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课堂的真实性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a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是一节公开课中教学片段:
  师: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两位新朋友——笑笑和淘淘的家,看看他们的房间漂不漂亮,好不好?先看看笑笑的小房间。(出示课件,笑笑的房间干净而整洁)。
  师:小朋友,笑笑的小房间好看吗?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说说。
  生,:房间干净整洁,住进去一定很舒服。
  师:我们一起再去看看淘淘的小房间吧!出示淘淘房间的图片(淘淘的房间乱成一团糟),你们愿意在这样的房子里居住吗?
  生(齐):不愿意,太脏、太乱了。
  师:不愿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帮淘淘整理一下房间,好不好?
  生:(摇摇头,大声抢答):不,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师:我们一起伸出友谊之手,来给他帮帮忙,行不行?
  生。(撅起小嘴巴,语气坚定):不行。
  师(无奈地转移话题):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整理房间吧。(板书《整理房间》)
  这个坚持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男孩,还是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听课的教师们都笑了,觉得这个男孩挺有意思,不但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表现出近乎任性、绝不妥协的执着。按照常理,一般孩子在有其他教师听课的时候总会比平日乖巧一些,都会顺从科任教师的引导。可今天这个男孩的姿态却让笔者感到意外和震惊。也许是一直以来品德课或者班主任、家长等有意无意地给孩子灌输或渗透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观念,这个观点在孩子心灵深处被反复强化,而在这节课上,他一时之间就是绕不过弯来,如果教师不能够说服他,还真的有些尴尬。换个角度来思考:这种情况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再顺应教师预设的框架和教学套路,而有了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作为教师,不得不正视这样的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如何因势利导,做出灵活机智的应变。首先是要敢于肯定该学生的想法是对的,然后再变换角度引入课题。教师不妨这样来对他加以引导:是的,一般情况下,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但是,对待他人就不能够简单地一刀切了,淘淘不会自己收拾小房间,或许是因为他来自单亲家庭,从小跟着盲眼的爷爷在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教诲。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你觉得淘淘的房间有什么不好?相信你一定会有好的想法告诉淘淘,让他跟你一样,也学会整理好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教师这样入情入理的解说,会让学生逐步接受思想上的拐弯。
  强加给学生某个意愿,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刺伤学生的美好情感和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良好的学习情感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生发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爱护和珍惜学生的积极情感,首先要创造自由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家指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产生心理自由。”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心智尚未达到成熟的状态,受到年龄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经常会出现“一根筋”的情况。所以,首先就要告诉他们课堂就是你们容易出错的地方,思想常常需要从另一个路口打开通道。善待学生的反向性意见,保护孩子在学习活动中难能可贵的个性化情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思想拐弯的愉悦。其次,还要抓住学生激情进发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正面评价,这样,以后他们在表达观点时就不会因为害怕讥讽而有所顾忌,不会因为刻意揣摩教师的感受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课堂经过大浪淘沙后能够沉淀下来的亮点,一定就是那些最原味、最本真、最樸实无华的东西。一位教师,努力做到这一点,课堂才能在这种鲜活的真实性中焕发出无限生趣。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一、二年级选用童话近30篇,占比超过全部选文的三分之一。教材为什么会密集出现童话?因为童话故事用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为儿童构建了一个奇异的幻想世界。然而,许多教师只看到教材中的童话,或者把教学重点放在表演上,或者把教学重点放在童话启悟上,或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狐狸、小熊等动物的“裁判”上……“曲终人散”后,学生对童话本身的向往、关心、兴趣却荡然无存。? ?  下面,笔者以孝昌县实验小
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其思维方式发展,因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统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变通性、独特性、敏感性等品质至关重要。教师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智慧水平,这是“名师出高徒”道理的体现。  一、教师思维方式发展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客观要求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首要问题在于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世界发达国家业已把思维教育研究作为前沿课题,例如,思维训练研究居
《I’m Watching TV》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构成及“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教学难点是“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为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在伴生课堂模式的各环节(①定向开启;②示疑互动;③悟理明法;④入脑融合)都实施了分层教学。  一、定向开启分层  定向开启环节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一则材料作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被对手从后面攻击时,总爱转身反抗。这是狼的一种习惯。食狼鹰正是利用了狼的这一习惯,用利爪刺进狼的双眼,从而轻易地捕杀了无数的狼。对于食狼鹰来说,用利爪抓住狼的脖子逼狼转身是最自然的捕杀方式。于是,这也成了它们猎杀狼的一种习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这样一匹狼,它被食狼鹰抓住脖子时,强忍着钻心的疼痛,竭力不依照同伴的习惯转身反抗,而是向不远处的灌木丛狂
先说说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庖丁对牛的肌理结构掌握得十分准确,解剖时眼中只有个体,而无全牛(目无全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掌握事物的规律后,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目无全
一年前,和许多农村小学一样,作文难写又难教困扰着师生。认真、全面地剖析了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后,公安县倪家塔小学语文课题组对当前作文教学形成了“三大追问”。  追问一:小学作文是从“有意义”入手,还是从“有意思”入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儿童兴趣心理的趋向往往是从“有意思”出发的。我们认为,课堂上从游戏、趣事入手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追问二:小学作文是教学生创作还是
《伯牙断琴》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良朋益友”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根据史书上记载的相关故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发生在武汉市汉阳古琴台的一段千古佳话。假期里静读《伯牙断琴》,穷究“知音”意旨,遇疑惑之处就查阅典籍,颇有收获。  一、“知音”者,“知志”也  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有一次,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
《动物笑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普文。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笔者尝试了四种朗读方法,姑且称之为“花式朗读”。  演读。第9段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这种行为进行描写的,如“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此处主要采用动作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本节课就是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它们的规律,然后再用规律解决植树中的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同学们喜欢植树吗?关于植树你知道
课堂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培养不仅能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提升。笔者结合肖艳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谈谈教学中如何借助有效刺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释放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教学《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时,教师结合襄阳实际,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引出测量所得一块闲置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