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宜兴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类祖先就发明了陶器。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变迁,而今的宜兴丁蜀镇窑场方圆数十里,仍然是家家做坯,处处皆窑,遍地产陶。随着紫砂壶工艺的不断更新,技艺的不断完善,在宜兴,烧制紫砂壶的窑炉也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宜兴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就是一条宽1米左右、长10余米的龙窑),所用的燃料是茅草、松柴。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氵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还有浙江龙泉、广东潮安、广西西村、福建建阳、德化等地的龙窑;明清时期有宜兴龙窑,还有云南建水、四川荣昌、广东石湾等地的龙窑等。直到1957年,龙窑才被倒焰窑代替。
何为龙窑?
龙窑是中国祖先的智慧创造,以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最原始的窑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这就是“窑”宇构成的由来。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形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
宜兴龙窑是依山势倾斜,用砖砌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一般长约30米至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3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米开着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洞)50多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紫孔(鳞眼洞)。龙窑的尾端一般不放烟囱,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它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较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火的艺术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
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第一对燃烧孔的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站在窑背两墒上,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时,再开第二对燃烧孔,仍烧坯体的上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了。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龙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要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一孔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侍冷却后即可出窑!
紫砂龙窑
龙窑的长短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品种大小而变化。唐宋时。龙窑窑身较短,为20~30米。明清时逐渐发展到30~50米。而紫砂窑开始时小的只有10余米长,后来也有发展到50米左右的。早期烧造青瓷的龙窑坡度较小,约在4度~8度。后来烧造陶器的龙窑坡度增加到10度~20度,一般是下段坡度大,上段较平坦。
北宋中期宣兴已用龙窑烧造紫砂壶。这时的龙窑高1米左右,长50余米。因窑内还原气氛较重,无钵裸体。烧成后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如蠡墅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几件紫砂壶类器物。明清时代,宜兴陶瓷普遍采用龙窑烧造。专烧紫砂壶的龙窑,窑门有三四个,窑身较日用陶窑为高。约2.6米~2.8米。紫砂壶原来是套装在缸瓮间的,自明代万历年间紫砂艺人李茂林“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紫砂壶烧成工艺从此向前迈进了一步。
最后的活龙窑
今天烧龙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宜兴较普遍的是使用新式的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柴油、电为燃料。成品质量更比烧松柴好,生产周期只需要几个小时。但今天宜兴仍然还保存着一座明代的古龙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丁蜀镇的前墅村。这座古龙窑每月还继续烧造陶器。并且供广大考古工作者和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宜兴芳溪村(前墅)现存的龙窑修建于明代。至今仍然在烧制陶瓷器。这座古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炉头、窑床、窑尾构成。目前,国内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器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宜兴前墅龙窑,另一处在广东陶乡石湾。
前墅古龙窑修建在一个人造的土墩上,窑长45米,宽2.3米。高1.8米,容积80立方米;需烧燃料5000公斤松柴和1500公斤煤。最高温度1200℃。窑下部的倾斜度为40度,中部的倾斜度为30度~35度,上部的倾斜度为15度一25度,窑的最高处离地面约12米。窑的最佳烧成带在中部。此处的温度容易控制,温度较为稳定。据当地的长者村民回忆,这座龙窑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此窑经历了无数次翻建重修。2002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为龙窑?
龙窑是中国祖先的智慧创造,以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最原始的窑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这就是“窑”宇构成的由来。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形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
宜兴龙窑是依山势倾斜,用砖砌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一般长约30米至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3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米开着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洞)50多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紫孔(鳞眼洞)。龙窑的尾端一般不放烟囱,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它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较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火的艺术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
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第一对燃烧孔的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站在窑背两墒上,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时,再开第二对燃烧孔,仍烧坯体的上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了。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龙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要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一孔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侍冷却后即可出窑!
紫砂龙窑
龙窑的长短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品种大小而变化。唐宋时。龙窑窑身较短,为20~30米。明清时逐渐发展到30~50米。而紫砂窑开始时小的只有10余米长,后来也有发展到50米左右的。早期烧造青瓷的龙窑坡度较小,约在4度~8度。后来烧造陶器的龙窑坡度增加到10度~20度,一般是下段坡度大,上段较平坦。
北宋中期宣兴已用龙窑烧造紫砂壶。这时的龙窑高1米左右,长50余米。因窑内还原气氛较重,无钵裸体。烧成后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如蠡墅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几件紫砂壶类器物。明清时代,宜兴陶瓷普遍采用龙窑烧造。专烧紫砂壶的龙窑,窑门有三四个,窑身较日用陶窑为高。约2.6米~2.8米。紫砂壶原来是套装在缸瓮间的,自明代万历年间紫砂艺人李茂林“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紫砂壶烧成工艺从此向前迈进了一步。
最后的活龙窑
今天烧龙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宜兴较普遍的是使用新式的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柴油、电为燃料。成品质量更比烧松柴好,生产周期只需要几个小时。但今天宜兴仍然还保存着一座明代的古龙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丁蜀镇的前墅村。这座古龙窑每月还继续烧造陶器。并且供广大考古工作者和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宜兴芳溪村(前墅)现存的龙窑修建于明代。至今仍然在烧制陶瓷器。这座古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炉头、窑床、窑尾构成。目前,国内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器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宜兴前墅龙窑,另一处在广东陶乡石湾。
前墅古龙窑修建在一个人造的土墩上,窑长45米,宽2.3米。高1.8米,容积80立方米;需烧燃料5000公斤松柴和1500公斤煤。最高温度1200℃。窑下部的倾斜度为40度,中部的倾斜度为30度~35度,上部的倾斜度为15度一25度,窑的最高处离地面约12米。窑的最佳烧成带在中部。此处的温度容易控制,温度较为稳定。据当地的长者村民回忆,这座龙窑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此窑经历了无数次翻建重修。2002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