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情、崇德与超越——中华舞蹈美学精神探赜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舞蹈美学精神是对两千多年来的丰富多彩的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宏观性概括与提炼,是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内核。一方面,古人认为“情”是舞蹈发生之基元,是其创作的内在动力,舞蹈是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外化;另一方面,古人强调舞蹈应具有道德内容,展现道德精神,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此外,兼具工夫与境界的“醉”受到古人的重视,“醉”让人情感充沛、精神振奋,助人冲破技法、程式等束缚,从而进入自由的舞蹈创作状态,实现超越主客两分的“天人合一”之境,即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是中华舞蹈美学彰显出的尚情精神、崇德精神和超越精神,至今仍具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文献、图像、考古、民俗资料为据,论说中国“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之以击奏乐器杂于弦乐演奏其中的久远传统及其在古代河西、龟兹、西域乐舞中的保守、传承,考证研究鸣球、陶铃、铜铃、銮铃、牛吼、木哨、击缶、击瓯、水盏、碗碗等击奏乐器的由来、衍变。
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中国的当代音乐艺术无法孤立地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生存。中国艺术歌曲自20世纪诞生以来,以“中西合体”的文化身份、美学旨归,承载着国人的声乐艺术追求。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曲折探索与发展,催生出一大批意趣深邃、格调雅致的经典之作,其历史性、专业性、艺术性在交错的音乐构思、坚实的音乐传统中逐步成规定型。当代音乐艺术的先锋探路者们需与时俱进地以跨界为特征的多元融合的创作理念和多维立体的传播路径,为中国艺术歌曲开创新局面。
在生存论视角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现了对古希腊哲学整体主义自然观、近代哲学机械自然观、现代哲学科学主义自然观和人本主义自然观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立足人的对象性
柳腔是胶东半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戏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前柳腔的原生态环境受到冲击,衍生态和新生态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从文化认同视域来看,文化主体的认同心理有明显的动态性和建构性,从非遗接受主体和传承主体的认同建构两个层面来观照柳腔传承和发展的文化事像,丰富了我们观照非遗保护工作的视角和论域。
王光祈虽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但既不像新青年那样否定礼,更不像同时代的音乐家青主那样否定乐,却对它们作了现代转化和诠释。其礼乐思想包含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传统礼乐陶铸了中华民族谐和的民族精神;第二,以乐释礼,礼是乐的附带品,是内在谐和生活的外在的节奏,礼彻底乐感化,艺术化了,在美学的视野下重构了传统礼乐的一体性;第三,倡导立足传统礼乐精神,融汇西方的音乐形式和技法,改革传统礼之乐,创制能继续陶铸民族特性的新礼乐,即“国乐”。王光祈虽留学德国研习西方音乐,并系统地将之引入国内,但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它是西乐东渐一百余年历史积淀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时代潮流对音乐学术领域影响的具体体现。“从现当代音乐史的宏观角度思考,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不过是现代以来多次西乐东渐浪潮中的一次。”[1]我们都知道,大凡西方学科理念与方法进入中国,都有一个汲取借鉴吸收的过程。这种过程充满着新奇、碰撞、质疑、肯定、汲取、吸收、融化,但无论如何,都势必对中国音乐学术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经验’实际上就是说在学术的道路上不能够仅停留于对西方经验的学习照搬,而是要结合中国之实际
[音乐]民族志以往主要强调描述性书写,继而强调“描述+阐释”。如今“超民族志”,或“溢出(传统)民族志的书写”已经渐成主流。音乐民族志研究者一旦关注到了音乐表演这一较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场域,其阐释方式、内容和研究视角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音乐民族志有三个阐释层面:“阐释什么?”直指阐释的对象和内容,即某种包含音乐文化文本在内,作为文化传统存在的音乐文化活动文本。“怎样阐释?”“谁来阐释?”又分两种阐释途径:其一是通过即时性、在场性的“演文化”行为及音乐表演活动过程,这是一种以艺术形式呈现的、第一层次的阐释
李吉提数十年来的理论研究着力于音乐分析和音乐评论两大领域。就其大量音乐评论成果而言,她站在世界音乐文化的高度,坚持历史的维度、东西文化的视角和作曲技术理论的立场,引领“兼评论、兼分析”的专业性乐评范式,成就了她音乐评论的深度、广度、态度、温度、厚度、速度和高度。她以经年积累而创构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评论之观念、方法、风格及学术思想,堪称中国音乐学术界的一股“清泉”和“活水”,在促进当代音乐评论学科发展及相关理论建设方面,形成勇开风气之先而荡涤乾坤的重要影响。
传统恒进制数(FCN)的数值理论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遇到了人类社会对综合智能数值计算技术的3个应用难题:(1)硬件溢出问题;(2)数值扰动问题;(3)智能计算复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智能创新变进制数(VCN)数值理论计算技术之应用与推进,可同时很好而巧妙地解决(1)(2)问题。如何降低智能数值计算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文章对该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数字化阅读的必然出现对传统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传统阅读的修养身心、文化传承等独特内涵使得其地位不可取代,而数字化阅读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读者和出版社或者图书馆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读者、出版社或者图书馆、国家及政府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两种阅读方式的有效融合,以促进全民阅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