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李清照名作《醉花阴》,讲到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我讲解道:“柳永说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所以‘衣带渐宽’,就是瘦了,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李清照是不是这样呢?”学生肯定地回答,并指出依据:“人比黄花瘦。”然后,我问:“人比黄花瘦,瘦比黄花。这句用了什么修辞?”学生的回答有两种,一是比喻,二是比较。我追问:“到底是‘比喻’还是‘比较’呢?”提问了几个学生,都是一脸茫然状。于是,我问他们答案的来源。有些学生说是看了参考资料知道的,而有些学生说是凭感觉知道的,但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来,对于“比较”和“比喻”的区别,学生还不太清楚。
通俗地说,“比较”用于同类事物之间,不同类之间无法构成比较,因为没有可比性。墨子在《墨子·经下》中说:“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爵、亲、行、贾,四者孰贵?麋与霍孰高?麋与霍孰霍?”是啊,木头长, 夜晚也长,哪个更长?智慧多,粟米也多,哪个更多?官爵高贵,父母尊贵,德行可贵,物价昂贵,哪个更贵?麋鹿体高,鹤飞得高,哪个更高?这些都不同类,都是不可比的。“比喻”则是拿不同类事物打比方。例如:(1)这个孩子瘦得像他爸爸。(2)这个孩子瘦得像只猴子。例(1)是比较(类比),因为“孩子”和“爸爸”都是人。例(2)是比喻,因为“孩子”(人)与“猴子”(动物)是两类事物。
在《醉花阴》中,李清照偏偏拿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来比较,即是“我”瘦,还是黄花(注:此指菊花)瘦。她说:“黄花瘦,我比黄花更瘦!”
其实,李清照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本体是“人”,喻体是“黄花”,按常规说法应该是“人,像黄花一样瘦”,但李清照偏偏说充满愁绪的自己比西风吹送下呈现出丝状的黄花更显清瘦,以此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恨。
这种比喻在语法界有个特称:较喻。比如:“那正在怒放的玫瑰,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这里,作者以朝霞和玫瑰的相似点“鲜艳”来形容玫瑰怒放时鲜艳而美丽的姿容,从而构成比喻。但这里又不像明喻和暗喻那样,用喻词“像”或“是”来联系本体和喻体,而是用“比……还……”来表示二者在相似点上的差异,以强调玫瑰鲜艳程度之深。这种现象叫程度不等的比喻,也就是较喻。
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其特点是把被比喻物(本体)和比喻物(喻体)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和程度上的不同。较喻和明喻、暗喻有所不同,明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是平比的关系,而较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差比的关系。例如:(1)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2)我们四川还有人用牛粪作燃料,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在例句中,鲁迅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郭沫若用“连牛粪都不如”来强调旧中国“禁锢”的程度、文章的“臭”,使得本体的特性得到更强的夸张。
较喻是一种比较性质的明喻,其结构形式不说成“甲像乙”,而说成“甲比乙更怎么样”。
讲到这,一个学生问:“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曾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个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运用较喻吧?”
的确,这个句子中,本体是“死”,喻体分别是“泰山”和“鸿毛”,按常规本应说成“死,有的像泰山一样重,有的像鸿毛一样轻”,但作者为了强调不同的人死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因此运用较喻来说:“(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样,两种人的死反差更为大而显,从而启发人们深思:“我应该如何面对生与死?”
对于“较喻”,有些教师认识不足,概念模糊,甚至在命题时将两者混淆,以致出现一些不严密试题。如有一份高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行色
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问:诗的首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作赏析。
参考答案:首句运用类比手法。这一比,不仅写活了“行色”,而且让读者透过这眼前“行色”细细体会到了行人凄凉冷清的内心世界。
《行色》是宋代司马池(注:司马光的父亲)在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作监酒税时写的一首诗。诗题“行色”指行人的行旅生活和神色心情。首句“冷于陂水淡于秋”写出了行人的脸色。什么比陂水冰冷,什么比深秋的天气还惨淡呢?是人们的脸色。这里,诗人的思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脸色像池塘中的水一样冰冷,脸色像秋天一样充满寒意。显然,脸色和陂水、秋天不是同一事物,它不是类比,而是比喻。第二步,诗人强调,旅途中人们的脸色比池水还更冰冷,比秋天的天气还更惨淡。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池在这个诗句中运用了较喻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路上行色匆匆的旅人的冷漠表情,并用了一个较喻加以夸张,表达了诗人身在旅途孤寂、缺乏温馨的心境。
这里,比喻是基础,比较是夸张,因此,这道题的答案应将“类比”改为“比喻”更为合适:首句运用比喻,以凄冷之秋景喻行役之人的冷漠凄凉,化虚为实,形象描绘了无可名状的行色和行役之人凄苦黯淡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身在旅途的孤寂。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较喻”这类备课时可能会忽视的知识点。这时,如果我们轻易放过,可能会造成一错再错的遗憾。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予以解决,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
通俗地说,“比较”用于同类事物之间,不同类之间无法构成比较,因为没有可比性。墨子在《墨子·经下》中说:“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爵、亲、行、贾,四者孰贵?麋与霍孰高?麋与霍孰霍?”是啊,木头长, 夜晚也长,哪个更长?智慧多,粟米也多,哪个更多?官爵高贵,父母尊贵,德行可贵,物价昂贵,哪个更贵?麋鹿体高,鹤飞得高,哪个更高?这些都不同类,都是不可比的。“比喻”则是拿不同类事物打比方。例如:(1)这个孩子瘦得像他爸爸。(2)这个孩子瘦得像只猴子。例(1)是比较(类比),因为“孩子”和“爸爸”都是人。例(2)是比喻,因为“孩子”(人)与“猴子”(动物)是两类事物。
在《醉花阴》中,李清照偏偏拿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来比较,即是“我”瘦,还是黄花(注:此指菊花)瘦。她说:“黄花瘦,我比黄花更瘦!”
其实,李清照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本体是“人”,喻体是“黄花”,按常规说法应该是“人,像黄花一样瘦”,但李清照偏偏说充满愁绪的自己比西风吹送下呈现出丝状的黄花更显清瘦,以此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恨。
这种比喻在语法界有个特称:较喻。比如:“那正在怒放的玫瑰,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这里,作者以朝霞和玫瑰的相似点“鲜艳”来形容玫瑰怒放时鲜艳而美丽的姿容,从而构成比喻。但这里又不像明喻和暗喻那样,用喻词“像”或“是”来联系本体和喻体,而是用“比……还……”来表示二者在相似点上的差异,以强调玫瑰鲜艳程度之深。这种现象叫程度不等的比喻,也就是较喻。
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其特点是把被比喻物(本体)和比喻物(喻体)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和程度上的不同。较喻和明喻、暗喻有所不同,明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是平比的关系,而较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差比的关系。例如:(1)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2)我们四川还有人用牛粪作燃料,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在例句中,鲁迅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郭沫若用“连牛粪都不如”来强调旧中国“禁锢”的程度、文章的“臭”,使得本体的特性得到更强的夸张。
较喻是一种比较性质的明喻,其结构形式不说成“甲像乙”,而说成“甲比乙更怎么样”。
讲到这,一个学生问:“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曾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个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运用较喻吧?”
的确,这个句子中,本体是“死”,喻体分别是“泰山”和“鸿毛”,按常规本应说成“死,有的像泰山一样重,有的像鸿毛一样轻”,但作者为了强调不同的人死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因此运用较喻来说:“(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样,两种人的死反差更为大而显,从而启发人们深思:“我应该如何面对生与死?”
对于“较喻”,有些教师认识不足,概念模糊,甚至在命题时将两者混淆,以致出现一些不严密试题。如有一份高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行色
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问:诗的首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作赏析。
参考答案:首句运用类比手法。这一比,不仅写活了“行色”,而且让读者透过这眼前“行色”细细体会到了行人凄凉冷清的内心世界。
《行色》是宋代司马池(注:司马光的父亲)在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作监酒税时写的一首诗。诗题“行色”指行人的行旅生活和神色心情。首句“冷于陂水淡于秋”写出了行人的脸色。什么比陂水冰冷,什么比深秋的天气还惨淡呢?是人们的脸色。这里,诗人的思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脸色像池塘中的水一样冰冷,脸色像秋天一样充满寒意。显然,脸色和陂水、秋天不是同一事物,它不是类比,而是比喻。第二步,诗人强调,旅途中人们的脸色比池水还更冰冷,比秋天的天气还更惨淡。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池在这个诗句中运用了较喻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路上行色匆匆的旅人的冷漠表情,并用了一个较喻加以夸张,表达了诗人身在旅途孤寂、缺乏温馨的心境。
这里,比喻是基础,比较是夸张,因此,这道题的答案应将“类比”改为“比喻”更为合适:首句运用比喻,以凄冷之秋景喻行役之人的冷漠凄凉,化虚为实,形象描绘了无可名状的行色和行役之人凄苦黯淡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身在旅途的孤寂。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较喻”这类备课时可能会忽视的知识点。这时,如果我们轻易放过,可能会造成一错再错的遗憾。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予以解决,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