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裔美籍比较学者乌尔利希·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凭借其翔实的材料、相对客观的论述以及对重要概念的明晰,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位从事比较文学研究数十年的学者,作者韦斯坦因的学术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本文着重于《比較文学与文学理论》一书,从关于此书的相关研究、此书的编写结构以及重要思想理念三个方面入手,试讨论总结韦斯坦因比较文学观。
关键词: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学理念》;乌尔利希.韦斯坦因
应联邦德国斯图加特的科尔哈默出版社写一本比较文学手册的邀请,德裔美籍比较学者乌尔利希·韦斯坦因于1968年出版《比较文学导论》一书,五年后的英文本改为《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并修订部分内容,1987年刘象愚先生译其为中文。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认为本书为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本,材料翔实,布局明朗,文字清晰,论断明智且宽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学科的一本理想的教材。
《文学比较与文学理论》在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各译本的涌现也说明其受欢迎程度。除上文提到韦勒克的评价外,批评家弗莱斯曼和奥尔德里奇均承认其学术价值“提供了关于学科发展和各种批评方法的历史考察”。书中的一些观点也不断出现被后来学者所引用,刘象愚先生认为本书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称赞。国内比较系统研究韦斯坦因学者李琪在《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之道》中认为此书在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贡献方面不容忽视。同时,译者刘象愚先生也提出了本书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平行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述不足。从东方学者的角度看,本书未能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不过刘象愚先生也说明,韦斯坦因本人在后来的著作如《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向何处去?》已经在这点上体现出本人学术观念的改变。
一、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
《文学比较与文学理论》共七章,后附录一二分别是“历史”和书目问题。作者在编写思路上有所侧重,第一章和两篇附录为专攻比较文学的学者设置,而其他章节作为全书的核心,“考虑了所有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感兴趣的学者的需要”。本书中所表达的比较文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和方法论两个方面。
比较文学学科领域内,法国学者和美国学者“各自鲜明而稳定的研究倾向”,法国学派以梵·第根为代表看重文学现象的事实联系,美国学派则强调平行研究,持一种比较宽泛的概念。韦斯坦因采取一条二者之间的“中间道路”来讨论“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个根本性问题。对于法国学派他认为是盛行于19世纪的实证主义风气和当时比较研究和文学史编写造成了卡雷等人对于事实的过度强调,注重体现了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的一面。同时尽管长期执教于美国,作者仍可以清醒认识到美国学派的问题——他并不否定影响研究的作用,所排斥的只是纯粹的实证考察,“我赞赏雷马克的热情,但在采取措施以防滑入仅作思辨的无底深渊之前,却并不希望放弃学术研究可靠性的坚实基础。”在比较文学学科被鲜明分成两个学派并且在根本性问题上存在争议的背景下,多家观念综合在一起比较分析的研究保证了其学术研究的可靠有效性;并扭转了长期论争可能再次带来的学科危机,确立了比较文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上,韦斯坦因既采用“批评”的方法又采用“历史”的方法。他立足于“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确定了比较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作为文学理论和作为文学史的比较文学研究相结合。根据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对于文学“本体”的说明,将“比较文学”划分为“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理论”三个小分支,所以一方面文学理论完全可以为比较文学研究实践服务,同时比较文学本身也可以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充。而作为文学史分支的比较文学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他认为,“在美国学术界,文学批评几十年来逐渐处于显赫的位置,而文学史的研究只是近年来才受到重视。”历史不是简单的将散乱的材料进行总和,而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于特定时间、地点的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认识构成的。”这种对于文学史的看重和历史观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作者单独用一个章节来讨论“时代、时期、代和运动”,其中不仅对文学史中必要出现的一些概念如“时代”、“时期”、“现代”等进行了详尽的辨析,并且对文学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英国德国等重要的“运动”纳入了讨论的范围。
本书在写作上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于概念术语进行充分解释分析,尤其是某些特定的观点与概念在比较文学这个特定学科中的具体应用。他认为这是为避免术语和语义上的错误和混淆。如在讲到“模仿”的概念时小心区分了“模仿”与“影响”、“模仿”与“剽窃”等之间的差异,又从“模仿”解释了“滑稽模仿”和“歪曲模仿”等相关术语,并对其他学者如安娜·巴拉金等观点进行了评述。在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态度的同时,过于复杂繁琐的材料的编排有时缺乏必要的逻辑性以及具有纲领性的思路。韦斯坦因极少在给出大量的材料后给出自己明确的观点,其本人的学术思想也需要在对他人评论中仔细抽离,对于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初学者来说很难得到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评论家奥尔德里奇就对此指出,作者警告读者大众要注意这些术语,然而,他自己却根本没有给出一个简洁明确的比较文学定义。
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材料之翔实、关键问题把握敏锐,作者在比较文学理念上持“中道”态度等,使得其当之无愧领域内经典之作。作者在本书中强调的一些基本性问题,如学科独立以及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之关系等,均为比较文学领域起奠基作用的议题。由于学科内长期论争这些问题悬而不决,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韦斯坦因尽可能广泛采多家观点于一书的做法是一次积极解决问题的尝试。除上述提到了在写作上概念阐释不清晰的问题外,一些当时带有局限性的学术观点在其后期的学术论著中也所改善。总体而言,其作为教材和学术著作的价值不可估量。
关键词: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学理念》;乌尔利希.韦斯坦因
应联邦德国斯图加特的科尔哈默出版社写一本比较文学手册的邀请,德裔美籍比较学者乌尔利希·韦斯坦因于1968年出版《比较文学导论》一书,五年后的英文本改为《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并修订部分内容,1987年刘象愚先生译其为中文。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认为本书为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本,材料翔实,布局明朗,文字清晰,论断明智且宽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学科的一本理想的教材。
《文学比较与文学理论》在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各译本的涌现也说明其受欢迎程度。除上文提到韦勒克的评价外,批评家弗莱斯曼和奥尔德里奇均承认其学术价值“提供了关于学科发展和各种批评方法的历史考察”。书中的一些观点也不断出现被后来学者所引用,刘象愚先生认为本书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称赞。国内比较系统研究韦斯坦因学者李琪在《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之道》中认为此书在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贡献方面不容忽视。同时,译者刘象愚先生也提出了本书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平行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述不足。从东方学者的角度看,本书未能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不过刘象愚先生也说明,韦斯坦因本人在后来的著作如《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向何处去?》已经在这点上体现出本人学术观念的改变。
一、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
《文学比较与文学理论》共七章,后附录一二分别是“历史”和书目问题。作者在编写思路上有所侧重,第一章和两篇附录为专攻比较文学的学者设置,而其他章节作为全书的核心,“考虑了所有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感兴趣的学者的需要”。本书中所表达的比较文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和方法论两个方面。
比较文学学科领域内,法国学者和美国学者“各自鲜明而稳定的研究倾向”,法国学派以梵·第根为代表看重文学现象的事实联系,美国学派则强调平行研究,持一种比较宽泛的概念。韦斯坦因采取一条二者之间的“中间道路”来讨论“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个根本性问题。对于法国学派他认为是盛行于19世纪的实证主义风气和当时比较研究和文学史编写造成了卡雷等人对于事实的过度强调,注重体现了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的一面。同时尽管长期执教于美国,作者仍可以清醒认识到美国学派的问题——他并不否定影响研究的作用,所排斥的只是纯粹的实证考察,“我赞赏雷马克的热情,但在采取措施以防滑入仅作思辨的无底深渊之前,却并不希望放弃学术研究可靠性的坚实基础。”在比较文学学科被鲜明分成两个学派并且在根本性问题上存在争议的背景下,多家观念综合在一起比较分析的研究保证了其学术研究的可靠有效性;并扭转了长期论争可能再次带来的学科危机,确立了比较文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上,韦斯坦因既采用“批评”的方法又采用“历史”的方法。他立足于“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确定了比较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作为文学理论和作为文学史的比较文学研究相结合。根据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对于文学“本体”的说明,将“比较文学”划分为“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理论”三个小分支,所以一方面文学理论完全可以为比较文学研究实践服务,同时比较文学本身也可以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充。而作为文学史分支的比较文学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他认为,“在美国学术界,文学批评几十年来逐渐处于显赫的位置,而文学史的研究只是近年来才受到重视。”历史不是简单的将散乱的材料进行总和,而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于特定时间、地点的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认识构成的。”这种对于文学史的看重和历史观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作者单独用一个章节来讨论“时代、时期、代和运动”,其中不仅对文学史中必要出现的一些概念如“时代”、“时期”、“现代”等进行了详尽的辨析,并且对文学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英国德国等重要的“运动”纳入了讨论的范围。
本书在写作上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于概念术语进行充分解释分析,尤其是某些特定的观点与概念在比较文学这个特定学科中的具体应用。他认为这是为避免术语和语义上的错误和混淆。如在讲到“模仿”的概念时小心区分了“模仿”与“影响”、“模仿”与“剽窃”等之间的差异,又从“模仿”解释了“滑稽模仿”和“歪曲模仿”等相关术语,并对其他学者如安娜·巴拉金等观点进行了评述。在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态度的同时,过于复杂繁琐的材料的编排有时缺乏必要的逻辑性以及具有纲领性的思路。韦斯坦因极少在给出大量的材料后给出自己明确的观点,其本人的学术思想也需要在对他人评论中仔细抽离,对于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初学者来说很难得到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评论家奥尔德里奇就对此指出,作者警告读者大众要注意这些术语,然而,他自己却根本没有给出一个简洁明确的比较文学定义。
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材料之翔实、关键问题把握敏锐,作者在比较文学理念上持“中道”态度等,使得其当之无愧领域内经典之作。作者在本书中强调的一些基本性问题,如学科独立以及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之关系等,均为比较文学领域起奠基作用的议题。由于学科内长期论争这些问题悬而不决,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韦斯坦因尽可能广泛采多家观点于一书的做法是一次积极解决问题的尝试。除上述提到了在写作上概念阐释不清晰的问题外,一些当时带有局限性的学术观点在其后期的学术论著中也所改善。总体而言,其作为教材和学术著作的价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