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实现均等化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测算了各省份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指数。研究表明: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差异性显著;经济发展程度并不能完全反应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所以,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能;健全完善财政制度;完善文化服务机制,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差异性;均等化
一、文献综述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是利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问题。陈立旭(2011)论证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方法。陈媛媛、柯平(2019)论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实现均等化目标的。
而王洛忠、李帆(2013)计算出了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和基尼系数,以此来衡量不同省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研究发现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的不均等化程度更高。郑添禄、郭雅琴(2019)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重点研究了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解决办法。
二、测算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一)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
本文选取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文化事业费支出占比、人均文化事业费、公立图书馆人均购书费以及公立图书馆人均藏书册,各指标的权重设置分别为20%、25%、25%及30%。
(二)测定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
本文选取了2002年~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分别计算了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较强,所以发展指数最高。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海南虽然基数较低,但增长速度很快,同样具有优势。而天津、浙江等地虽然基数较大,但由于人口较多、对公共文化事业缺乏重视等原因,增长较慢。落后的湖南、江西、安徽、河北等地基础较差,发展动力不足,非常值得关注。
三、各省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差距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均衡性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坚实基础。一个地区如果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可以为均等化提供资金、信息及技术等条件,还可以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其对文化服务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从而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高水平迈进。然而,经济发展均衡性也制约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较均衡的地区能够为均等化的推进清除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造成的阻碍。相反在发展异质化、贫富悬殊地区,就会容易出现均等化的失败或均等化水平的降低。
(二)政府重视程度及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力量。政府的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视程度;二是政府对其的财政支持力度。从实际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能够给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资金,这不仅保证了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也使得政府具有较高的威信。
(三)公众的文化需求及参与度
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政府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就需要根据当地居民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进行决策。优先提供群众最需要的、参与度高的文化服务活动,再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的结构,以确保均等化工作能够真正符合民众文化需求。
四、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要想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既要扩大供给规模,又要优化结构与布局。因此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能责任,主动挑起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市场的重担;完善政策引导、立法保障、财政支持和监督问责机制。
(二)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制度。首先,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供文化服务和维护公共秩序上去;其次,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重点突出省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此外还要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的事后评估制度,进一步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完善文化服务机制
政府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应当首先制定科学的政策,并且要对政策预期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此外还应增加公众建言献策的渠道,将传统的沟通方式与现代新兴的媒体传播相结合,加大对群众意见的征集与采纳。
参考文献:
[1]郑添禄、郭雅琴、魏炜和郭涵,《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安徽农学通报》第25期146-150页。
[2]王洛忠和李帆,《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与地区差距测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184-195页。
[3]陈媛媛和柯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驱动因素研究》,《图书馆》第3期20-25页。
[4]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天府新论》第4期103—108。
[5]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浙江社会科学》第12期4—7页。
北京工商大学 刘 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差异性;均等化
一、文献综述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是利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问题。陈立旭(2011)论证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方法。陈媛媛、柯平(2019)论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实现均等化目标的。
而王洛忠、李帆(2013)计算出了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和基尼系数,以此来衡量不同省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研究发现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的不均等化程度更高。郑添禄、郭雅琴(2019)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重点研究了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解决办法。
二、测算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一)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
本文选取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文化事业费支出占比、人均文化事业费、公立图书馆人均购书费以及公立图书馆人均藏书册,各指标的权重设置分别为20%、25%、25%及30%。
(二)测定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
本文选取了2002年~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分别计算了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较强,所以发展指数最高。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海南虽然基数较低,但增长速度很快,同样具有优势。而天津、浙江等地虽然基数较大,但由于人口较多、对公共文化事业缺乏重视等原因,增长较慢。落后的湖南、江西、安徽、河北等地基础较差,发展动力不足,非常值得关注。
三、各省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差距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均衡性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坚实基础。一个地区如果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可以为均等化提供资金、信息及技术等条件,还可以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其对文化服务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从而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高水平迈进。然而,经济发展均衡性也制约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较均衡的地区能够为均等化的推进清除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造成的阻碍。相反在发展异质化、贫富悬殊地区,就会容易出现均等化的失败或均等化水平的降低。
(二)政府重视程度及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力量。政府的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视程度;二是政府对其的财政支持力度。从实际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能够给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资金,这不仅保证了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也使得政府具有较高的威信。
(三)公众的文化需求及参与度
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政府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就需要根据当地居民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进行决策。优先提供群众最需要的、参与度高的文化服务活动,再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的结构,以确保均等化工作能够真正符合民众文化需求。
四、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要想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既要扩大供给规模,又要优化结构与布局。因此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能责任,主动挑起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市场的重担;完善政策引导、立法保障、财政支持和监督问责机制。
(二)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制度。首先,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供文化服务和维护公共秩序上去;其次,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重点突出省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此外还要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的事后评估制度,进一步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完善文化服务机制
政府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应当首先制定科学的政策,并且要对政策预期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此外还应增加公众建言献策的渠道,将传统的沟通方式与现代新兴的媒体传播相结合,加大对群众意见的征集与采纳。
参考文献:
[1]郑添禄、郭雅琴、魏炜和郭涵,《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安徽农学通报》第25期146-150页。
[2]王洛忠和李帆,《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与地区差距测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184-195页。
[3]陈媛媛和柯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驱动因素研究》,《图书馆》第3期20-25页。
[4]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天府新论》第4期103—108。
[5]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浙江社会科学》第12期4—7页。
北京工商大学 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