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迎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拓新时代学生党员管理,是高校亟需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党员管理新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党员管理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抓手,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聚焦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但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的强势来袭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学生党员管理新挑战
所谓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传统电视广播、报刊纸媒而言,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向社会大众提供海量数据资源、信息的新兴媒体资源[1]。随着网络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迅速普及,加之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高校大学生借助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互联网世界中分享生活、评论热门社会事件。据中国青年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关于青少年对互联网信任度、依赖性和网络安全意识的报告显示,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达67.1%,而在网络上愿意发表评论的大学生比重达到54.1%。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高校大学生群体俨然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力军。
新媒体时代,手机、网络成为了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传统的党员管理方式不免深受冲击,一方面,新的媒体环境拓宽了教育管理路径,创造了新的教育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为学生党员造成极大的思想困扰[2]。目前,诸多高校并没有适应新媒体的特点而制定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党员管理模式,学生党员管理方式还在原地踏步。虽然一些党建公众号也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但是大部分的网上党建客户端都存在“与学生交互性差”、“存在感较低”等不足,“互联网+党建”并没有真正融入学生党员的生活,并对之有所影响和改变。久而久之,学生党员对“互联网+党建”的期待感逐渐降低,好感度也逐渐减少,这也是目前新媒体时代党建工作所遇到的瓶颈。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在“科学设计模块,优化思想营养配餐;精准内容建构,兼顾引导力与亲和力;关注受众心理,注重可读性与互动性”上再下功夫。
二、“互联网+”时代学生党员管理新机遇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党员管理应该遵循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加强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实践,以提升支部建设生机与活力,是微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1、积极拓展“微”阵地
微信作为近年来最受追捧的自媒体工具,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广大青年辅导员教师要做到充分运用电视、校园网、手机报、微博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提升运用网络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要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跟上潮流,提升微媒体意识和素养,主动拓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微”阵地,做好指尖上的学生党建工作。
如何真正将日常学生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微信中,并在不自觉中提升学生党员的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多事实在不断印证,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只能起到轻微的辅助作用但并不是最佳选项,党建信息推送内容远远赶不上网络众多信息的刷新速度,更无法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吸引到学生的眼球,博得大家的青睐。因此,微信推送除了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之外,还要在形式上摸索创新,将微信推送小程序化,增加信息实名验证,建立党支部信息架构,增加每日党员报道打卡功能,每周答题分数积累功能等。让学生党员逐渐养成”见微知党建“的习惯。
2、主动提供“强”辐射
网络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行为模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十九大更加突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把握“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的方向,落实“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微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形势与要求,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利用微信平台科学预设、主动发声、有效作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强”辐射作用,积极发挥组织的“正能量”,教育好党员,服务好群众,引领好方向,发挥好榜样作用。
要通过“三找”强化“强”辐射,即: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通过新媒体客户端,我们要搭建好一个完善的党组织架构,能够实现学生党员“云入党”。党组织要积极吸纳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学生,为学生入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搭建温暖有号召力的堡垒,让学生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内心修炼自我,在与其他党员的互相学习中提升自我。
3、积极拉近“零”距离
学生党员是党的后备军,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利用新媒体优势,可以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方式,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质量,夯实理想信念教育基石,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满足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的需求。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的时事热点、党史党章等党的最新理论和知识内容,以随身便携式,即时读、悦读式,契合了学生党员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的实际情况。线上学习思考与线下讨论交流相结合,线上短小精悍微閱读与线下读原著看原文深阅读相互补,有效弥补了传统党课和纸媒的短板,丰富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形式,积极拉近学生党员“零”距离。
参考文献:
[1]郑恩莉.新媒体环境下强化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记者摇篮.2019
[2]刘珂.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析.智库时代.2019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378)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党员管理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抓手,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聚焦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但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的强势来袭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学生党员管理新挑战
所谓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传统电视广播、报刊纸媒而言,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向社会大众提供海量数据资源、信息的新兴媒体资源[1]。随着网络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迅速普及,加之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高校大学生借助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互联网世界中分享生活、评论热门社会事件。据中国青年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关于青少年对互联网信任度、依赖性和网络安全意识的报告显示,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达67.1%,而在网络上愿意发表评论的大学生比重达到54.1%。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高校大学生群体俨然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力军。
新媒体时代,手机、网络成为了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传统的党员管理方式不免深受冲击,一方面,新的媒体环境拓宽了教育管理路径,创造了新的教育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为学生党员造成极大的思想困扰[2]。目前,诸多高校并没有适应新媒体的特点而制定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党员管理模式,学生党员管理方式还在原地踏步。虽然一些党建公众号也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但是大部分的网上党建客户端都存在“与学生交互性差”、“存在感较低”等不足,“互联网+党建”并没有真正融入学生党员的生活,并对之有所影响和改变。久而久之,学生党员对“互联网+党建”的期待感逐渐降低,好感度也逐渐减少,这也是目前新媒体时代党建工作所遇到的瓶颈。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在“科学设计模块,优化思想营养配餐;精准内容建构,兼顾引导力与亲和力;关注受众心理,注重可读性与互动性”上再下功夫。
二、“互联网+”时代学生党员管理新机遇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党员管理应该遵循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加强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实践,以提升支部建设生机与活力,是微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1、积极拓展“微”阵地
微信作为近年来最受追捧的自媒体工具,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广大青年辅导员教师要做到充分运用电视、校园网、手机报、微博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提升运用网络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要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跟上潮流,提升微媒体意识和素养,主动拓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微”阵地,做好指尖上的学生党建工作。
如何真正将日常学生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微信中,并在不自觉中提升学生党员的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多事实在不断印证,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只能起到轻微的辅助作用但并不是最佳选项,党建信息推送内容远远赶不上网络众多信息的刷新速度,更无法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吸引到学生的眼球,博得大家的青睐。因此,微信推送除了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之外,还要在形式上摸索创新,将微信推送小程序化,增加信息实名验证,建立党支部信息架构,增加每日党员报道打卡功能,每周答题分数积累功能等。让学生党员逐渐养成”见微知党建“的习惯。
2、主动提供“强”辐射
网络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行为模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十九大更加突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把握“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的方向,落实“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微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形势与要求,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利用微信平台科学预设、主动发声、有效作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强”辐射作用,积极发挥组织的“正能量”,教育好党员,服务好群众,引领好方向,发挥好榜样作用。
要通过“三找”强化“强”辐射,即: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通过新媒体客户端,我们要搭建好一个完善的党组织架构,能够实现学生党员“云入党”。党组织要积极吸纳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学生,为学生入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搭建温暖有号召力的堡垒,让学生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内心修炼自我,在与其他党员的互相学习中提升自我。
3、积极拉近“零”距离
学生党员是党的后备军,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利用新媒体优势,可以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方式,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质量,夯实理想信念教育基石,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满足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的需求。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的时事热点、党史党章等党的最新理论和知识内容,以随身便携式,即时读、悦读式,契合了学生党员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的实际情况。线上学习思考与线下讨论交流相结合,线上短小精悍微閱读与线下读原著看原文深阅读相互补,有效弥补了传统党课和纸媒的短板,丰富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形式,积极拉近学生党员“零”距离。
参考文献:
[1]郑恩莉.新媒体环境下强化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记者摇篮.2019
[2]刘珂.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析.智库时代.2019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