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新模式的研究

来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在21世纪500kV电网网架基本形成后,现有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不能满足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需要,提出了电网稳定控制的一种新模式──集中管理、区域控制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提高区域控制装置动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文中结合四川电网状况对实现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Aiming at our country’s basic formation of 500kV grid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exist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A new mode of grid stability control is proposed, which is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regional control mod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model i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trol device. In this paper,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is model is discuss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Sichuan Power Gri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选择性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不作球囊预扩张的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加强对冠状动脉微栓塞的临床意义的认识。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溶栓疗法对急性心梗患者近、远期心功能的影响和在心梗治疗中的总体价值,评价中药时心灵口服液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今后开展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来评价药物的疗效提供有益的方法。 方法 1.发病6-24小时之内的急性心梗(AM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73例)和未溶栓治疗组(63例)。于心梗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计算左
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SV40)属于多瘤病毒科,多瘤病毒属,是一种DNA肿瘤病毒.本文以研制抗SV40感染疫苗为目的,通过培养纯化大量SV40病毒,对其进行灭活
扩增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磷酸甘油酸激酶(Schistosoma japonicum phosphoglycerate kinase SjPGK,Chinese strain)的基因片段并测序;构建pcDNA3.1-SjPGK核酸疫苗并免疫B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HHV 6)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学中的作用以及EBV阳性SLE病人EBV增殖期基因表达与HHV
AIM: To evaluate a different decision tree for safe liver resection and verify its efficiency.METHODS: A total of 2457 patients underwent hepatic resection betw
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是醛酮还原酶超家族中的一员。它催化葡萄糖还原为山梨醇,通过减少内源或外源性代谢产物而起到解毒作用。已经明确AR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该实验旨在探索分离纯化、培养扩增骨髓MSCs,使其保持干细胞特性(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最佳条件和方法,为骨髓MSCs的应用奠定基础;分析在没有造血祖细胞和不添加任何刺
简要介绍了边界扫描技术,并介绍了基于边界扫描的电路板BIT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目前此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oundary-sc
研究目的1.研究高糖及茶多酚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作用.2.探讨高糖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代谢紊乱和硬化的情况,进一步揭示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3.探讨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