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举办性病、真菌、激光、病理学习班通知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皮肤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4年37期
其他文献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真菌病则少见,但报道例数也逐年增多,而且见于世界各地[2].本文综述了儿童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型、致病菌种分布、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 一、流行病学研究 1997年,Gupta等报道了在北美开展的一项了解儿童甲真菌病流行情况的前瞻眭研究,在5个中心,共收集皮肤科诊所就诊患者2 000例(≤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在1994年制定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草案)>,经过10年的临床实践,于2003年12月在深圳进行了讨论,修订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如下。
期刊
转醛醇酶是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重要关键酶.转醛醇酶活性增高与着色性干皮病发展为皮肤癌,与多发性硬化、肝硬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诱导的细胞凋亡都有密切的关系[1-3].本研究通过对瘢痕疙瘩组织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的比较,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转醛醇酶基因表达和蛋白变化情况,探讨转醛醇酶与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蛋白合成的关系,为阐明瘢痕疙瘩
期刊
患者女,33岁,因咽部不适,吞咽困难3月余于2002年12月5日就诊。3个月前,患者感到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症状渐加重。自行检查发现咽峡部有淡红色赘生物长出。因担心患癌症,遂来诊。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咽峡部有数个柔软的柱物赘生物,基底宽,呈淡红色,遂给予赘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上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
期刊
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用血清学方法检测麻风早期复发的可能性.方法用标准化的ND-ELISA连续检测氨苯砜(DDS)单疗愈后麻风患者血清中抗ND-IgM型抗体的变化,与麻风临床复发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受检DDS单疗愈后麻风患者共666例,其中原多菌型患者(P-MB)430例,原少菌型患者(P-PB)236例,共复发15例.在P-MB中,抗体阳性者95例,复发12例,抗体阴性者335例,复发1例;在P-PB中,抗体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丢失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依据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进行分组,选取TP53.PCR15、D9S319 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其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结果34份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损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率为32.4%(11/34),杂合性丢失的发生率为14.7%(5/34),微卫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已成为临床研究关注的课题[1].1998年11月至2001年11月对我科性病门诊收治的619例梅毒初诊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梅毒患者存在着淋球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混合感染现状,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45岁,因会阴、肛周破溃20 d就诊.患者20 d前小阴唇、肛周出现数个绿豆大小的丘疹,无自觉症状,数天后出现破溃并逐渐增大,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有少许分泌物,并伴有轻微疼痛,在家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外洗,涂红霉素软膏症状不减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