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探究过程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本节课就是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它们的规律,然后再用规律解决植树中的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同学们喜欢植树吗?关于植树你知道些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二、活动探究,总结规律
  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1)读一读,说一说
  ①课件出示例1:
  同学们在全长5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②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c.“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
  (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教师对学生的猜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教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30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7棵,一共要种多少米?(500米)如果接下来一棵一棵一直种到5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5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比如,5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选取短距离来研究。
  (2)操作演示,直观感知
  课件演示: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用图上1厘米代表5米的实际距离)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的情况。
  学生观察思考:我们把这条路平均分成了几段?有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引导学生说出有4个间隔,栽了5棵树)
  (3)动手操作,感知规律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选择米数比较小的一段,动手画一画,模拟种一种,看看这一小段上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几棵小树?大家在画时也用图上1厘米代表5米的實际距离。开始吧!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法。引导学生说出选取的是几米,有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
  思考:这些同学选取的长度不一样,间隔数也不一样,一共要栽的棵数也不一样,但他们所画的线段图特别是他们分析和思考的方法却有相同的地方,你们想知道是哪里吗?
  (4)归纳概括,理解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表:老师把同学们选取的长度、画法、间隔数和棵树进行了归纳,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大家发现总长、间距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间隔数和棵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吗?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②学生汇报交流,板书:总长÷间距=间隔数 间隔数 1=棵数
  ③质疑:为什么两端都栽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5)即时巩固,强化规律
  教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现了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那么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课件):
  3.运用规律,验证例1
  (1)回到例1,出示课件:同学们在全长5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做一做,检验一下刚才自己猜对了没有。
  (2)全班交流:500÷5=100(个),100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用100 1=101(棵)?
  三、活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集体的智慧还是大,在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探索出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规律,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
  1.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情况类似植树问题的呢?
  2.点击生活:
  (1)一排同学之间有7个间隔。这一排有( )个同学。
  (2)工人叔叔要在路的一边安装路灯,一共安装了6座,从第一座到最后一座一共有( )个间隔。
  3.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节能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需要安装多少座节能路灯?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延伸总结:其实,植树问题还有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段不栽以及封闭图形(如正方形、圆形花坛……)等的情况(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反思】
  1.活用教材,引发认知冲突,抓住植树问题的数学本质。由于学生已经接触过“植树问题”,因此本节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后,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使复杂的问题本质化、简洁化、一般化,从中寻找规律,再来判断和确认课始的猜想或结果是否正确。
  2.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体验探究之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植树问题的模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学生从具体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现象后,再一次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整节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表现得很活跃。
  4.注重教学时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问题,需要明确“间隔”与“树”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如果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是一株植物,那它一定是有着自己灵魂的,要不然它就只是一抹普通的绿色,无法在茫茫绿海中让你感受它生命的震颤;它也一定是有着稳稳的根的,要不然它很快就会面容憔悴、枯萎成泥;它也一定是有着繁茂的枝叶的,要不然它也无法葱茏你的眼,蓬勃你的心。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在守住“魂”、扎稳“根”和修好“枝”三方面下功夫。  一、教材的解读是魂  对于备课,许多教师是看看教参
一、贴近学生,展示数学之趣  儿童天性好奇贪玩,他们的学习活动多以兴趣为取舍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和情感体验,利用数学文化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氛围中开始课堂探索之旅。  如教学《圆的认识》导入部分时,笔者首先用多媒体播放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一、二年级选用童话近30篇,占比超过全部选文的三分之一。教材为什么会密集出现童话?因为童话故事用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为儿童构建了一个奇异的幻想世界。然而,许多教师只看到教材中的童话,或者把教学重点放在表演上,或者把教学重点放在童话启悟上,或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狐狸、小熊等动物的“裁判”上……“曲终人散”后,学生对童话本身的向往、关心、兴趣却荡然无存。? ?  下面,笔者以孝昌县实验小
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其思维方式发展,因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统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变通性、独特性、敏感性等品质至关重要。教师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智慧水平,这是“名师出高徒”道理的体现。  一、教师思维方式发展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客观要求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首要问题在于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世界发达国家业已把思维教育研究作为前沿课题,例如,思维训练研究居
《I’m Watching TV》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构成及“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教学难点是“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为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在伴生课堂模式的各环节(①定向开启;②示疑互动;③悟理明法;④入脑融合)都实施了分层教学。  一、定向开启分层  定向开启环节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一则材料作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被对手从后面攻击时,总爱转身反抗。这是狼的一种习惯。食狼鹰正是利用了狼的这一习惯,用利爪刺进狼的双眼,从而轻易地捕杀了无数的狼。对于食狼鹰来说,用利爪抓住狼的脖子逼狼转身是最自然的捕杀方式。于是,这也成了它们猎杀狼的一种习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这样一匹狼,它被食狼鹰抓住脖子时,强忍着钻心的疼痛,竭力不依照同伴的习惯转身反抗,而是向不远处的灌木丛狂
先说说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庖丁对牛的肌理结构掌握得十分准确,解剖时眼中只有个体,而无全牛(目无全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掌握事物的规律后,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目无全
一年前,和许多农村小学一样,作文难写又难教困扰着师生。认真、全面地剖析了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后,公安县倪家塔小学语文课题组对当前作文教学形成了“三大追问”。  追问一:小学作文是从“有意义”入手,还是从“有意思”入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儿童兴趣心理的趋向往往是从“有意思”出发的。我们认为,课堂上从游戏、趣事入手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追问二:小学作文是教学生创作还是
《伯牙断琴》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良朋益友”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根据史书上记载的相关故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发生在武汉市汉阳古琴台的一段千古佳话。假期里静读《伯牙断琴》,穷究“知音”意旨,遇疑惑之处就查阅典籍,颇有收获。  一、“知音”者,“知志”也  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有一次,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
《动物笑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普文。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笔者尝试了四种朗读方法,姑且称之为“花式朗读”。  演读。第9段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这种行为进行描写的,如“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此处主要采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