].长江丛刊,2018,(34):169-170.
[5]潘莹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皖东传统文化相融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8,(34):151-152.
[6]武星星,胡春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析——基于文化共同体的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4):101-106.
[7]胡治洪.汤一介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及其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2):63-67.
作者简介:
李佳,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