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的6个“不知道”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参加完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之后,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赶了两个场——媒体见面会和山东大学大家讲坛。面对记者和学子们的“拷问”,丁肇中教授获得掌声最多的不是他所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而是他的六个“不知道”。
  “山东大学提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您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怎样定义?”“国内不少大学正在进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您对这种培养方式有何看法?”……面对记者和学子们的提问,丁肇中教授先后说了六个“不知道”。而当他一脸认真地吐出“不知道”三个字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丁肇中解释说,拿到诺贝尔奖,在场学生都认为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可是像拿物理学奖的,只限于对物理有贡献,绝不代表他对任何领域都有贡献,也绝不代表他对任何事情都有能力。“像您的问题,我完全不知道。我认为我没有资格回答。”丁肇中这种严谨态度,不仅没有让提问人感到尴尬,反而让大家为他的认真而感到钦佩。“丁肇中教授说不知道的一刹那,我很感动。这是真正的大家风范。”山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小王告诉记者。
  对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谦虚地说,“我拿诺奖时比较年轻,而为什么大家比较尊重这个奖?主要是这个奖对物理和科学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打趣说,他那时候拿这个奖,可能是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人一时糊涂,太冲动了。“从我发现‘J粒子’到拿奖,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几乎很少有这种现象。通常拿奖的人都比我大很多,所以这个奖确实对我很有用,给我开了很多的门路。”
  丁肇中说,他的生活比较简单。“除了做实验以外,什么事情我都不做。学校里开会,我是从来不去的,任何人约我参加职业性的会、担任任何职务,我从不参加,也从来不去做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四十多年里,我100%的时间用于做实验。往往这个实验没做完,就需要为下一个实验准备。”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AMS距离日常生活看上去很遥远。丁肇中教授为何要花16年时间、一定要做这项实验呢?面对学生的疑问,丁肇中回应道,AMS实验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另一个目标是寻找反物质组成的宇宙,以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
  而面对自己所遭遇的质疑,丁肇中说,“科学的进展是多数服从少数,极少数人把大家的观念推翻了之后,科学才能向前走。所以科学不是靠投票解决的,可能一万人里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反对你,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对的。”他说,四十多年来,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一个错的实验,而且每一个实验都对科学有一点小的贡献,所以到現在,反对他的人就比较少了。
其他文献
穿插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穿插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合适地穿插,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一、 穿插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  (1)课前五分钟演讲,使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①课前五分钟演讲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对演讲充满期待:今天讲的是谁?他讲的是什么?有没有我讲得好?他会是怎
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梵文、古波斯语、旧约希伯来语、中古埃及语、满文、古芬兰语、匈牙利语、古藏语……如果要把复旦
摘要: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走进音乐。  关键词:情感;音乐;师生;教学氛围    情感是人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映,是由于客观事物符合或不符合个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