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评价7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于2012年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期前进行两次施药,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 500g/hm2、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450g/hm2、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和40%稻瘟灵乳油405g/hm2对水稻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这几种药剂可供水稻生产过程中防治稻瘟病时交替使用,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杀菌剂;稻瘟病;防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79-02
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是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俗称火烧瘟、叩头瘟等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能发生。因稻瘟病的发生为害时期与部位不同,主要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特别是穗颈瘟的发生造成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严重时整株水稻形成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1]。因此,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防治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的防治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在稻瘟病的防治过程中,于防治的关键时期选择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又是稻瘟病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了筛选出更多可供选择的高效低毒防治药剂,在防治过程中交替使用,从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笔者于2012年选择了几种杀菌剂在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穗颈瘟防治效果田间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地设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乡,试验地三面环山,四周均种植水稻。试验田土壤为黑壤土,适量多施氮肥,灌溉正常。试验作物为籼稻,品种为中优117。施药前水稻处于破口初期,之前未用过任何杀菌剂。
1.2 试验药剂及施用剂量 详见表1。
1.4 施药方法 每hm2按750kg的用水量,采用HD-400喷雾器将试验药剂按处理剂量兑水稀释后对稻株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喷施清水。
1.5 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施药2次,第一次施药为水稻破口初期,气温21~29℃,相对湿度98%,微风,此后出现 2d小雨,1d中雨;第二次施药为齐穗期前,当天多云,气温19~26℃,相对湿度95%,此后出现 2d小雨。
1.6 调查方法与分级标准 由于穗颈瘟无药前基数,待黄熟期穗颈瘟病情稳定后于9月22日調查1次。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取50穗,共调查250穗。按下列分级标准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1.7 药效计算方法 按照以下公式,根据穗颈瘟各级发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然后利用对照区和处理区的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并采用DPS软件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2]。
病情指数=[∑(病级×相应病级株数)总株数×9]×100
防治效果(%)=(1-[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药剂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整个试验期间各供试药剂处理后对水稻叶片、植株的正常生长未见不良影响,各药剂在施用过程中对水稻安全。
2.2 各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控制效果 采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对各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施药后各药剂对水稻穗颈瘟均有一定的防效,30%嘧菌酯·咪鲜胺微浮剂600g/hm2、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450g/hm2、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 500g/hm2、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40%稻瘟灵乳油405g/hm2、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75g/hm2和30%嘧菌环胺乳油300g/hm2的防效分别为67.10%、78.10%、79.44%、75.80%、72.40%、66.70%和65.83%。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效与空白对照之间均成显著性差异,其中,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 500g/hm2的防效最高,与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的防效相当,二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余各药剂之间的防效均呈显著性差异;另外防效相对较高的两个药剂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450g/hm2和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40%稻瘟灵乳油405g/hm2的防效与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的防效相当;其余3个处理药剂30%嘧菌酯·咪鲜胺微浮剂600g/hm2、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75g/hm2和30%嘧菌环胺乳油300g/hm2相对最低,其彼此间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但分别与其余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呈显著性差异(表2)。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参试的7个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试验可以看出,各药剂对穗颈瘟都具有一定的防效,而且对水稻植株生长安全,同时几种药剂的防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防效达70.00%以上的有4个药剂,这些药剂可作为水稻生产上防治稻瘟病时交替使用,以降低稻瘟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延长药剂的使用年限,提高防治效果。
在稻瘟病防治过程中,应注重掌握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时期,针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在稻瘟病常年较重发生的区域或田块,应在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期前分别选择对应的药剂进行及时防治[3-4],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刁春友,朱叶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测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9-52.
[2]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6-347.
[3]徐秋菊,韦彦,颜群,等.0.3%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问药效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 635-14 664.
[4]刘静,王健林,宋波,等,宁夏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的气象等级预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 021-5 023,5 039.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杀菌剂;稻瘟病;防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79-02
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是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俗称火烧瘟、叩头瘟等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能发生。因稻瘟病的发生为害时期与部位不同,主要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特别是穗颈瘟的发生造成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严重时整株水稻形成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1]。因此,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防治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的防治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在稻瘟病的防治过程中,于防治的关键时期选择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又是稻瘟病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了筛选出更多可供选择的高效低毒防治药剂,在防治过程中交替使用,从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笔者于2012年选择了几种杀菌剂在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穗颈瘟防治效果田间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地设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乡,试验地三面环山,四周均种植水稻。试验田土壤为黑壤土,适量多施氮肥,灌溉正常。试验作物为籼稻,品种为中优117。施药前水稻处于破口初期,之前未用过任何杀菌剂。
1.2 试验药剂及施用剂量 详见表1。
1.4 施药方法 每hm2按750kg的用水量,采用HD-400喷雾器将试验药剂按处理剂量兑水稀释后对稻株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喷施清水。
1.5 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施药2次,第一次施药为水稻破口初期,气温21~29℃,相对湿度98%,微风,此后出现 2d小雨,1d中雨;第二次施药为齐穗期前,当天多云,气温19~26℃,相对湿度95%,此后出现 2d小雨。
1.6 调查方法与分级标准 由于穗颈瘟无药前基数,待黄熟期穗颈瘟病情稳定后于9月22日調查1次。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取50穗,共调查250穗。按下列分级标准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1.7 药效计算方法 按照以下公式,根据穗颈瘟各级发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然后利用对照区和处理区的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并采用DPS软件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2]。
病情指数=[∑(病级×相应病级株数)总株数×9]×100
防治效果(%)=(1-[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药剂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整个试验期间各供试药剂处理后对水稻叶片、植株的正常生长未见不良影响,各药剂在施用过程中对水稻安全。
2.2 各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控制效果 采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对各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施药后各药剂对水稻穗颈瘟均有一定的防效,30%嘧菌酯·咪鲜胺微浮剂600g/hm2、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450g/hm2、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 500g/hm2、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40%稻瘟灵乳油405g/hm2、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75g/hm2和30%嘧菌环胺乳油300g/hm2的防效分别为67.10%、78.10%、79.44%、75.80%、72.40%、66.70%和65.83%。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效与空白对照之间均成显著性差异,其中,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 500g/hm2的防效最高,与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的防效相当,二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余各药剂之间的防效均呈显著性差异;另外防效相对较高的两个药剂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450g/hm2和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40%稻瘟灵乳油405g/hm2的防效与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0g/hm2的防效相当;其余3个处理药剂30%嘧菌酯·咪鲜胺微浮剂600g/hm2、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75g/hm2和30%嘧菌环胺乳油300g/hm2相对最低,其彼此间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但分别与其余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呈显著性差异(表2)。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参试的7个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试验可以看出,各药剂对穗颈瘟都具有一定的防效,而且对水稻植株生长安全,同时几种药剂的防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防效达70.00%以上的有4个药剂,这些药剂可作为水稻生产上防治稻瘟病时交替使用,以降低稻瘟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延长药剂的使用年限,提高防治效果。
在稻瘟病防治过程中,应注重掌握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时期,针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在稻瘟病常年较重发生的区域或田块,应在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期前分别选择对应的药剂进行及时防治[3-4],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刁春友,朱叶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测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9-52.
[2]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6-347.
[3]徐秋菊,韦彦,颜群,等.0.3%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问药效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 635-14 664.
[4]刘静,王健林,宋波,等,宁夏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的气象等级预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 021-5 023,5 039.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