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与改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调查寿宁县土壤养分状况,探讨土壤养分供应与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在全县范围内,共采集土壤样品3 177个。结果显示,供试土壤均值有机质含量为28.4g/kg、pH4.83,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是150、24.0、69.9mg/kg,交换性钙、镁、有效硫含量分别为335.4、62.6、31.5mg/kg,有效硼、锌含量为0.2、2.9mg/kg。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属于酸性,碱解氮含量中等以上,有效磷含量中等偏缺乏,土壤速效钾严重缺乏,交换性钙中等,交换性镁缺乏,有效硫含量丰富,有效硼含量严重缺乏。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钾肥施用量,适当补充硼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改良土壤酸性应作为本县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土壤;养分分析;含量供给
  0 引言
  寿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16′-27°41′,东经119°12′-119°44′之间,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区,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降雨量为1 900mm,无霜期245d。境内山丘连绵,地势起伏,深谷山地多,山间盆地少。依据地理特征优势,我县在农业经济方面,以大力推广高山茶叶、食用菌、毛竹、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作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捷径。我县从实施耕地土壤地力提升项目以来,在全县16 789.89 hm2的耕地上,实施了耕层土壤养分调查,总共采集耕地土壤样品3 177个,分析检测土壤养分22 993项次。制作了土壤数字化系列图件,初步建立了寿宁县土壤数据库,掌握了寿宁县土壤养分现状空间分异与变化趋势,为寿宁县耕地土壤开展配方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从2012年以来,根据寿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与行政区划图、利用GPS导航定位,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要求。采集土壤样品3 177个。分别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全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交换性镁、交换性钙、有效硫等16个项目,共22 993项次。
  1.2  检测方法
  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油浴法、全氮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有效磷采用0.05mol/L NaHCO3浸提-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计法、测定pH值采用酸度计法、测定有效锌采用DTPA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有效硼测定采用姜黄素比色法、有效硫测定采用磷酸盐-乙酸提取-硫酸钡比浊法、交换性钙和镁测定采用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1-2]。
  1.3  土壤养分丰缺标淮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根据2006年福建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3](试行)见表1。采用Excel和DPS9.5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土壤养分结果分析
  2.1 土壤有机质、酸碱度现状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寿宁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为3.5-194g/kg,平均值为28.4±6.3g/kg,表明寿宁全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其中含量丰富(>20g/kg)的样品占80.1%;中等含量的样品占18.9%;而缺乏含量的样本只占0.3%。寿宁县不同耕地土壤类型pH变幅为 3.1-7.1,总平均值为4.83±0.18,属于强酸性(pH<4.5)的样品占15.1%;属于酸性(pH4.5-5.5)的样品占75.3%;弱酸性(pH5.5-6.5)的样品占2.0%;表明寿宁县耕地土壤总体上属于酸性[4]。这是因为寿宁县地处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拔垂直落差大,降雨量多,土壤矿物风化淋溶作用和脱硅富铁铝化作用剧烈,导致土壤呈酸化现象严重[5]。
  2.2 土壤碱解氮含量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被测作物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范围为1.1-567mg/kg,平均值为150.0±24.8mg/kg。表明本县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一般处于中等水平(中等指标:水田100-200mg/kg),中等的样品2 372个占74.6%,丰富的样品421个(>200mg/kg)仅占13.3%。土壤缺氮和极度缺氮的样品384个(<100mg/kg)占12.1%。结果表明,本县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达中等水平以上,具有较强的氮素供应能力。沈善敏研究认为,碱解氮的含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为土壤碱解氮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因此碱解氮含量也相对地较高。
  2.3 土壤有效磷含量现状
  寿宁县土壤有效磷在0.3-809mg/kg之间,平均值为24.0±14.6mg/kg。被测土壤中缺乏有效磷(<12mg/kg)的样品数量1 229个,占样品数的38.7%,有效磷含量丰富的样品数1 026个(>25mg/kg),占总样品数32.3%,有效磷中等样品(12-25mg/kg)922个,占总样品数的29%。表明该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处于中等缺乏水平。本县土壤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类型的空间差异进行分类管理。加拿大钾磷研究所北京办事处研究分析证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也会显著增加[7]。土壤中有机质可以提供更丰富磷的储备,有机质还可以通过减少土壤磷的固定并促进土壤沉淀磷溶解,从而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因此,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2.4 土壤速效钾含量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寿宁县土壤中速效钾在12-557mg/kg,平均值为69.9±17.8mg/kg。被测土壤中的速效钾属于缺乏(<80mg/kg)的样品2 271个,占被测土壤样品总数的71.5%,速效钾丰富的样品数320个(>120mg/kg),只占总样品数10%。调查表明本县土壤缺钾严重。由于寿宁县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区,耕地土壤在成土过程中矿物风化淋溶作用强烈,土壤的钾元素淋失量较大,加上长期以来本县农民对于钾肥施用相对不够重视,致使全县耕地土壤钾素总体水平不高[7]。全县耕地土壤钾素含量少、供钾能力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吸收的需求,若不采取增钾措施,将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2.5 土壤钙镁硫含量现状
  寿宁县耕地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变化范围为11.2-1 901mg/kg,总平均值为335.4±48.3mg/kg。全县检测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样品1 025个,其中:含量缺乏样品占38%,含量丰富的只有25.3%,表明寿宁县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交换性镁的含量变幅为0.9-2 478.8mg/kg,均值62.6±6.7mg/kg。交换性镁含量缺乏样品占56.1%,含量丰富的只有15.7%。证明本县耕地土壤镁素较为缺乏。全县耕地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差异较大。
  本县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效硫的含量介于3.8-138.7mg/kg,全县总平均值31.5±6.8mg/kg,全县检测土壤有效硫样品399个,其中:含量丰富的样品250个占62.7%,表明全县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总体上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硫﹥25mg/kg),因此在寿宁县应适当增加钙镁肥的施用量。据姜勇等研究,土壤交换性钙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镁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8]。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必然会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的库源,而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自然会导致土壤交换性钙、镁的升高。
  2.6 现状土壤微量元素有效硼、锌含量
  全县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的有效硼含量均值介于0.03-1.86mg/kg,总平均值为0.2±0.1mg/kg,全县检测土壤有效硼含量样品1 025个,其中:含量缺乏样品1 015个,占99%,证明全县所有耕地土壤类型有效硼含量均严重缺乏(有效硼≤0.50mg/kg)。因此,寿宁县耕地土壤必须提倡适量增加硼肥的施用量,以改善土壤缺硼状况。寿宁县耕地土壤类型有效锌含量变化范围为0.05-8.16mg/kg,总平均值为2.9±0.5mg/kg。其中:含量缺乏样品106个,仅占10.3%,说明全县耕地土壤的有效锌含量均值都处于中等或丰富水平(有效锌>2.0mg/kg)。据相关研究表明,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着正相关[9-11]。就本县被测土壤而言,耕地土壤有机质为土壤提供更多的可用硼是主要机理。同样,土壤有效锌含量也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提供土壤锌的储量,减少锌的固定并促进锌的溶解,从而增加了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
  3 研究结论与土壤改良建议
  3.1 结论
  寿宁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处于丰富水平,耕地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较强;土壤pH值总体上属于酸性,实施酸化土壤改良治理,应当作为本县减肥增效夺取丰收的主攻方向;土壤碱解氮含量中等以上,氮素供应能力偏强;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缺乏水平,要适量增加磷肥施用,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耕地土壤钾元素十分缺乏,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对钾元素的需求,若不及时采取增施钾肥措施,将难以提高本县的作物产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中等,交换性镁较为缺乏,土壤有效硫含量达丰富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适当增加镁肥的施用;全县土壤有效硼含量均严重缺乏,增加土壤硼肥施用,应作为今后我县夺取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根据相关分析,土壤pH值、氮、磷、钾、硼、锌、钙、镁均显示出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显著正相关[12]。
  3.2 土壤改良建议
  1)要以农业生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提高秸秆还田比例,推广秸秆切碎及堆腐还田技术。全县耕地全面种植绿肥紫云英和果园三叶草等豆科绿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肥使用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减少无机化肥的投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促使土壤水、肥、气、热协调,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等级[13],从而实现高产稳产,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提倡实施“补钾工程”。增施钾肥可以缓解寿宁县土壤钾肥元素供应的严重不足的情况,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组织韧性,提高病虫害预防能力,提高作物果实的产量与品质,延长作物果实保鲜时间。务必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地区调整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实行“稳氮、保磷、增钾”,将钾肥施用比例在常规施肥水平的基础上提升10%-15%。
  3)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工程,逐步提高我县土壤pH值,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土壤酸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工作。要以施用土壤调理剂为主,石灰配施为辅,调节耕地土壤酸碱度,有效地中和土壤酸性,促进土壤中好气微生物活动,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在施用土壤调理剂过程中,要根据土壤 pH的高低进行科学施肥。根据我县近三年来的试验示范分析结果,土壤调理剂施用量1 500-2 000kg/hm2,可提高土壤pH值0.3。同时要增加耕地钙镁磷、草木灰、碳酸氢铵等施用,以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
  参考文献
  [1] 鲁如坤主编.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3]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中国农业仪器网[EB/OL].http://www.top17.net/news_info/2086.html 2009-08-26.
  [4] 谢志南,庄伊美,王仁玑,等.福建亚热带果园土壤pH值与有效态养分含量的相关性[J].园艺学报,1997(3):209-214.
  [5] 何电源,廖先苓.稻田合理施用石灰的试验研究[J].土壤通报,1989,20(3):108-112.
  [6] 沈善敏主编.中国土壤肥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加拿大鉀磷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编.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8] 姜勇,张玉革,梁文举,等.耕地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值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3,34(5):414-417.
  [9] 祁寒,孙光明,李绍鹏,等.硼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6649- 6650+6652.
  [10] 刘术新.硼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及作物硼耐性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11] 杜应琼,廖新荣,黄志尧,等.pH和质地对土壤供硼影响的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0,9(2):125-128.
  [12] 谭金芳.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3] 史吉平,张夫道,林葆.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8(1):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农残检测技术越来越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新时代下,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不断发展,对病虫害防治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加强农残检测能够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们餐桌上的安全。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丰宁县为例,研究其农残检测技术流程,提出相关提升策略,旨在为基层农残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残检测技术;农
本文从液态奶产量、生鲜乳行情、饲料价格、乳制品企业发展及奶源基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2020年山东省奶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奶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山东省奶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了十年来(2007-2017年)我国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污染物的消减情况。全国第二次污染普查(后简称“二污普”)较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后简称“一污普”)相比,主要水体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排放量分别减少29.2%、44.3%、35.7%、25.5%、79.8%和99.0%;大气污染物
摘要:我国基础农业设施的不断完善,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河北地区为例,近年来建设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种植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虫害问题,对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本文结合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分析大棚蔬菜种植效益及发生病虫害的特点,重点提出相关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促进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健康、良好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实现菜农增收致富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绿化造林工程。林业工程技术是应用在森林工程的科学技术和林业理论方法,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技术应用在造林绿化环节,可以提高造林绿化效率,提升造林质量。本文在阐述了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摘要:漆树是商南的乡土树种,采割的生漆和加工的漆蜡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因此,广泛应用和推广漆树丰产栽培综合技术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和商南实情,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商南漆树丰产栽培综合技术,供广大漆农和漆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漆树;丰产;栽培技术  漆树是商南传统而又特有的经济树种,既是天然涂料林,又是用材树。生漆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等优点,被誉为“涂料之王”,是商
摘要:樱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蛋白质等物质,且具有极佳口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种植效益,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本文以南方樱桃为切入点,叙述南方樱桃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方法,并阐述常见的栽培技术措施,旨在深度挖掘樱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栽培潜力,促进樱桃种植产业的发展,提高种植户收益。  关键词:南方地区;樱桃;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目前,研究南方地区的樱桃重点是品种的引进和选择,对田间生产和栽
摘要:该文以采集日喀则种源的砂生槐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穴盘种子育苗播种砂生槐,通过浸泡、打磨种皮、浸泡与打磨种皮双重处理(以下简称:双重处理)三种方式处理砂生槐种子,以无处理的种子作对照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下砂生槐种子的萌发率,观察记录并总结了砂生槐植株的生长规律,为后续利用砂生槐进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砂生槐;萌发特性;处理方式;生长特性  砂生槐是西藏特有
摘要:[目的]根据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的评价结果,分析白银区耕地存在的问题并为白银区耕地质量保护和质量等级提升提出建议对策。[方法]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信息系统数据评价库,对白银区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白银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6.99等。四等地到十等地面积占比分别为8.75%、5.95%、5.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