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为价值主体,以“以人为本”为根本价值取向,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价值目标和价值特征,以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价值实现基点,在全球多元文化价值相互冲突、对抗、竞争、博弈、整合中彰显和确立了鲜明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之价值话语。深度解析这一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展开之基本向度,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总体目标、动力机制、实现途径、具体手段等,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社会发展: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根本主题。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制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范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秉承了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人本发展之价值取向,更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视野中,赋予这一价值实现以“和谐”之基本风格和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的具体建构途径。
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起,西方社会发展即存在物本发展和人本发展两条线索的对立。而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起,资本主义更将人文主义、将人的自由平等、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其最根本的意识形态来加以宣扬。由此,资本主义不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追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性思维,更确立了其社会发展之价值实现的独特逻辑。但是,这一逻辑在实质上却是以“抽象的人”的价值增值,掩盖着“现实中的个人”的价值贬值,以人的单一物质欲望的激发和满足来掩饰物(资本)增值的本质,从而遮蔽人所遭遇的全面“物化”与“异化”。这一发展逻辑,不仅不能清除“以物为本”、“以权力为本”、“以资本为本”等所形成的社会发展对人物质化、边缘化、工具化的错误价值取向,反而在不断制造和加剧社会的紧张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地摒弃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以人为本”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价值实现模式,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明确了未来社会发展所应有的现实人本价值取向,更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辩证动态的价值展开逻辑——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思维,即要想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则必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在促进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调整,逐步达成以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代替物(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在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中,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协调与整合中,真正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代中国,秉承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价值逻辑,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主张和“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建构路径。这一主张和路径,真正突破和瓦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以政治权力为核心、资本主义社会以经济权力(资本)为核心对整个社会的宰制和统治的社会片面发展逻辑,通过确立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协调发展的社会运转机制,建构起以“共同富裕”为根本追求目标,以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利益、愿望、诉求得到普遍保障和尽可能实现为具体表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以此而为逐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现实的基础。
二、社会制度与秩序:公平正义,安定有序
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现实的保障。而共同富裕的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落实,其本身必然需要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来加以维系与保障。由此,努力构建和塑造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基本运行环境就成为当下关系社会主义社会能否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之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既要依托于刚性地展现公平正义内在价值的社会基本制度框架,同时,也需要通过塑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整体秩序来加以保障和维持。但社会秩序的塑造和养成,不同于社会基本制度框架的建构,其形成和完善需要多种路径,既需要社会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也需要社会文化、社会价值的内在整合与不断梳理,更需要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适应社会发展之根本需求而不断进行的变革与调整。具体到当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所不断进行的改革与发展,则是保障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路径。当前中国特别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而言,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有效地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要完善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预防、应对和抵御各种突发性的社会风险;要加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国家稳定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管理的重心(至少在国内)越来越由政治统治的职能转向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如何实现政党、政府、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权力、利益、资源的有效分割配置与重组,如何在全球化多元价值相互冲突和意识形态相互斗争中协调国家的政治管理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内在关联与冲突,这些都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所面临的急需加以解决的重要历史课题,也是塑造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社会有效运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社会文化氛围:激发活力,团结和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保障与维系,更需要全社会不断形成、弘扬和拓展激发活力、团结和睦的和谐文化,不断营建社会和谐的总体氛围。
文化从根本意义上确证和范导了公民个体生活与社会整体生活的基本价值,勘定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内在整合之合理与合法性基础,并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不仅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根本价值的社会和谐发展模式的预测,也源起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内蕴和积淀的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之基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始终强调“君子和而不同”,重视“和为贵”、“和则多力”、“仇必和而解”的思维和处事方式,重 视对“天地人和”、“草异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谐的追求,等。这种重视和谐、追求和谐的文化基因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改造,就成为今日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分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文化基础。而从更深层次意义上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形成与拓展,实际上已经体现出在全球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与融合中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回归人的现实生活、彰显人的生存价值、体现人的生命尊严之独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技术理性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弥散背景下之独特中国式话语表达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凸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吸收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其他民族有益文明成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并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强化和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重视文化在塑造和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公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自觉构建社会和谐氛围中所能产生的现实影响,努力在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中,引导、整合与规范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内在活力,营造社会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强化社会整体的和谐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既是尊重个体差异与自由选择的社会,也是注重整体协调与全面有序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建共享,这就要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每一分子的公民个体构建自我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所依托和所置身的社会共同体内在环境和关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在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劳资之间、经济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在正确对待和协调人的现实利益和发展机遇的框架内,形成社会内部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并且,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努力构建社会和谐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价值的落实和呈现,需要从多个向度加以展开,也需要多个向度之间的彼此协调、互动整合,从而结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实现的整体逻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展开的现实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动态的历史性的展开过程,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其基本追求和具体表现,以公平正义的和谐制度建构为其构建核心与运转保障,以和谐文化形成、确立和拓展为前提和思想精神基础,以安定有序的和谐秩序和激发活力、团结和睦的和谐氛围为具体实现手段和不断深化的基本路径,由此确立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立体多维、整体推进的价值实现机制。
一、社会发展: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根本主题。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制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范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秉承了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人本发展之价值取向,更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视野中,赋予这一价值实现以“和谐”之基本风格和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的具体建构途径。
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起,西方社会发展即存在物本发展和人本发展两条线索的对立。而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起,资本主义更将人文主义、将人的自由平等、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其最根本的意识形态来加以宣扬。由此,资本主义不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追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性思维,更确立了其社会发展之价值实现的独特逻辑。但是,这一逻辑在实质上却是以“抽象的人”的价值增值,掩盖着“现实中的个人”的价值贬值,以人的单一物质欲望的激发和满足来掩饰物(资本)增值的本质,从而遮蔽人所遭遇的全面“物化”与“异化”。这一发展逻辑,不仅不能清除“以物为本”、“以权力为本”、“以资本为本”等所形成的社会发展对人物质化、边缘化、工具化的错误价值取向,反而在不断制造和加剧社会的紧张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地摒弃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以人为本”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价值实现模式,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明确了未来社会发展所应有的现实人本价值取向,更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辩证动态的价值展开逻辑——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思维,即要想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则必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在促进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调整,逐步达成以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代替物(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在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中,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协调与整合中,真正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代中国,秉承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价值逻辑,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主张和“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建构路径。这一主张和路径,真正突破和瓦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以政治权力为核心、资本主义社会以经济权力(资本)为核心对整个社会的宰制和统治的社会片面发展逻辑,通过确立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协调发展的社会运转机制,建构起以“共同富裕”为根本追求目标,以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利益、愿望、诉求得到普遍保障和尽可能实现为具体表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以此而为逐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现实的基础。
二、社会制度与秩序:公平正义,安定有序
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现实的保障。而共同富裕的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落实,其本身必然需要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来加以维系与保障。由此,努力构建和塑造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基本运行环境就成为当下关系社会主义社会能否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之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既要依托于刚性地展现公平正义内在价值的社会基本制度框架,同时,也需要通过塑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整体秩序来加以保障和维持。但社会秩序的塑造和养成,不同于社会基本制度框架的建构,其形成和完善需要多种路径,既需要社会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也需要社会文化、社会价值的内在整合与不断梳理,更需要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适应社会发展之根本需求而不断进行的变革与调整。具体到当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所不断进行的改革与发展,则是保障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路径。当前中国特别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而言,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有效地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要完善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预防、应对和抵御各种突发性的社会风险;要加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国家稳定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管理的重心(至少在国内)越来越由政治统治的职能转向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如何实现政党、政府、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权力、利益、资源的有效分割配置与重组,如何在全球化多元价值相互冲突和意识形态相互斗争中协调国家的政治管理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内在关联与冲突,这些都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所面临的急需加以解决的重要历史课题,也是塑造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社会有效运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社会文化氛围:激发活力,团结和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保障与维系,更需要全社会不断形成、弘扬和拓展激发活力、团结和睦的和谐文化,不断营建社会和谐的总体氛围。
文化从根本意义上确证和范导了公民个体生活与社会整体生活的基本价值,勘定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内在整合之合理与合法性基础,并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不仅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根本价值的社会和谐发展模式的预测,也源起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内蕴和积淀的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之基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始终强调“君子和而不同”,重视“和为贵”、“和则多力”、“仇必和而解”的思维和处事方式,重 视对“天地人和”、“草异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谐的追求,等。这种重视和谐、追求和谐的文化基因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改造,就成为今日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分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文化基础。而从更深层次意义上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形成与拓展,实际上已经体现出在全球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与融合中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回归人的现实生活、彰显人的生存价值、体现人的生命尊严之独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技术理性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弥散背景下之独特中国式话语表达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凸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吸收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其他民族有益文明成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并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强化和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重视文化在塑造和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公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自觉构建社会和谐氛围中所能产生的现实影响,努力在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中,引导、整合与规范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内在活力,营造社会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强化社会整体的和谐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既是尊重个体差异与自由选择的社会,也是注重整体协调与全面有序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建共享,这就要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每一分子的公民个体构建自我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所依托和所置身的社会共同体内在环境和关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在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劳资之间、经济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在正确对待和协调人的现实利益和发展机遇的框架内,形成社会内部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并且,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努力构建社会和谐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价值的落实和呈现,需要从多个向度加以展开,也需要多个向度之间的彼此协调、互动整合,从而结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实现的整体逻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展开的现实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动态的历史性的展开过程,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其基本追求和具体表现,以公平正义的和谐制度建构为其构建核心与运转保障,以和谐文化形成、确立和拓展为前提和思想精神基础,以安定有序的和谐秩序和激发活力、团结和睦的和谐氛围为具体实现手段和不断深化的基本路径,由此确立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立体多维、整体推进的价值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