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35年六月,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由北京南归故乡湖南,途经河北雄安,仆人买鱼做饭,何绍基品尝之后写道“买鱼不鲜,吃他做甚”。白洋淀附近的鱼不能让何绍基满意!他对老家的美味有些眷恋,故而几天后的晚上,已获任一省学政的何绍基冒雨采摘马齿苋。本地人认为马齿苋有毒,不肯食用,何绍基大为奇怪,他品尝得津津有味,声称“晚饭吃马齿苋,极佳”。何绍基对湘菜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但家乡的风味使他自觉到不同地域的饮食差异。
在这份菜单之后,瞿鸿禨还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情,1908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清晨上香毕,适有渔人到门卖鲥鱼,得一尾,甚新鲜,恐久留变味,因于正祭之前蒸好先供。十四日有馈鲥鱼者,亦如之,以后可照此办。”今天的湖南,已经很少把鲥鱼当作湖南的名肴,但在晚清民国,湖南曾风靡鲥鱼宴席。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1847—1907,长沙人)的弟弟张祖同曾作《鲥鱼行》一诗记载长沙人品味鲥鱼的风潮:
长沙七门门早开,湘江四月鲥鱼来。渔人系船趁锦市,细鳞多骨霜皑皑。首入戟门供大府,一尾不惜钱千枚。……
400多年前的明朝嘉靖时期,《常德府志》即称常德境内“有鲥,骨纤且多,肉腻而味甚腴,夏间出,大者不过四五斤”。而当时湖广地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就有糟鲥鱼、糟鳊鱼。
光绪年间,瞿鸿禨家的近200种菜肴与今天的湘菜面目相去甚远,曾在湘菜中风靡一时的鲥鱼今天更是在湘菜馆中没有了位置,历史究竟使得湘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将湘菜的历史追溯至马王堆,至先秦,至楚国的大鳖、屈原笔下的桂酒椒浆,但“湘菜”一词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甚晚。
1914年6月9日,上海《时报》登载通讯云:“近日上海有闽菜馆、川菜馆、湘菜馆,几于各省都有某处菜馆……”由此看来,民国初年,湘菜馆已经率先在上海滩亮相了,这时“湘菜”已经初具意思。然而文献中最早单独使用“湘菜”一词的,可能是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美食家,组庵湘菜创始人),据《谭延闿日记》记载,1924年1月26日晚上,湖南醴陵人程潜因先前鲁涤平(湘籍将领,曾任湖南省主席)的要求而设宴,但谭延闿赴宴之后,发现菜肴“并非湘菜”,仍是广州著名的南园酒家风味。尽管宴席上有谭延闿赠送的狗鱼和腊肉,但显然谭延闿并不认为这是湘菜。看来谭延闿所谓的“湘菜”,可能不仅强调湖南的食材,还强调湖南的烹饪技法。
今天,谭延闿的组庵湘菜甚至被认为是“湘菜之源”。作为官府菜,组庵湘菜已经成为湘菜中的著名系列和重要流派。其实,在“湘菜”这一词语之前,谭延闿使用较为频繁的是另一个词语——“湘味”。1911年7月7日《谭延闿日记》记载:“晚,赴易味腴之招,泽生、士元、席资生、轩翘、徐某同坐。菜皆湘味,惜湘潭酱油多耳。”1918年5月7日日记记载:“拦马一带山路及渡船皆王朗青布政捐设,今尚由湖南会馆司修理也。设饮相待,极有湘味。”谭延闿的这两则记载,似乎说明他理解的“湘味”应当具备湖南的调料,如湘潭酱油等。 与“湘味”一道表示“湘菜”的词语还有“湖南菜”。1916年6月6日的《谭延闿日记》即记载:“小饮,吃湖南菜,尚有风味,谈至十一时乃散。”此后一直到抗战后期,“湖南菜”三个字大量出现在各大报纸上。值得注意的是,报纸上使用湘菜、湖南菜、湘味的多是上海等地的媒体。如1946年上海《海涛》杂志第29期刊登《湘菜》一文云:
上海人宴客,往往喜欢广东菜馆,派头虽大,而多吃粤菜,往往觉得无味,故近来有人爱上川菜馆,除川菜外,不妨吃湘菜,则别有滋味。
沪上湘菜馆,仅“得味”与“九如”两家,“得味”规模太小,“九如”则为新开,在南京路六合路口。
“九如”之厨师十余名,均系道地湖南人,湘菜名目甚多为吾人所未尝者。“九如”之早点茶点更好,有卤子面,食者莫不称赏。
湘菜在上海滩获得了自己的名声,而且被拿来与其他菜系做比较,这种状况似乎是抗战胜利后开始兴起的。1946年8月25日《最新食谱》一文如此介绍:“中国人向以考究饮食著称于世,尤其上海,中菜、西菜、京菜、粤菜、川菜、湘菜、淮扬名点、本地风味、满盘全席、零拆碗菜,应有尽有。”1947年12月2日上海《小日报》记载川菜和湖南菜在上海势力的崛起,并云:“川菜和湖南菜都重辣,亦可见上海人的需要刺激。”
“湘菜”“湘味”“湖南菜”,这些概念在民国时期基本具备了今天“湘菜”一词的内涵。“湘菜”这一概念的丰富则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完成;另外,“湘菜”这一概念,不论出自谭延闿还是报纸,都是在广东、上海等地确立的,换句话说,在湖南之外,“湘菜”才得以正名。这并不难理解:身处湖南的人,对每天接触的湖南菜习以为常,他们更多区分的可能是长沙风味、衡阳风味、常德风味等,而极少触及“湘菜”的概念。——这与今天湖南人在湖南推崇的“湘菜”很不一样,彼时的湖南人并不懂得大声宣扬湘菜。
然而现代湘菜传统的成立,远非概念的确立这么简单,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征程。
160多年前,当曾国藩率领湘军东征时,现代湘菜的传统事实上已经开始孕育,不过那时的湘菜,显得相当素朴。曾国藩在《与四弟书》中申明:“饭必精凿,蔬菜以肉汤煮之,鸡鸭鱼羊豕炖得极烂,又多办酱菜、腌菜之属,以为天下之至味,大补莫过于此。”拒绝奢侈滋味的曾国藩,充其量只领略了湖南农家菜的风味。杨度的弟弟杨钧笔记集《草堂之灵》中云:“中兴时,湘营夜餐皆冷菜,湘绮在曾处,特备豆腐(肉末)汤,文正公见之,叹曰未免太奢。”可见,咸丰、同治年间,在现代湘菜传统建立的饮食前夜,即使最显贵的湘军领袖也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
湘军东征之后,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至于湖南,更是财富荟萃,长沙、湘潭等地奢侈的饮食风气也逐步兴起。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崛起催生湖南大批军功阶层的兴起,湘人外出为官,甚而远涉重洋,也将湖南风味带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曾国藩的日记中,多次记载湖南老家的食物北上,如同治五年(1866)二月二十三日,白玉堂老家给曾国藩寄送的腊肉一次就是两篓23斤。而曾纪泽1878年出使英、法,也不忘在船上捎带腊肉,不过也许因为海风潮湿,或者腊肉口味太重,总之,这批腊肉散发“秽恶之气”,而被法国船主勒令丢掉了。
大批在北京、上海等地为官的湖南人,接触了不同地域的食物、现代化的酒楼,他们退隐回乡时,就将外来的风味引进了湖南。谭钟麟(谭延闿之父,曾任两广总督)引进粤菜,陈海鹏与徐长兴酒楼共同开发新河鸭等等皆是明证。一些外地的厨师也开始进入湖南的官宦人家。湘中官宦人家如郭嵩燾、李星沅、王先谦、瞿鸿禨等家族的颐园、芋园、葵园、超览楼等场所逐步成为著名的宴饮胜地。江南的风物如闸蟹、火腿等也大量进入湖南,如《李辅燿日记》记载:“李葆初赠家制火腿,博硕肥腯,颇似外国火腿。”而谭延闿等人的宴饮中,西餐、白兰地等酒水也常常出现。
湘人饶石顽(本名智元,字石顽)在北京为官,于1904年为长沙带来了玉楼东,开长沙现代酒楼风气之先。长沙民俗研究者任波写道:“就是从饶智元创办玉楼东开始,从晚清直到整个民国,长沙知名餐饮酒楼就以青石街(今解放西路)为中轴,南向东茅街、育婴街(后来此处成为中心),北向鱼塘街、走马楼发展,从此奠定数十年长沙餐饮分布的格局。”
20世纪初年城市化的兴起,人员往来的繁密,使湘菜也具备了现代性。以叶德辉为例,叶德辉的学生有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等,而日本从他问学的弟子即有西园寺公、内藤湖南、松崎鹤雄等。松崎鹤雄在《柔甫随笔》中写道:“叶师喜饮酒、抽烟……宴会吃西餐的时候,无论是牛排还是炸肉排,都用刀整块地切割,然后就那样吃两三口。所谓咖喱饭,则是在盘中横放一个大勺子,张大口的话两口就能吃完。他曾说‘以大同主义来对待食物,日餐也好,西餐也好,我都能接受,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观念’。”祖籍苏州的叶德辉,家中一直保有苏州的饮食传统,他本人也常常给人顽固保守的印象,然而他对西餐和日料,却能保持开放接受的心态,秉持世界大同的平等主义。
在见识过北京、上海等地的酒楼之后,湖南人毅然抛弃了旧有的酒楼设计,如“玉楼东”取法北京,“天然台”效法沪式洋楼。这种毅然革故鼎新的开放心态,与湖南之所以能成为清末维新运动的发源地一脉相承。
而最早建立湘菜传统的叶德辉、谭延闿、曹荩臣等人也丝毫不保守,他们可以迅速吸纳白兰地和啤酒,敢于率先亲近西餐和日本料理,甚至并不惧怕改革湖南的烹饪技法。台湾美食家唐鲁孙回忆道:“曹厨(曹荩臣)的菜是淮扬菜的底子,岭南菜的手法,如果说他做的是湖南菜,还不如说他是集中国菜之精英……” 徐沛斋自然也懂得知恩图报,1914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徐沛斋为李家送上厚礼,还派人带炉子上门制作片皮鸭。李家与徐长兴有着良好的互动,故而李辅燿在日记中称徐长兴的“烧鸭为长沙之冠”,又称徐长兴的“肴酒颇精,以其在回教,故所用无猪油,殊见清腴”。以李辅燿所代表的李氏家族在长沙士绅中的地位,他的推许显然为徐长兴加分不少。徐长兴烤鸭店在长沙青石街落户短短十几年就具备极高的知名度,与该店多与文人交往,积极进行文化经营不无关系。
不管怎样,1949年之后,现代湘菜的特色日益凸显,在湘菜菜谱中尽管还保存有鱼翅、鲥鱼等菜肴,但市面上纯粹以湖南技法烹饪的却已很少见了。
今天,我们重新追寻现代湘菜的传统,显然并非仅仅为了缅怀昔日的湖南饮食的荣光,而是为了给湖南饮食的未来提供一些可能的选择。在这方面,湖南醴陵人钟武雄(1918—2017)的经历具有丰富的参考价值。钟武雄是海内外湘菜界耳熟能详的人物,改革开放后,他常回湖南,在政商界穿梭,服务乡梓,与餐饮界也多有互动。然而少有人知道钟武雄曾在海外出版过一本湖南菜谱,而这,也是海外最早的湘菜菜谱,甚至可说是海外第一本湘菜著作,这本著作便是《钟武雄的湖南菜谱》。书中的菜单,大多是钟武雄的湖南餐馆售卖的,比如红烧肉等。
至于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湘菜当属“左宗棠鸡”。不过,这道菜是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湘菜厨师彭长贵在台湾创制,托名左宗棠,其实与清末将领左宗棠并没有直接关系。
彭长贵是长沙沙坪人,12岁从师学厨艺。1933年拜当时有“天下第一厨师”之称的湘菜大师曹荩臣为师,并入曹厨在坡子横街所开餐馆“健乐园”帮厨,尽得曹荩臣湘菜真传。20岁因被抓壮丁,彭长贵由军官家厨渐渐做到蒋介石、蒋经国的家厨,并于1949年去台。
后来,彭长贵在台北开办彭园餐厅。
1970年,蒋经国办公至深夜,带随从到彭园餐厅用餐。此时餐厅高档食材皆告罄,只剩鸡腿。彭长贵遂将鸡腿去骨,鸡肉切丁,辣椒切段,大油炸熟鸡块,沥干后,以辣椒、酱油、醋、蒜末、姜米等拌炒,勾芡淋麻油即成。彭长贵这道即兴之作,蒋经国吃后十分满意,询问菜名,彭长贵顺口回答说,这是湖南人左宗棠最爱吃的鸡。“左宗棠鸡”由此风行台湾,成为彭园的招牌菜。
1973年,彭长贵赴美发展,将其创办的新湘菜连锁餐厅“彭园餐厅”开到了美国曼哈顿。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请基辛格在彭园餐厅吃“左宗棠鸡”,基辛格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屡往彭园餐厅就餐。因基辛格在当时美国的地位,经美国传媒宣传,“左宗棠鸡”在美国家喻户晓,美国各地中餐馆菜谱中无不有左宗棠鸡名号。
至于味道,《纽约时报》记者詹妮弗·李曾这样描绘:“那味道甜美得就像一首夜曲。它就是那样的美味佳肴。它能让你一见钟情。”试问,这道“左宗棠鸡”以今天湖南人的视角来看,是一道湘菜吗?然而,以全球的眼光看,“左宗棠鸡”不仅是一道湘菜,而且是全世界闻名的湘菜。
20世纪80年代,彭长贵携其发明的“左宗棠鸡”从美国回到家乡长沙,在长城宾馆开办新湘菜餐厅“彭园”,湘菜美食大本营长沙由此开始从传统湘菜向新湘菜的大转变。
2015年,8万份毛氏红烧肉、腊味合蒸、湘西外婆菜等湘菜产品首次出口非洲,给现代湘菜传统汇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这一事件表明,充分发挥湘菜的开放性,湘菜就有能力也有实力走向世界。
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无论走到哪里,谭延闿都记得湘菜的辣椒、湘潭的酱油;不管如何飞黄腾达,曾国藩和曾纪泽都忍不住要吃从家乡寄送的腊肉;更无论身处何地,毛泽东都记得湖南的臭豆腐。正如1946年前后在上海滩颇有地位的湘菜馆——九如,该店老板兼厨师张浩然,每年都要飞往湖南老家采购腊鱼、腊肉,并亲自熬制菌油。
湘菜出自湖南,但它的未来注定不会止步于湖南。
几年前,笔者曾去香港考察湘菜。站在峻峭的太平山顶,眺望远处的铜锣湾,人烟密布,平静的街市里头,属于湘菜的潮流却暗涌着。不禁浮想联翩:100多年前的1876年,湖南湘阴人郭嵩焘出任駐英国大使,船舶曾短暂停留香港,三年之后,回国的郭嵩焘又在香港拜访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匠——《循环日报》主编王韬。从香港出发走向大江大海的郭嵩焘,见识了西方文明的优越,从而成为晚清中国极少数真正了解西洋文明的湖南人。100多年后,当湘菜在香港扎根并茁壮成长时,我们不能不感慨,时代变了。从郭嵩焘在香港领略西洋的刀叉,到其故乡红艳艳的剁椒鱼头昂然出海,我们见证了湖湘精英的努力,也见识到湘菜本身的力量!
在香港街头能闻到辣椒味,这是百多年前郭嵩焘们所不敢想的。然而今天,香港街头的辣椒味不止寻常,且日渐浓厚起来。而万里之外的澳洲、北美等地日渐成熟的湘菜气候,更是预示着湘菜扬帆出海的新时代的来临。
在这份菜单之后,瞿鸿禨还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情,1908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清晨上香毕,适有渔人到门卖鲥鱼,得一尾,甚新鲜,恐久留变味,因于正祭之前蒸好先供。十四日有馈鲥鱼者,亦如之,以后可照此办。”今天的湖南,已经很少把鲥鱼当作湖南的名肴,但在晚清民国,湖南曾风靡鲥鱼宴席。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1847—1907,长沙人)的弟弟张祖同曾作《鲥鱼行》一诗记载长沙人品味鲥鱼的风潮:
长沙七门门早开,湘江四月鲥鱼来。渔人系船趁锦市,细鳞多骨霜皑皑。首入戟门供大府,一尾不惜钱千枚。……
400多年前的明朝嘉靖时期,《常德府志》即称常德境内“有鲥,骨纤且多,肉腻而味甚腴,夏间出,大者不过四五斤”。而当时湖广地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就有糟鲥鱼、糟鳊鱼。
光绪年间,瞿鸿禨家的近200种菜肴与今天的湘菜面目相去甚远,曾在湘菜中风靡一时的鲥鱼今天更是在湘菜馆中没有了位置,历史究竟使得湘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湘菜”之名,源自上海、广东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将湘菜的历史追溯至马王堆,至先秦,至楚国的大鳖、屈原笔下的桂酒椒浆,但“湘菜”一词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甚晚。
1914年6月9日,上海《时报》登载通讯云:“近日上海有闽菜馆、川菜馆、湘菜馆,几于各省都有某处菜馆……”由此看来,民国初年,湘菜馆已经率先在上海滩亮相了,这时“湘菜”已经初具意思。然而文献中最早单独使用“湘菜”一词的,可能是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美食家,组庵湘菜创始人),据《谭延闿日记》记载,1924年1月26日晚上,湖南醴陵人程潜因先前鲁涤平(湘籍将领,曾任湖南省主席)的要求而设宴,但谭延闿赴宴之后,发现菜肴“并非湘菜”,仍是广州著名的南园酒家风味。尽管宴席上有谭延闿赠送的狗鱼和腊肉,但显然谭延闿并不认为这是湘菜。看来谭延闿所谓的“湘菜”,可能不仅强调湖南的食材,还强调湖南的烹饪技法。
今天,谭延闿的组庵湘菜甚至被认为是“湘菜之源”。作为官府菜,组庵湘菜已经成为湘菜中的著名系列和重要流派。其实,在“湘菜”这一词语之前,谭延闿使用较为频繁的是另一个词语——“湘味”。1911年7月7日《谭延闿日记》记载:“晚,赴易味腴之招,泽生、士元、席资生、轩翘、徐某同坐。菜皆湘味,惜湘潭酱油多耳。”1918年5月7日日记记载:“拦马一带山路及渡船皆王朗青布政捐设,今尚由湖南会馆司修理也。设饮相待,极有湘味。”谭延闿的这两则记载,似乎说明他理解的“湘味”应当具备湖南的调料,如湘潭酱油等。 与“湘味”一道表示“湘菜”的词语还有“湖南菜”。1916年6月6日的《谭延闿日记》即记载:“小饮,吃湖南菜,尚有风味,谈至十一时乃散。”此后一直到抗战后期,“湖南菜”三个字大量出现在各大报纸上。值得注意的是,报纸上使用湘菜、湖南菜、湘味的多是上海等地的媒体。如1946年上海《海涛》杂志第29期刊登《湘菜》一文云:
上海人宴客,往往喜欢广东菜馆,派头虽大,而多吃粤菜,往往觉得无味,故近来有人爱上川菜馆,除川菜外,不妨吃湘菜,则别有滋味。
沪上湘菜馆,仅“得味”与“九如”两家,“得味”规模太小,“九如”则为新开,在南京路六合路口。
“九如”之厨师十余名,均系道地湖南人,湘菜名目甚多为吾人所未尝者。“九如”之早点茶点更好,有卤子面,食者莫不称赏。
湘菜在上海滩获得了自己的名声,而且被拿来与其他菜系做比较,这种状况似乎是抗战胜利后开始兴起的。1946年8月25日《最新食谱》一文如此介绍:“中国人向以考究饮食著称于世,尤其上海,中菜、西菜、京菜、粤菜、川菜、湘菜、淮扬名点、本地风味、满盘全席、零拆碗菜,应有尽有。”1947年12月2日上海《小日报》记载川菜和湖南菜在上海势力的崛起,并云:“川菜和湖南菜都重辣,亦可见上海人的需要刺激。”
“湘菜”“湘味”“湖南菜”,这些概念在民国时期基本具备了今天“湘菜”一词的内涵。“湘菜”这一概念的丰富则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完成;另外,“湘菜”这一概念,不论出自谭延闿还是报纸,都是在广东、上海等地确立的,换句话说,在湖南之外,“湘菜”才得以正名。这并不难理解:身处湖南的人,对每天接触的湖南菜习以为常,他们更多区分的可能是长沙风味、衡阳风味、常德风味等,而极少触及“湘菜”的概念。——这与今天湖南人在湖南推崇的“湘菜”很不一样,彼时的湖南人并不懂得大声宣扬湘菜。
然而现代湘菜传统的成立,远非概念的确立这么简单,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征程。
开放与包容:现代湘菜的初兴
160多年前,当曾国藩率领湘军东征时,现代湘菜的传统事实上已经开始孕育,不过那时的湘菜,显得相当素朴。曾国藩在《与四弟书》中申明:“饭必精凿,蔬菜以肉汤煮之,鸡鸭鱼羊豕炖得极烂,又多办酱菜、腌菜之属,以为天下之至味,大补莫过于此。”拒绝奢侈滋味的曾国藩,充其量只领略了湖南农家菜的风味。杨度的弟弟杨钧笔记集《草堂之灵》中云:“中兴时,湘营夜餐皆冷菜,湘绮在曾处,特备豆腐(肉末)汤,文正公见之,叹曰未免太奢。”可见,咸丰、同治年间,在现代湘菜传统建立的饮食前夜,即使最显贵的湘军领袖也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
湘军东征之后,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至于湖南,更是财富荟萃,长沙、湘潭等地奢侈的饮食风气也逐步兴起。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崛起催生湖南大批军功阶层的兴起,湘人外出为官,甚而远涉重洋,也将湖南风味带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曾国藩的日记中,多次记载湖南老家的食物北上,如同治五年(1866)二月二十三日,白玉堂老家给曾国藩寄送的腊肉一次就是两篓23斤。而曾纪泽1878年出使英、法,也不忘在船上捎带腊肉,不过也许因为海风潮湿,或者腊肉口味太重,总之,这批腊肉散发“秽恶之气”,而被法国船主勒令丢掉了。
大批在北京、上海等地为官的湖南人,接触了不同地域的食物、现代化的酒楼,他们退隐回乡时,就将外来的风味引进了湖南。谭钟麟(谭延闿之父,曾任两广总督)引进粤菜,陈海鹏与徐长兴酒楼共同开发新河鸭等等皆是明证。一些外地的厨师也开始进入湖南的官宦人家。湘中官宦人家如郭嵩燾、李星沅、王先谦、瞿鸿禨等家族的颐园、芋园、葵园、超览楼等场所逐步成为著名的宴饮胜地。江南的风物如闸蟹、火腿等也大量进入湖南,如《李辅燿日记》记载:“李葆初赠家制火腿,博硕肥腯,颇似外国火腿。”而谭延闿等人的宴饮中,西餐、白兰地等酒水也常常出现。
湘人饶石顽(本名智元,字石顽)在北京为官,于1904年为长沙带来了玉楼东,开长沙现代酒楼风气之先。长沙民俗研究者任波写道:“就是从饶智元创办玉楼东开始,从晚清直到整个民国,长沙知名餐饮酒楼就以青石街(今解放西路)为中轴,南向东茅街、育婴街(后来此处成为中心),北向鱼塘街、走马楼发展,从此奠定数十年长沙餐饮分布的格局。”
20世纪初年城市化的兴起,人员往来的繁密,使湘菜也具备了现代性。以叶德辉为例,叶德辉的学生有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等,而日本从他问学的弟子即有西园寺公、内藤湖南、松崎鹤雄等。松崎鹤雄在《柔甫随笔》中写道:“叶师喜饮酒、抽烟……宴会吃西餐的时候,无论是牛排还是炸肉排,都用刀整块地切割,然后就那样吃两三口。所谓咖喱饭,则是在盘中横放一个大勺子,张大口的话两口就能吃完。他曾说‘以大同主义来对待食物,日餐也好,西餐也好,我都能接受,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观念’。”祖籍苏州的叶德辉,家中一直保有苏州的饮食传统,他本人也常常给人顽固保守的印象,然而他对西餐和日料,却能保持开放接受的心态,秉持世界大同的平等主义。
在见识过北京、上海等地的酒楼之后,湖南人毅然抛弃了旧有的酒楼设计,如“玉楼东”取法北京,“天然台”效法沪式洋楼。这种毅然革故鼎新的开放心态,与湖南之所以能成为清末维新运动的发源地一脉相承。
而最早建立湘菜传统的叶德辉、谭延闿、曹荩臣等人也丝毫不保守,他们可以迅速吸纳白兰地和啤酒,敢于率先亲近西餐和日本料理,甚至并不惧怕改革湖南的烹饪技法。台湾美食家唐鲁孙回忆道:“曹厨(曹荩臣)的菜是淮扬菜的底子,岭南菜的手法,如果说他做的是湖南菜,还不如说他是集中国菜之精英……” 徐沛斋自然也懂得知恩图报,1914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徐沛斋为李家送上厚礼,还派人带炉子上门制作片皮鸭。李家与徐长兴有着良好的互动,故而李辅燿在日记中称徐长兴的“烧鸭为长沙之冠”,又称徐长兴的“肴酒颇精,以其在回教,故所用无猪油,殊见清腴”。以李辅燿所代表的李氏家族在长沙士绅中的地位,他的推许显然为徐长兴加分不少。徐长兴烤鸭店在长沙青石街落户短短十几年就具备极高的知名度,与该店多与文人交往,积极进行文化经营不无关系。
不管怎样,1949年之后,现代湘菜的特色日益凸显,在湘菜菜谱中尽管还保存有鱼翅、鲥鱼等菜肴,但市面上纯粹以湖南技法烹饪的却已很少见了。
“左宗棠鸡”:湘菜的未来与可能
今天,我们重新追寻现代湘菜的传统,显然并非仅仅为了缅怀昔日的湖南饮食的荣光,而是为了给湖南饮食的未来提供一些可能的选择。在这方面,湖南醴陵人钟武雄(1918—2017)的经历具有丰富的参考价值。钟武雄是海内外湘菜界耳熟能详的人物,改革开放后,他常回湖南,在政商界穿梭,服务乡梓,与餐饮界也多有互动。然而少有人知道钟武雄曾在海外出版过一本湖南菜谱,而这,也是海外最早的湘菜菜谱,甚至可说是海外第一本湘菜著作,这本著作便是《钟武雄的湖南菜谱》。书中的菜单,大多是钟武雄的湖南餐馆售卖的,比如红烧肉等。
至于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湘菜当属“左宗棠鸡”。不过,这道菜是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湘菜厨师彭长贵在台湾创制,托名左宗棠,其实与清末将领左宗棠并没有直接关系。
彭长贵是长沙沙坪人,12岁从师学厨艺。1933年拜当时有“天下第一厨师”之称的湘菜大师曹荩臣为师,并入曹厨在坡子横街所开餐馆“健乐园”帮厨,尽得曹荩臣湘菜真传。20岁因被抓壮丁,彭长贵由军官家厨渐渐做到蒋介石、蒋经国的家厨,并于1949年去台。
后来,彭长贵在台北开办彭园餐厅。
1970年,蒋经国办公至深夜,带随从到彭园餐厅用餐。此时餐厅高档食材皆告罄,只剩鸡腿。彭长贵遂将鸡腿去骨,鸡肉切丁,辣椒切段,大油炸熟鸡块,沥干后,以辣椒、酱油、醋、蒜末、姜米等拌炒,勾芡淋麻油即成。彭长贵这道即兴之作,蒋经国吃后十分满意,询问菜名,彭长贵顺口回答说,这是湖南人左宗棠最爱吃的鸡。“左宗棠鸡”由此风行台湾,成为彭园的招牌菜。
1973年,彭长贵赴美发展,将其创办的新湘菜连锁餐厅“彭园餐厅”开到了美国曼哈顿。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请基辛格在彭园餐厅吃“左宗棠鸡”,基辛格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屡往彭园餐厅就餐。因基辛格在当时美国的地位,经美国传媒宣传,“左宗棠鸡”在美国家喻户晓,美国各地中餐馆菜谱中无不有左宗棠鸡名号。
至于味道,《纽约时报》记者詹妮弗·李曾这样描绘:“那味道甜美得就像一首夜曲。它就是那样的美味佳肴。它能让你一见钟情。”试问,这道“左宗棠鸡”以今天湖南人的视角来看,是一道湘菜吗?然而,以全球的眼光看,“左宗棠鸡”不仅是一道湘菜,而且是全世界闻名的湘菜。
20世纪80年代,彭长贵携其发明的“左宗棠鸡”从美国回到家乡长沙,在长城宾馆开办新湘菜餐厅“彭园”,湘菜美食大本营长沙由此开始从传统湘菜向新湘菜的大转变。
2015年,8万份毛氏红烧肉、腊味合蒸、湘西外婆菜等湘菜产品首次出口非洲,给现代湘菜传统汇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这一事件表明,充分发挥湘菜的开放性,湘菜就有能力也有实力走向世界。
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无论走到哪里,谭延闿都记得湘菜的辣椒、湘潭的酱油;不管如何飞黄腾达,曾国藩和曾纪泽都忍不住要吃从家乡寄送的腊肉;更无论身处何地,毛泽东都记得湖南的臭豆腐。正如1946年前后在上海滩颇有地位的湘菜馆——九如,该店老板兼厨师张浩然,每年都要飞往湖南老家采购腊鱼、腊肉,并亲自熬制菌油。
湘菜出自湖南,但它的未来注定不会止步于湖南。
几年前,笔者曾去香港考察湘菜。站在峻峭的太平山顶,眺望远处的铜锣湾,人烟密布,平静的街市里头,属于湘菜的潮流却暗涌着。不禁浮想联翩:100多年前的1876年,湖南湘阴人郭嵩焘出任駐英国大使,船舶曾短暂停留香港,三年之后,回国的郭嵩焘又在香港拜访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匠——《循环日报》主编王韬。从香港出发走向大江大海的郭嵩焘,见识了西方文明的优越,从而成为晚清中国极少数真正了解西洋文明的湖南人。100多年后,当湘菜在香港扎根并茁壮成长时,我们不能不感慨,时代变了。从郭嵩焘在香港领略西洋的刀叉,到其故乡红艳艳的剁椒鱼头昂然出海,我们见证了湖湘精英的努力,也见识到湘菜本身的力量!
在香港街头能闻到辣椒味,这是百多年前郭嵩焘们所不敢想的。然而今天,香港街头的辣椒味不止寻常,且日渐浓厚起来。而万里之外的澳洲、北美等地日渐成熟的湘菜气候,更是预示着湘菜扬帆出海的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