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成长。农村小学利用家校联系簿是家校联系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联系簿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共同教育好学生。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联系簿;问题与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和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在成功地教育学生方面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效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呢?
就沟通的形式而言,家校沟通有很多方式,如家长会、家访、校访、电访、短信、便条、家校练习簿、QQ群等。可以说,这些形式每一种都有利弊,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以其他形式作为补充,这样家校联系的工作就可以走向常规化,并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我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主要采用家校联系簿的形式。我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一个星期的表现写出来,由学生周末带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及给教师的建议写在联系簿上,由孩子下周一交给老师。家校联系簿能使教师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写好联系簿,就必须对孩子一周的表现仔细观察,这促使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家长要写好联系簿,也必须尽到监管的义务。学生在转交联系簿的时候,也能知道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可低估。
在使用家校联系簿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没有充分了解所联系学生的家庭状况
在一开始使用家校联系簿时,我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无论什么家庭都要求学生家长一律写反馈意见。这其实是没有走进学生的家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现在,农村中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这些老一辈的人认字都困难,更不用说让他们写意见了。有些家庭,生活困难,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些家庭,几代单传,对子女特别溺爱,他们所写的反馈意见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呢?因此,在写家校联系簿之前,班主任最好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弄清楚学生家庭的构成,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的性格特征,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等,这样教师的联系簿写起来才会有的放矢。
问题二:联系的内容没有针对性
我一开始写联系簿时,主要向家长报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一周以来的表现,没有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写出学生的特别之处,一个班几十本家校联系簿的内容看起来千篇一律。更为糟糕的是,我常以教育者自居,认为家长缺乏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所写的内容都是以单向的指令为主,要求家长做到怎样怎样,没有考虑家长看后有何感触,是否会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同时,教师也忽略了对家长教育智慧的借鉴。
认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要求自己的联系簿尽量反映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是家长能够就事论事,这样更容易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家访,深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对子女过于溺爱,有的过于严厉,有的过于放任,有的能够理性指导。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我在写家校联系簿时都采取不同的措辞,争取赢得家长的信任,切实发挥出家校簿的导向作用,沟通作用。
问题三:没有把握好联系的“度”
家校联系簿的撰写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与家长联系的次数与联系的内容要把握好分寸。就写家校通的次数而言,要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必要每周给每一位家长写家校联系簿。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重大分歧的时候,当遇到关系学生健康、涉及学生发展等方面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写家校联系簿。而一些日常的、琐碎的、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告知家长。就写作的内容而言,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不可把学生在校的一切不良行为都告诉家长。记得有一次,我把学生在校犯的错误一一告诉家长,而这位家长又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我的反馈家长都积极配合,结果孩子犯的错误少了,但同时也变得沉默寡言,上课再也不举手发言了。经调查,原来孩子担心出错而遭致教师、家长的批评,故而不说不动。这样的家校联系簿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把握好度,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问题四:缺乏沟通的智慧。
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影响着家校联系簿的沟通的高度和深度。我初写家校联系簿时,仅仅停留在罗列学生的缺点或优点的层面上,或者只是把教师的一部分责任推给家长,或是发现问题而提不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些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现。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前我发现一位学生的作文写得很糟糕,我会在周记上指出这一点,在加上一句话:“请家长多多配合,督促你的孩子多写作文,提高他的写作能力。”显然,这样的做法只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家长,如果家长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教师又有什么作用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现在的做法是,在家校通讯簿中提出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建议,让家长督促孩子每天写一篇日记,为了让孩子有话可写,我还每天都给孩子一篇样文,让家长监督孩子认真读范文,然后再去写。这样,教师的引领作用,家长的监督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沟通的智慧。
总之,在使用家校联系簿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联系簿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共同教育好学生。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联系簿;问题与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和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在成功地教育学生方面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效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呢?
就沟通的形式而言,家校沟通有很多方式,如家长会、家访、校访、电访、短信、便条、家校练习簿、QQ群等。可以说,这些形式每一种都有利弊,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以其他形式作为补充,这样家校联系的工作就可以走向常规化,并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我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主要采用家校联系簿的形式。我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一个星期的表现写出来,由学生周末带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及给教师的建议写在联系簿上,由孩子下周一交给老师。家校联系簿能使教师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写好联系簿,就必须对孩子一周的表现仔细观察,这促使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家长要写好联系簿,也必须尽到监管的义务。学生在转交联系簿的时候,也能知道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可低估。
在使用家校联系簿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没有充分了解所联系学生的家庭状况
在一开始使用家校联系簿时,我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无论什么家庭都要求学生家长一律写反馈意见。这其实是没有走进学生的家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现在,农村中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这些老一辈的人认字都困难,更不用说让他们写意见了。有些家庭,生活困难,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些家庭,几代单传,对子女特别溺爱,他们所写的反馈意见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呢?因此,在写家校联系簿之前,班主任最好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弄清楚学生家庭的构成,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的性格特征,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等,这样教师的联系簿写起来才会有的放矢。
问题二:联系的内容没有针对性
我一开始写联系簿时,主要向家长报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一周以来的表现,没有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写出学生的特别之处,一个班几十本家校联系簿的内容看起来千篇一律。更为糟糕的是,我常以教育者自居,认为家长缺乏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所写的内容都是以单向的指令为主,要求家长做到怎样怎样,没有考虑家长看后有何感触,是否会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同时,教师也忽略了对家长教育智慧的借鉴。
认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要求自己的联系簿尽量反映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是家长能够就事论事,这样更容易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家访,深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对子女过于溺爱,有的过于严厉,有的过于放任,有的能够理性指导。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我在写家校联系簿时都采取不同的措辞,争取赢得家长的信任,切实发挥出家校簿的导向作用,沟通作用。
问题三:没有把握好联系的“度”
家校联系簿的撰写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与家长联系的次数与联系的内容要把握好分寸。就写家校通的次数而言,要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必要每周给每一位家长写家校联系簿。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重大分歧的时候,当遇到关系学生健康、涉及学生发展等方面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写家校联系簿。而一些日常的、琐碎的、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告知家长。就写作的内容而言,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不可把学生在校的一切不良行为都告诉家长。记得有一次,我把学生在校犯的错误一一告诉家长,而这位家长又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我的反馈家长都积极配合,结果孩子犯的错误少了,但同时也变得沉默寡言,上课再也不举手发言了。经调查,原来孩子担心出错而遭致教师、家长的批评,故而不说不动。这样的家校联系簿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把握好度,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问题四:缺乏沟通的智慧。
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影响着家校联系簿的沟通的高度和深度。我初写家校联系簿时,仅仅停留在罗列学生的缺点或优点的层面上,或者只是把教师的一部分责任推给家长,或是发现问题而提不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些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现。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前我发现一位学生的作文写得很糟糕,我会在周记上指出这一点,在加上一句话:“请家长多多配合,督促你的孩子多写作文,提高他的写作能力。”显然,这样的做法只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家长,如果家长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教师又有什么作用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现在的做法是,在家校通讯簿中提出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建议,让家长督促孩子每天写一篇日记,为了让孩子有话可写,我还每天都给孩子一篇样文,让家长监督孩子认真读范文,然后再去写。这样,教师的引领作用,家长的监督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沟通的智慧。
总之,在使用家校联系簿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联系簿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共同教育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