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课程性质时这样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事实上,这是对语文本身人文性的一种回归。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蕴,与文本、作者实现对话,触摸课文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积极地、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诗歌教学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
朱光潜先生提出:“文学教育第一件要事是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事实和理论,而在于培养出纯正的趣味。”主张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从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把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定在审美教育上,把文学教育提升到审美的层次,把培养受教育者纯正的文学趣味作为文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生活物象触动了诗人,使诗人有所感悟,进而诗人由感悟带来情感形象化、文字化,这就是诗歌创作的过程。而阅读的过程是读者感知诗的形象,读者以自身情感、阅历等介入后从把握诗的“境”进而感知诗的“意”,而诗歌意境的延伸可至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生活现实。
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分析诗歌语言入手,解释诗句的含义,揭示诗歌的主题。这样,就造成了对学生主体体验的剥夺,把阅读的主体推离了诗歌本身。诗歌教学必须注重语言的品读,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体味诗歌之美。
1.通过诵读,感受音韵美。
中国的古典诗歌注重音韵之美,它具有回环往复、整体而铿锵的优美节奏和朗朗上口、和谐悦耳的韵律,非常适于诵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韵律和节奏本身,也是表达情感的需要。古典诗歌通过韵脚的轻灵或重浊,高昂或低迷来辅助感情的表达。例如,从词来看,《声声慢》这首慢词,使用的是入声韵,比较适合表达顿挫凄绝的情感。《扬州慢》也是一首慢词,使用的是平声韵,凄清惆怅。
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继承了古典诗歌中的音韵美,现代诗歌中的新格律诗派比较具有代表性。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轻快的节奏柔和的旋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全诗注重韵脚的变化,和谐而优美。即使是外国诗歌,也是注重押韵的,比如西方诗歌中的抑扬格,也是和中国诗歌的格律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即使是翻译的外国诗歌,也注重押韵,比如戈宝权翻译的普希金的《致大海》。
2.把握意象的特点,丰富审美体验。
清新、可爱、明朗的意象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凝重而深沉的意象则不易被年轻的心灵接受。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苍茫之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寂寞之美,“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潮打空城寂寞回”是一种寂寥之美。通过对诗歌意象的体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悟。
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诗意的栖居”,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灵魂栖息的家园,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也应回归到诗的本质上,以灵魂的丰盈抗衡物欲横流的时代。
二、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文言文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哲学密不可分,文言文教学不仅学习基础的文言知识,还要关注它的文化意味。教师通过入情入理、谈古论今的教学活动,把文言文中表达的情感、理喻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那些名篇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其语言美,更重要的是因为文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亘古难移影响至今的人文思想。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形的如礼俗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隐形的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能够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
比如,传统文化的重实精神与灵性,与之相反,则会导致轻实践重思想的倾向,比如中国文人的隐逸情结,固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所,然而又具有浓厚的逃避现实的倾向;传统文化重视德行,忽视主体的内在情感。譬如孝悌之义,作为道德准则和内化为情感之间存在着沟壑,重“义”而不重“爱”,譬如,在《陈情表》中陈述的“孝情”,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为道德准则的“孝”的本质在于服从,是不是有一些方面需要扬弃呢?
尊重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的接纳,要秉持批判的精神,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时代的含义。
三、通过小说教学,关注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况
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处于不同背景下人的处境和遭遇,其中充满了对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况的关注,通过小说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况。
鲁迅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小说致力于国民性的探讨,发现民族的劣根性。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把握以及对主题的理解基础之上,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反思,即种种民族的劣根性是否具有延续性。例如,针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探讨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土壤是否仍然存在;针对阿Q这一形象,探讨精神胜利法的意义。
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危机,表现主体的荒诞感,存在的无意义感,主体的失落,人的绝望。这和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些心灵的危机有一致之处。比如孤独感、对意义的追问,都是年轻学生会遭遇到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造成危机的缘由进行探讨,进而思考探寻一条解决危机的出路。
人文精神的重铸则是无形的,它需要教育者从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地探索、发掘出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新时代人文精神的途径。语文学科是基础人文教育学科,对重铸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在诗歌教学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
朱光潜先生提出:“文学教育第一件要事是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事实和理论,而在于培养出纯正的趣味。”主张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从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把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定在审美教育上,把文学教育提升到审美的层次,把培养受教育者纯正的文学趣味作为文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生活物象触动了诗人,使诗人有所感悟,进而诗人由感悟带来情感形象化、文字化,这就是诗歌创作的过程。而阅读的过程是读者感知诗的形象,读者以自身情感、阅历等介入后从把握诗的“境”进而感知诗的“意”,而诗歌意境的延伸可至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生活现实。
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分析诗歌语言入手,解释诗句的含义,揭示诗歌的主题。这样,就造成了对学生主体体验的剥夺,把阅读的主体推离了诗歌本身。诗歌教学必须注重语言的品读,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体味诗歌之美。
1.通过诵读,感受音韵美。
中国的古典诗歌注重音韵之美,它具有回环往复、整体而铿锵的优美节奏和朗朗上口、和谐悦耳的韵律,非常适于诵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韵律和节奏本身,也是表达情感的需要。古典诗歌通过韵脚的轻灵或重浊,高昂或低迷来辅助感情的表达。例如,从词来看,《声声慢》这首慢词,使用的是入声韵,比较适合表达顿挫凄绝的情感。《扬州慢》也是一首慢词,使用的是平声韵,凄清惆怅。
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继承了古典诗歌中的音韵美,现代诗歌中的新格律诗派比较具有代表性。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轻快的节奏柔和的旋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全诗注重韵脚的变化,和谐而优美。即使是外国诗歌,也是注重押韵的,比如西方诗歌中的抑扬格,也是和中国诗歌的格律是比较接近的概念。即使是翻译的外国诗歌,也注重押韵,比如戈宝权翻译的普希金的《致大海》。
2.把握意象的特点,丰富审美体验。
清新、可爱、明朗的意象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凝重而深沉的意象则不易被年轻的心灵接受。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苍茫之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寂寞之美,“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潮打空城寂寞回”是一种寂寥之美。通过对诗歌意象的体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悟。
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诗意的栖居”,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灵魂栖息的家园,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也应回归到诗的本质上,以灵魂的丰盈抗衡物欲横流的时代。
二、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文言文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哲学密不可分,文言文教学不仅学习基础的文言知识,还要关注它的文化意味。教师通过入情入理、谈古论今的教学活动,把文言文中表达的情感、理喻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那些名篇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其语言美,更重要的是因为文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亘古难移影响至今的人文思想。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形的如礼俗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隐形的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能够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
比如,传统文化的重实精神与灵性,与之相反,则会导致轻实践重思想的倾向,比如中国文人的隐逸情结,固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所,然而又具有浓厚的逃避现实的倾向;传统文化重视德行,忽视主体的内在情感。譬如孝悌之义,作为道德准则和内化为情感之间存在着沟壑,重“义”而不重“爱”,譬如,在《陈情表》中陈述的“孝情”,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为道德准则的“孝”的本质在于服从,是不是有一些方面需要扬弃呢?
尊重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的接纳,要秉持批判的精神,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时代的含义。
三、通过小说教学,关注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况
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处于不同背景下人的处境和遭遇,其中充满了对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况的关注,通过小说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况。
鲁迅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小说致力于国民性的探讨,发现民族的劣根性。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把握以及对主题的理解基础之上,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反思,即种种民族的劣根性是否具有延续性。例如,针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探讨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土壤是否仍然存在;针对阿Q这一形象,探讨精神胜利法的意义。
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危机,表现主体的荒诞感,存在的无意义感,主体的失落,人的绝望。这和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些心灵的危机有一致之处。比如孤独感、对意义的追问,都是年轻学生会遭遇到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造成危机的缘由进行探讨,进而思考探寻一条解决危机的出路。
人文精神的重铸则是无形的,它需要教育者从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地探索、发掘出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新时代人文精神的途径。语文学科是基础人文教育学科,对重铸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