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王家庭内讧,2400个女人卷起情色风暴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ny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十年来,葡京帝国五光十色的赌博机彻夜不休,如同一个个张开大嘴的贪婪之兽,随时诱惑着人们自投罗网。不过,当欲壑难平时,驯兽人也同样会被它吞噬。
  提起澳门,人们马上会想到赌王何鸿燊,想到他的葡京酒店。的确,如果说赌王是澳门的标志性人物,那么葡京酒店就是赌王帝国的象征,澳门的风向标建筑。几十年来,葡京酒店的风云变幻总是吸引着外界的目光。然而,近日大名鼎鼎的葡京帝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情色风暴,这次的主角是何鸿燊的侄子、葡京行政董事何猷伦。2015年1月11日,澳门特区政府司法警察局宣布,侦破一宗特大操控卖淫案,抓获粤港澳三地操控卖淫嫌犯6人,当场抓获卖淫女多达96人。赌王家族翘楚人物何猷伦作为操控头目被捕,在澳门引发了地震……

意难平,

第一家族暗潮汹涌


  何猷伦1947年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族,他的叔父是大名鼎鼎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出生在这样的显赫之家,注定了何猷伦的人生不会太平静。
  1971年何猷伦在美国就读商科管理,之后又到哈佛攻读法学博士。原本何猷伦想着毕业后开始自立,叔父何鸿燊却对他很器重,让他到自己的旅游娱乐公司帮忙。何猷伦向何鸿燊提议,要在葡京酒店建立酒窖文化,这个提议经过应允后,他倾注全部的心血,打造出日后亚洲最好的酒窖。加上何猷伦的高学历,也让他在叔父面前很吃得开。有时候需要重大决定时,何鸿燊总会征求他的意见。不过,何猷伦也没让赌王失望过。包括自己的婚事,都是由叔父替他作的决定。他们这种家庭的联姻,一定要对事业有所帮助。他的姑姑替他把关后,由赌王点头最终敲定,与现在的太太许安琳结了婚。
  何鸿燊对侄儿何猷伦的太过倚重,引起了何家几个子女的不满。何猷龙是何鸿燊与二太太蓝琼缨的儿子,自从何鸿燊的长子何猷光车祸去世后,二儿子何猷龙就将自己当成了何氏家族的首席接班人。等到1999年,何猷龙从多伦多大学毕业,一心想进家族企业的他却被抛到了花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部。这件事情让何猷龙极为失落。
  可对父亲的安排,何猷龙也不敢反对。有一次,在家庭聚会上,何鸿燊对事业上渐入佳境的何猷伦大加赞扬,反而对自己的儿子挑了不少毛病。何猷龙心里不舒服,视何猷伦为他人生的绊脚石。
  何猷伦是港澳名气颇大的葡萄酒品鉴专家,早年在哈佛读书,又说得一口流利法语,加上身份特殊,他的评价能左右富豪们的品位和钱包。大家在何鸿燊面前大赞何猷伦能干,这也使得何猷伦有点飘飘然。特别是在对待女人方面,他也想如赌王那样,能对美女明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001年,有个刚入行的三线演员被何猷伦看上,并花高价包养了起来。他哪里知道,在他享受风流快活时,正想四处寻他短处的何猷龙早就将他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何猷龙悄悄地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许安琳。许安琳出身名门的富家小姐,知道何猷伦最怕的就是叔父,她一没闹二没吵,一下子将状告到了何鸿燊那里。
  何鸿燊一手促成的婚姻,当然不想看到什么矛盾,这样不仅他面子上不好看,还可能影响何许两家的关系。他将何猷伦找来训诫一顿,又安抚了侄媳妇。这场家庭风波,在何老爷子的监督下,最终以何猷伦与情人断绝关系化解。何猷伦后来得知是何猷龙在背后搞的鬼后,心里更加深了芥蒂。

争美色,

两兄弟勾心斗角拉仇恨


  表面上何猷伦顺从叔父的教训,可心理是不服气的,为什么何鸿燊可以光明正大娶四个老婆,还与女明星们各种暧昧和绯闻,连外界都宽容和接受,而偏偏他不可以?那时他就下决心要像何鸿燊一样富可敌国,他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明里何猷伦不再花天酒地,暗里他却没少招蜂引蝶。就算他不主动,自然有女人愿意主动贴上来。他对这些小情人出手相当阔绰和大方,很有赌王年轻时的做派。
  有一次,何猷伦看上了一个名叫多娜的马来西亚模特。就在马上成功之时,却半道杀出个程咬金来。据说有个来头更大的人物,用重金赢得了多娜芳心。在澳门,谁还敢和他何猷伦作对?何猷伦很恼火,找人一查,竟然发现这个“情敌”是他的堂弟何猷龙。何猷伦深切地体会到,想在澳门呼风唤雨,他必须比何猷龙更强大。
  2001年,何鸿燊过80大寿,二太太蓝琼缨争到了办寿宴的荣耀。赌王当场宣布,让何猷龙正式进入何氏家族接班人考察之列,被委任为新濠国际的董事总经理。听到这个消息,何猷伦心中一惊,他明白了一个事实,就算他再努力挣扎,也不可能被当成何氏家族的接班人,不会有人真把他这个“外人”当回事。特别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何猷伦看清了自己在何氏家族的地位。
  2009年8月,何鸿燊突然在家脑中风撞头入院,并且进行了两次开脑手术。2010年3月6日,何鸿燊一出院,隐藏在何家内部的矛盾立即升级。为讨好老爷子,几房姨太太争相将赌王接回自己府上照料。当赌王逐渐康复后,他开始积极分配家产予各房,打响了家族争产的第一枪。
  由于分配上的不公,几房姨太太和子女闹得不可开交,加上媒体的渲染,这场闹剧让民众看得热闹和欢喜。何猷伦看在眼里,觉得继续下去太不成体统,便想站出来替何老爷子说几句话。他说叔父身体刚刚恢复,还需要静心调养,不要为钱和权把家庭关系搞坏了,这样也让外人看笑话。他不讲话则好,一讲话马上引起了围攻。正因为父亲没有一碗水端平而无处发泄的何家子女,把这把火烧到了何猷伦的身上:“你又不是我们家的人,凭什么说话?”何猷伦终于明白,他在何家人的眼中,就是个替他们挣钱的机器,一个高级打工仔,赌王的财产与他无关。
  看清现状的何猷伦不再做梦指望着从赌王那里捞到好处,要想实现梦想,还是得靠自己。好在,有何鸿燊这面招牌,又有何家的产业,何猷伦的平台和靠山是巨大的。他凭自己的人脉和努力,成为了富利达酒店集团的行政董事,同时身兼澳娱船务部总经、澳博行政委员等职务。   2012年1月,澳门特区政府向何猷伦颁发了至高荣誉——旅游功绩勋章,以表彰他在业界突出的贡献及骄人成就。何猷龙也不甘示弱,他一手打造亚洲最大休闲娱乐项目新濠天地,两兄弟共同撑起何氏帝国的财政支柱。

风暴起,

赌业帝国变淫媒陷漩涡


  而随着何鸿燊的年事越来越高,争产的火药味也在这个家族越来越浓。何猷伦每次都顺理成章地被大伙排挤在外。说到底,何猷伦不是何鸿燊的亲生儿子,让他继承产业名不正言不顺。他想既然没有这样的名分,那么总要得点实惠。
  在澳门这座赌城,从不缺少两样东西,富豪和美女。何猷伦掌管的葡京酒店入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有钱人,他们来这里除了享受赌博的刺激,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是为了寻欢作乐。全世界的美女们为挣钱争相来到赌城,在周边的酒店安营扎寨。何猷伦正是看出了商机,找到了生财之道。
  2013年,何猷伦将酒店近百个房间长期包租给了几十个来自内地、俄罗斯和越南等的高级卖淫女,并向她们每人每年收取15万元人民币的“入会费”,每月额外收取保护费1万元,每日还要缴付1000至2000元的酒店房租。虽然条件相当苛刻,但每日仍有机会赚数千元至数万,因而吸引着不少美女蜂拥而来。在不知不觉中,何猷伦打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卖淫集团,他成了集团的头目。看着每天有这么多美女来送钱,何猷伦的心中像开了花。另一方面,为在这里有立足之地,那些美女们都以陪他睡觉为荣。何猷伦真正过上了枕着金砖抱着美人,众妃环绕皇帝般的生活。
  何猷伦曾经在接受一个媒体采访时说过,“我们酒窖总共有超过十万瓶酒,有不少欧洲及美国的专家都认为我们的Wine List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其实,这话也可以用来形容葡京酒店的美女:总共超过两千个,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色情资源。
  越来越多的美女,如过江之鲫出现在酒店,使葡京的赌场色彩淡了不少,反倒像花魁选美的舞台。虽然以前的葡京也没有断绝色情,但名义上是禁止性工作者住店揽客的。起了疑心的何猷龙马上派人去暗中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何猷伦竟然敢打着葡京的旗号从事色情交易,他简直太嚣张了。何猷龙想,如果仅仅是把这件事情告诉父亲,父亲为了顾及何氏的面子,最多是把何猷伦训骂一顿让他收手。而且父亲的身体不好,这事搞不好就把他气得再进医院,那自己反成了罪魁祸首。思前想后,何猷龙觉得,要想将何猷伦这个绊脚石彻底踢开,只有把他的丑行公布于众,让他再也抬不起头来。
  2014年4月,澳门司法警察局接获神秘举报,新口岸某酒店的高级行政人员涉嫌参与有组织操控卖淫。于是,萄京酒店进入了警方调查的范围。
  从警方起获的一份神秘流水名单来看,从2014年至2015年1月,短短一年,至少有2400名之多的女子在该酒店客房登记,随后进行皮肉生意。据此推断,这一犯罪集团的收入已经超过了4亿。经过半年多的收集情报及调查,2015年1月10日,澳门警方在掌控了确凿的证据后,对这起涉案人员进行了抓捕行动,将葡京酒店高级行政人员何猷伦,及5个同伙抓获,并当场抓走了96名卖淫女。司警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以操控卖淫罪对涉案的6人向特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赌王的侄子被捕、澳门地标葡京酒店成了淫窟,这一重磅新闻瞬时在各界引发了一场轰动。人们感到好奇,不知赌王听到这样的消息会如何反应,它又会在赌王家族引发怎样的内乱,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何猷伦耗尽一生精力,想要得到何鸿燊认可的努力已经化为泡影。也有人猜测,在澳门赌业因内地反腐而生意一落千丈的背景下,何猷伦剑走偏锋另辟淫业生意,很可能得到了赌王的授意或某种默许。而为了让继承人何猷龙置身事外,赌王并没有让他知道,结果百密一疏,葡京的黑幕因为两兄弟的争斗而曝光。无论如何,这场情色风暴已经危及整个赌王帝国的形象。数十年来,葡京帝国五光十色的赌博机彻夜不休,如同一个个张开大嘴的贪婪之兽,随时诱惑着人们自投罗网,而现在,它们要吞噬的可能是驯兽人。其实,在欲望之门被开启的那一刻,那些越界的人便踏上了一条随时身败名裂的冒险之旅。
其他文献
生活在加拿大的艾伦与妻子玛丽曾经过着忙碌而富足的平静生活,可随着玛丽突患重疾,他们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而在数度就医无果,玛丽濒临死亡时,一株艾伦亲手采自雪山的毫不起眼的小草却拯救了她的生命!从此,艾伦夫妇顿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财富、金钱和地位之外还有很多被人忽视,美丽而顽强的生命。从那时起,艾伦夫妇开始环游世界,投身于寻找世界最奇特的植物,并建起了世界最美花园!一株仙草 竟能起死回生  现年38岁
期刊
他,是一个“研漂族”,出身贫寒的他,经受着考研的艰辛和苦涩。她,是一个美女窃贼,却在机缘巧合时,得到了他的包庇。穷书生和女贼相约,两人携手前行。从此,孤独的考研路上,多了份资助,也多了份爱情。他一直走在黑白地带之间,当他想洗白曾经的过往时,他却忘了,她曾是一个行窃的女贼,而且来自他完全不了解的黑暗世界……穷书生遇上窃贼女  2009年10月,重庆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张利民,在杨家坪租住了间
期刊
“云端”储存是目前智能手机最先进的自动存储方式。用户可免费申请云端账号,设置成自动云端储存。当手机和无线wifi连接时,会自动将手机里的图片、通讯录等数据上传储存到云端网络服务器硬盘,而不占据手机内存空间。即便更换手机,只要登陆云端,就可将原账号储存的数据下载到新手机里。  2015年1月9日,西安警方接到当地某大型国企副总孙峰的报警电话,称自己手机里的私密信息因“云端”外泄,有人借此向他勒索巨款
期刊
当今社会,微信已成为国人最强大的社交工具,它强大的功能甚至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这点最深有感触的可能是中国的家长们,从孩子读幼儿园起就会建立“家长微信群”,老师的各种指示都会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布置下去:辅导作业、做手工、出席活动……有家长苦笑着说:感觉自己被无孔不入的微信群给绑架了。  2014年12月,河南开封一名叫郑亚茹的家长,因老师屡次在微信群里点名批评而心生怨恨。当她利用工作之便
期刊
摩洛哥顶级富翁雷蒙拥有巨额财富,然而不幸的是,自从2013年他唯一的孙子兰迪突发意外去世后,他们家似乎就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的妻子、女儿接二连三地去世,令雷蒙悲痛万分。他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秘密情人琳达。为了找出幕后真凶,他不惜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丑闻,并将琳达送进了监狱。然而,琳达却坚持自己是被冤枉的……那么毒杀雷蒙一家的神秘凶手到底是谁呢?万众瞩目,建大富之家  现年62岁的雷蒙·希瑟斯是摩洛
期刊
如今,在繁华都市里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向往朴实、自然的田园生活。于是有人开始逃离城市的“钢筋森林”,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过起“房前种花屋后种菜”的悠闲日子。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和条件选择这样的生活,更多的人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  可是,在北京却有一个环保牛人,用6个集装箱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一个城市中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绿意盎然,从水稻到瓜果蔬菜一律都自给自足,而且处处体现着低碳、环保、无污染
期刊
“女人永远都是可以商量的人,如果公职人员把持不住自己,就会成为被‘伤’的人。”  他假扮清廉,在其及家人名下的住房仅有一套,其实拥有价值数千万的豪华大宅和占地十几亩的超级别墅;他貌似清廉,却私下向多位老板和下属索要钱财高达1亿多元;他身居要职,却敢当黑恶“保护伞”,让多名罪犯逃脱法网;他在朋友圈中因“好帮忙、能办事、搞得定”,被人们冠以“搞定哥”头衔。  他就是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海防与打私办
期刊
在最好的年龄遇到最好的你,守得住才叫爱。  ——陈赫  陈赫因出演《爱情公寓》而爆红,他一出镜,观众就会想起他的经典台词:“好男人就是我。”2015年1月,“陈赫离婚”的消息持续几天占领各大网站头条。十四年传奇恋情最终却以一年婚姻匆匆收场,就在这场闹剧还未收场时,又爆出陈赫劈腿有夫之妇张子萱。  陈赫究竟是否劈腿?为何隐瞒离婚日期?十三年的童话爱情因何分道扬镳?事实究竟是怎样,也许只有陈赫和许婧本
期刊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凭借精湛的演技,余男9次获封影后,精通中、英、法三国语言的她,正逐渐升级为国际女星。虽头顶耀眼光环,但她却从未接拍过广告和电视剧。这个堪称“中国最低调影后”的另类女星,怎会与母亲“冷战”20年?她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倔丫头与母亲的“持久战”  1976年,余男出生在辽宁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4岁时,她就在电影《舞恋》中客串了一个临
期刊
“有钱任性”是中国式土豪的生活模式,他们出则名车,穿则名服,用则名品。极尽一切的高调,并美其名曰:享受生活。这样高调张扬的生活习气甚至带动了中国网民,朋友圈里晒车晒房晒存款简直蔚然成风。本文的主人公江芮妍最近去瑞士生活了一段时间,惊讶地发现瑞士居民大多富得流油,他们却过着一种有钱也不任性的简朴生活,有时甚至让她觉得有点抠门。  能“省”则“省”   先生曾在瑞士留学三年,回国后一直对瑞士民土风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