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优化策略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去三十余年,传统媒体居强势地位,囿于传播方式的单向性,主持人往往以主导态势进行传播,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信息权威”的角色。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融媒体传播时代到来,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巨变:微博、微信、直播平台、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构建起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体系,草根网民的话语权日益增加,主持人群体的主导地位弱化,因而主持风格和口语传播策略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不断做出调整。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优化反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119-02
  一、引言
  语言是主持人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电视节目中要利用这一特殊传播工具与受众建立直接的交流关系。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构建了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亦形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个人独特的风格,是受众了解主持人、了解节目的重要媒介。在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口语风格要求趋向于简明扼要、传播高效且契合节目自身定位。本文就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优化策略展开论述。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特点
  (一)自然口语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与新闻播音员规范庄重、字正腔圆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往往是与受众如朋友般的亲切交流,通俗自然,其语言状态多为相对轻松的口头语,亲和力较强。
  (二)互动交流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具有对象感、交流感以及即时信息反馈性,这种反馈性指现场的反馈,即使现场没有观众,只要有话筒、镜头,主持人都要有意识地与受众进行“交谈”,而不能只是自言自语。
  (三)风格独特性。不同类别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其语言特色各不相同。对于主持行业来说,失去了个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甚至失去职业生命力。由于栏目要求不同,自身修养阅历不同,语言习惯不同,音质音色不同;有的热情豪爽,有的诙谐机智,有的节奏急促、快人快语,有的娓娓道来、柔声细语。
  (四)教育通识度。教育,是传播文化的一大宗旨,也是电视节目的目的之一。“教育”的主题可大可小,但总归是严肃的,而受众在面临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坐在舞台或电视机前欣赏节目的目的是希望能摆脱不同的精神压力,得到心理放松甚至获得乐趣。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亦讲究适度的原则,既不过分沉闷严肃,以免受众产生压迫感,也不流于低俗,以免损害了“教育”的宗旨。
  人们的兴趣爱好受职业、性格、学历等因素影响,也有万千差异。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受众都可以对主持人说的话感兴趣、愿意听、听得懂,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无论主持哪一类型的节目,都要体现出语言的通识性,做到亦庄亦谐、雅俗共赏。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水平与节目质量相辅相成
  主持人是一档电视节目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醒目的特色名片。一档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如果没有一位业务水平过硬的主持人来把控,并对受众形成记忆点,是很难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主持人个人所具备的业务能力、外形气质等与节目本身的基调气氛必须是匹配相符的。
  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风格主要有这么几种:正统型、活力型、智慧型、严谨型、幽默型。正统型的主持人以女性居多。她们往往端庄得体,国民度高,与受众的交流感极强,比如每年央视春晚的几位女主持:周涛、董卿、李思思等都是正统型。相较而言,活力型的主持人更加接地气,富有生活气息和天然的活力,比如湖南卫视的谢娜、河南都市频道《打鱼晒网》的女主播韩佳。就智慧型来说,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赵忠祥,他在《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过程中语言表达流畅有序、逻辑严密,拥有高水平的应变能力,时常能给人启发,引人思索。[1]严谨型主持人大多为新闻、评论和教育类节目的主持人,如《走进科学》的节目主持人张腾岳、《今日说法》的撒贝宁、《焦点访谈》的敬一丹等[2]。这些优秀主持人的魅力在于拥有扎实的主持功底,不会过多表现出主观情感意识,擅长将个人观念隐藏在理性背后。幽默型主持人现在在各大综艺、网娱类节目,甚至是访谈类节目中已屡见不鲜了,如杨迪、马东等。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主持人的思维逻辑能力,不仅有利于调节电视节目的整体气氛,更易于场上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节目性质和整体风格来看,智慧型、严谨型属于正统型的范畴,而幽默型和活力型的基调更为接近。
  总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魅力不仅要表现自身能力,还应有意识地为别人的精彩表现做铺垫烘托,进而优化电视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
  四、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优化策略
  (一)丰富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内涵。端庄典雅、严肃大气、正襟危坐、字正腔圆一直是主持传播的正统,也在主持传播格局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老一代的赵忠祥、倪萍,到中生代的周涛、白岩松,再到新生代的李思思、康辉,虽然也有李咏、尼格买提等偏活力型主持人,但传统电视媒体主持传播的风格一直以正统型为主流。融媒体环境下,正统型主持风格“一家独大”的地位已然松动,与既有的正统型主持传播不同,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则更具亲民化和娱乐化特征,充满后现代解构主义的风格,更注重相互分享,注重个性化塑造。
  在掌握受众心理的同时,不同风格类型的电视节目,其主持人的语言也应该有针对性,首先充分考虑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是谁,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塑造自己的语言风格。比如说,受众是政界人物,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要深知国家的方针政策,用语要清晰标准、逻辑自洽;受众是知识分子,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合理的知识结构;如果受众是布衣百姓,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要了解民生、接地气……主持人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有意识地在节目主持中通过使用契合主旨的语料,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风格,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增加信任度,从而达到优化节目的最终目的。   (二)促进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融媒体密切共生。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面临全新的挑战,“纸媒已死”呼声还未止息,“电视将死”的预言已然登台,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一家独大”格局已经被打破。融媒体技术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带来了主持传播的转变:人们逐渐看到各类新节目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势必呈现“群雄并起”的发展版图。虽然传统媒体一直处于被唱衰的境地,但是由于我国独特的广播电视体制,以广电总局为把控核心的传统电视平台是基于文化意识与结构的形式,无法彻底被新媒体所替代。且由于新媒体主持传播形式存在众多缺陷,如传播内容杂乱,传播语言低俗、不规范等。新媒体主持传播的缺陷导致其无法在短时间内挤压传统媒体的主持发展空间。因此未来的主持传播格局势必呈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的局面,传统媒体的主持传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新媒体的主持传播则具有类型多样、模式新颖和年轻群体流量更大等优势,两者间既应合作学习,也有良性竞争,逐步实现跨界融合,有效丰富和优化主持人信息传递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增加新媒体形势下电视节目可看性,提升主持人美誉度。无论是现有的主持传播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还是新兴的融媒体主持传播,都会因为满足多样化受众需求而共同存在。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优化反馈实例。近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丰富性与文化氛围塑造极为成功的一个例子就是央视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3]。除了节目比赛有诗词外,节目片头有诗词,主持人开场白有诗词,评委亮相有诗词,选手上场有诗词,节目结束有诗词,可以说,通体贯穿、诗词无所不在,把《中国诗词大会》包装得一派诗风雅韵,独领文化类节目的风骚。这种包装体现出的气质,与节目定位非常契合,观感上雅致舒服。当然,主持人的文化底蕴与气质风度是至关重要的,董卿以她强大的语言表达功底和惊人的诗词储备量,将一首首诗词娓娓道来,并非生硬的堆砌,而是与当时的情景丝丝入扣、令人叹服。
  从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融媒体结合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主持人涉足新媒体主持工作。利用已经形成的社会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中持续发挥传播优势。而借助新媒体来形成影响力的新媒体主持人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例如,央视名嘴朱广权搭配网红主播李佳琦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为湖北疫区“带货”,两位不同行业的优秀主持人妙语连珠,风格迥异却互补和谐,一时间“小朱配琦”组合受到民众高度关注,好评如潮。由此可见,主持传播形式的融合不仅是媒体融合的内容,也是推动媒介高度融合不可或缺的力量。
  五、结语
  过去三十余年,传统媒体居强势地位,囿于传播方式的单向性,主持人往往以主导态势进行传播,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信息权威”的角色。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融媒体传播时代到来,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巨变:微博、微信、直播平台、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构建起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体系,草根网民的话语权日益增加,主持人群体的主导地位弱化,因而主持风格和口语传播策略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及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实时调整优化。
  转型创新是电视节目主持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融媒体环境下,不管是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媒体平台的主持人都面临着转型的现状。面临着从信息传播者到信息解讀者的转型;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汇总者转型;从媒体代言人向公众代言人转型。未来的主持人应该有更加敏锐的新闻感知力与新闻捕捉意识,拥有新媒体传播意识与多元互动意识,拥有整合信息与传播能力与信息筛选、加工处理能力。同时规范自身的口语表达方式,加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牢记最初的目标,始终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原则,传播精准、全面、真实的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芬.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的融媒优化策略[J].青年记者,2019,(08):61-62.
  [2]周健恒.融媒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高贵武,刘娟.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6,(3).
  作者简介:
  娄原菁,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口语传播、播音发声。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语—图”,是当前学术界一个非常热点的议题内容,同时也是新艺术史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迈克尔·巴克森德尔、诺曼·布列逊和W·J·T·米歇尔等人的相关理论发现,新艺术史的出现及其后续的视觉研究,始终致力在弥合词语同图像之间的裂缝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通过有效的学术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的猜想。对于“语—图”这一对立结构模式,对视觉性和语境化的强调,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理论,
期刊
【摘要】文化相对主义本身具有积极性与局限性的双重性质。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议题,这也是它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地方。它可以是各个民族争取民族平等与民族发展、反对霸权文化的重要武器。同时,由于该理论自身局限性的制約,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下文化相对主义也成为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合理性依据。因此理性分析文化相对主义的积极性与局限性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全球化发展下,国家层面上的民族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作为多
期刊
【摘要】传统的瑜伽舞蹈教学中,都是将印度舞蹈与瑜伽体式作为教学基础,为确保在中国推动瑜伽舞蹈,促进瑜伽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发展,需要增加瑜伽舞蹈教学的中国特色,确保瑜伽舞蹈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与健身价值。因此,为确保有机的融合瑜伽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身韵,需要积极地进行创新,使瑜伽舞蹈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能在中国本土对瑜伽舞蹈进行全面推广,不断强化瑜伽舞蹈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从而奠定瑜伽舞蹈未来发展的
期刊
【摘要】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与书法同为中国传统艺术。这两种艺术的起源都是从文字和绘画的实用性为发展目的的艺术形式,在创作工具和用笔技法上是相通的。国画与书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相同,都遵循着“以形写神,以形写意”的美学意境。“以书入画”是将书写手法运用于绘画中,可以提升绘画的表现力。“以画入书”是将国画思想带入书法中,使书法更显精神之美。国画和书法都是将真挚情感和美学文化借助于笔墨之中展现出艺术的魅
期刊
【摘要】本文在梳理、描写东北方言四音节词的基础上,探讨东北方言四音节词的语音结构特点。从语音结构上看,认为语音轻音和儿化是东北方言四音节词语音和谐韵律的重要特征。富含丰富韵律美,让东北方言四音节词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充满活力和乐趣。  【关键词】东北方言;四音节词;韵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109-02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演员的演技就是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戏曲表演不仅属于综合艺术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语言表现的主要手段。使用潜台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并表达对应的情感建设,达到“字里传情”的境界。对于潜台词来说,“字里传情”属于主要表现形式,也会让人感知到其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在潜台词中将语言和情感有效地结合起来,才可以将完美的剧情呈现到大家面前。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潜台词在
期刊
【摘要】在传统文化日益得到重视的背景下,区域文化也逐渐被人所重视,象帽舞文化作为朝鲜族的代表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与发展的价值。为此,加强对朝鲜族象帽舞文化及保护利用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此展开研究,简单地阐述了象帽舞的内容,并就象帽舞保护及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期待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象帽舞; 保护; 利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纵观历代书坛,以人品论书品者不乏其数。细究历代书论,“人品”并不是评判“书品”的唯一准则,书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书品优劣的评判标准与道德范畴上的人品优劣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必然联系。书法家的学问、修养、胸襟等其他因素无不影响着其书法艺术水平。“书品即人品”将两种不同范畴的审美概念画上等号,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书法艺术审美准则。本文通过对专业技法的实践和理论的思考,对人品与书品的关系进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创作和人性化设计已然成为艺术家们应该思考的中心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化、成熟,更换了艺术家的创作发展形式,突破了中国曾经的传统文明艺术形式。艺术设计创作的趋势即数字技术。从视觉艺术到人与人之间的视听互动,从虚构现实到互动媒体作品,数字技术为艺术家具备更多的创造力提供了基础。数字经济科技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舞台艺术方式进行创作,舞台演出的内容更为丰盛,是使社會历史舞
期刊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精神艺术,它的存在,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否。而中华民族文化中,舞蹈艺术也相当繁荣,尤其是少数民族舞蹈方面。毛古斯对于土家族舞蹈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土家族中独一无二的仪式性舞蹈。本文从研究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为出发点,全面研究分析了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追溯了它的起源。  【关键词】毛古斯;舞蹈;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