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文素养为核心 写真情作文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916579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含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还是其教育地位,都决定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成文能力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同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会为其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真实素材和灵感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应对如何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写作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课本教学,提升能力
  我们的教科书,是天然的作文教学素材。而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正是学习其成文结构、用词目的、修辞手法、写作意义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有针对性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结构布局、情感表达方式、典型句式等,完善自身的知识积累,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提升成文的基础能力。
  以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为例。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使用了众多修辞手法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观文之后犹如身临其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景物描写之佳作。同时,其总领式的开局,给读者以直观的冲击和无限遐想。笔者以这篇课文为范文,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布局结构和修辞用法,尤其是拟声词的应用,并尝试针对自己遇见过的美景,仿写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有的学生写道:“飘雪,是上天的感伤。深冬的夜晚,白色的羽毛从天而降,起初零星的几片,就像是星星坠落,落入手中,犹如鲜花凋零,最后雪花开始狂舞,狂风开始咆哮,大地顷刻间变成了白色的世界。”
  这是笔者所带班级里较为优秀的仿写作品。通过教材优秀范文的学习和仿写,并且持之以恒,学生就会积累海量的写作手法以及多种多样的成文布局,寫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而其自身的语文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二、善于观察,储备素材
  鲁迅先生说,只有观察透彻了,才能够下笔有如神。只有仔细观察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应仅仅着眼于课堂的讲解和训练,还应让学生学会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搜集作文素材。通过对客观生活事物的观察,提炼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使作文更加真实,表达更加饱满。
  以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一课为例。本课的作者用众多精美的词语,将三亚落日时的海边情景,从天空到地面、从落日到沙滩,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引导性地提出几个问题:
  (1)本篇课文除了落日,还描写了哪些事物?
  (2)每个事物都是如何描述的?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重新认真研读课本,学习作者在描写场景时,应该重点突出哪些事物,在进行事物细节描写时,应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以此为基础,勤加练习,学生就会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例如,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春游时,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了湖畔,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片湖面、一座石桥、几棵杨柳。学生在观察时,注意到了平静的湖面、随风而动的柳树和弯弯的石桥。以此为基调,学生感情的抒发、下笔的灵感信手拈来,写出的文章自然感情真挚,文笔流畅。
  三、用音乐倾听内心
  笔者调研、家访发现,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音乐,而且都喜欢带着耳机,隔绝外部影响,沉浸于歌曲中。殊不知,歌声、曲调当中也包含了词曲作者的真情实意,好的歌曲更是一篇高分作文。众所周知,音乐不分国界,音乐代表了作者的内心。音乐还能与听者产生共鸣,给予听者灵感。用音乐倾听学生的内心,也能够调动学生的文笔情感,在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作文潜质。
  例如,笔者在教学时,给大家播放了古筝版的《千本樱》。这是一首节奏紧凑,曲调扬抑分明的曲子。在节奏紧凑时,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如画江山血溅,马革裹尸荒野”的词句,在曲风压抑平缓之时,学生创作了“长河落日孤烟,黄沙古城归雁”之词。这是学生根据所听曲调,将情感寄托于文字,发挥了十足的创造力。古诗词的仿写,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身的艺术涵养。
  四、生活中的真情感悟
  日常的作文任务、练笔为写作提供了最基础的写作能力,包含写作方法、段落布局、修辞手法、细节描述等。但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品,仅仅只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真实的故事,缺乏作者的情感投入,那将只能是华而不实,金玉其外。所以,若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创作出好的作文,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和人文情怀,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作文中表达其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让作文充实,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以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为例。本文通过对话式的描写,呈现了女儿在医院照顾生病母亲的情景,向读者展示了母爱之伟大,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惜。通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感恩,让读者羡慕,更让读者感动。之所以作者的文章能够打动读者,正是文章中包含了作者的真情,作者是用自己的真心,用自己的感恩完成了这篇文章。而笔者讲解完本文之后,要求学生放学回家与父母进行深入交谈,一起做做家务谈谈往事,回忆一下与父母在一起的酸甜苦辣,最后写一篇真情作文。
  笔者在课堂上选取了优秀作文,让学生自己上台宣读:
  我的父亲是一名瘦弱的工人,却也是我永远的偶像。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常跟我说:“人穷志不穷。”……
  年幼的我年少无知,贪玩的我不分轻重。我曾用刀片“划伤”了别人的汽车。从车主凶恶的眼神中,我知道我真的惹祸了,我内心害怕极了。当车主恶语扑面,父亲将我挡在了身后,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大人们拳脚相加,隐约听到“别伤了孩子”的急切话语。
  事后我才知道,父亲为了我,与车主私了,赔偿了很多钱,而且父亲的眼角也受了伤,这些完全是因为我的无知和愚蠢……
  说到这里,这位学生竟然用手捂住了脸,遮不住也擦不掉的泪水已经打湿了讲台,这就是情到深处自然浓。只有经历,才有真情;只有感悟,才有灵感。只有将丰富的情感投入到作文创作中,才能使文章得到升华。
  总之,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应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前提,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完善学生的词汇储备和知识积累,掌握写作的方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行云流水,顺理成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有人说,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很显然,体验,是一种全身心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活动全过程,亲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生活,是数学学习的舞台,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体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一、走进生活,率先体验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匮乏,学习数学的先验性知识少,对于一些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感到十分吃力。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欠账”会越
为了广泛听取读者、作者对改版后本刊的意见,以指导今后办刊,本刊编辑部于1月30日与2月4日先后召开了两次“《上海化工》读者、作者、编者座谈会”。共67名代表参加了座谈。
苏教版语文教材富有时代气息,彰显童心童趣,蕴含着思想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有引人遐想的意境,有丰富动人的形象,有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一、阅读中显现美  1.读出节奏美。诗歌富有节奏之美,美在停顿、轻重与缓急;有音乐之美,美在平仄与押韵。教师不能囿于字词均衡、平仄韵脚,要灵活处理速度变化与结构特点。五言诗要按“二二一”的节奏划分成三个语节,如“床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精神分析学认为,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对一生的心理和生活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关系无疑是童年经验中最重要的——这主要是指对母亲的依恋和依附的程度。  弗洛依德是伟大的心理学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个和其他所有人一样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性格和心理上也存在某些偏差;要想全面深入地认识他,也需要对他做心理分析。    ●弗洛依德对母亲的依恋●    弗洛依德童年得到了母亲的超常的宠爱。弗洛依德的密友和学生琼斯
阳城县水村小学坐落在县城文化中心地段,占地81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29名教职工,400余名学生。近年来,我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求真、积极探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育人为本的思想,规范学校管理,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队伍建设,打造质量品牌,全面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抓班子队伍建设,树良好榜样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达人语录:平凡的我们想要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抢跑”要趁早,自觉最重要我毕业于一所理科院校,读的是物流专业。大二的时候,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也就是从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在课堂上我们提倡个性化阅读,将学生的思维打开,让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遭遇阅读评价的尴尬,那就是考察学生在考试中对阅读的理解通常有一个相对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