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制乐器的概述
(一)自制乐器的界定
自制乐器,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动手去制作乐器。包括寻找音乐的声音材料去表现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自制乐器包括制作各种简易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其中,课堂演奏中最常见的就是打击乐器
例如:沙锤、三角铁、拍打课桌乃至身体部位均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具为自制乐器提供了基本来源,具备了便利性与直观性的教学特点。让自制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以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对教学的整体或是学生的个体都具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自制乐器的分类与制作方法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乐器的种类有很多,同样,自制乐器也能分为多种类型。自制乐器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制打击乐器;自制弹拨乐器;自制吹奏乐器等等。如何选好并用好自制乐器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选择制作乐器上,可以和家长一起动手完成,但必须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统一音高的乐器,便于集体演奏;二是要寻找我们生活中或大自然的物品,不得使用购买的物品;三是要能够引起学生学习以及动手的兴趣;四是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变废为宝。在我们生活中,能够利用的物品有很多,例如:水杯、碗、矿泉水瓶、沙粒、竹子、水、文具盒、书本等等。但自制乐器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简易乐器,它的做工及其音质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真正的乐器相比较。只是在农村教学条件设备匮乏的情况下,利用自制乐器来解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充当模仿和替代的作用。
二、在小学推行自制乐器的可行性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极度匮乏,农村教学条件落后、设备不齐全等等,都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阻碍。而音乐教学师资力量落后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农村普遍缺乏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音乐老师,小学的音乐课直接让其他任课老师兼任或是直接去掉音乐课用其他主科的课程来代替。
在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到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及基本音乐理论,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皆是由语文老师来代替,不仅专业知识不过硬,对于音乐课程的教授也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师资力量很难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具有出色的表现。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乐器的不普遍,也是导致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乏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很多小学原本就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对于乐器设备的购买更就无从谈起。而由于缺乏对真实乐器的观摩与了解,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心根本就无法从老师枯燥的教学讲解中得到满足,自然就容易失去兴趣。而此时自制乐器的作用就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一改目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乐器配备不齐全,缺乏课堂乐趣;教材内容不合理,欠缺因地制宜”等问题现状。
三、自制乐器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演唱能力
我们一方面运用歌唱教学本身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教学,一方面也可利用自制乐器帮助学生学唱歌曲,加强了学生对于歌曲旋律的记忆能力。如在教学《剪羊毛》一课时,我会在课前要求学生用自制竹笛熟悉旋律,然后在课堂上一遍一遍的吹奏出来,这样会使得学生快速的进入音乐的氛围,并对歌曲的旋律了记于心,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们就会跟着竹笛一起哼唱起来,无需做单独的歌唱教学,通过自制乐器的教学便能达到歌唱教学所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演奏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演奏乐器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事情。本身农村的教学设备缺乏,有的学校可能会提供一两件乐器供教师进行教学,但有的学校甚至可能一件乐器都没有,因此让学生人手一件乐器去进行演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情况。而在此时,自制乐器就能起到足够的作用。因为是自制的乐器,每个学生都可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去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这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老师的教学就能起到足够的便利,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自制乐器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演奏自己的乐器,这对于乐器的演奏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整个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充满着浓厚的音乐氛围。
(三)提高综合艺术表演力
将自制乐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玩耍与动手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会使得音乐课别具一格,教学效率也加倍。例如在上二年级教材《春》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各自准备上课的物品,如纸、金属管、木棍、矿泉水瓶、沙子、玻璃杯、水等等。在上课时,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利用手中备好的物品来表现“春天来啦”。在课堂演出汇报时,有的同学想出利用揉塑料袋、抖动书本来表现风声;用矿泉水瓶装上沙子来表现“沙沙”的雨声;通过拍打课桌来表现“轰隆隆”的雷声;和用玻璃杯倒水来模仿流水声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而表现出来的音乐,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春》这堂课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四、自制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制乐器不仅仅是一种培养动手能力的方式,更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会创新。而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的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一点,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一步一步去指引学生自觉思考,加强学生对音乐自身的理解。
(一)渲染演奏氛围
在上一年级音乐下册第十课《小雨沙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去想象下雨时所看到的情景,注意下雨時所看到的听到的细节。当学生熟悉音乐后,让学生讨论应用什么自制乐器来表现雨声,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使用沙锤来表现雨的声音最为合适。随后,引导学生去回想下雨时还有哪些声音,应该用什么样自制乐器去表现,最后得出,用拍打课桌的声音来模拟雷声;用抖动书本的声音来模拟风声;用双竹筒的来模拟路上的行人急切躲雨的脚步声等等。在模拟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时,用自制的各类乐器开始演奏歌曲的旋律,将课堂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二)把握节奏节拍
在音乐要素中,节奏与节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节拍与节奏感,才能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因为缺乏专业性的知识,对于节奏与节拍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性知识,音乐节奏不敏感和内心节拍不稳定是阻碍他们音乐表现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借自制乐器来加以训练。
(三)体会力度变化
力度也叫音的强弱,是音乐的八大要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力度的学习,调动学生利用自制乐器去感受、体会力度的变化是必要的课程。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如何为歌曲合理的运用自制乐器,便会对歌曲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在共同的讨论学习中,也体验了集体协作的乐趣。
结语
自制乐器的课堂实践,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改变了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模式:教唱。自制乐器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它的优势在于它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学校硬件条件的制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因此期望广大小学的音乐老师能够重视并引进自制乐器教学法,为其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岳兵;王蕾;屈梦思;王超: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3。
[2]丁梦娇: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艺术评鉴,2016:15。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一)自制乐器的界定
自制乐器,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动手去制作乐器。包括寻找音乐的声音材料去表现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自制乐器包括制作各种简易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其中,课堂演奏中最常见的就是打击乐器
例如:沙锤、三角铁、拍打课桌乃至身体部位均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具为自制乐器提供了基本来源,具备了便利性与直观性的教学特点。让自制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以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对教学的整体或是学生的个体都具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自制乐器的分类与制作方法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乐器的种类有很多,同样,自制乐器也能分为多种类型。自制乐器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制打击乐器;自制弹拨乐器;自制吹奏乐器等等。如何选好并用好自制乐器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选择制作乐器上,可以和家长一起动手完成,但必须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统一音高的乐器,便于集体演奏;二是要寻找我们生活中或大自然的物品,不得使用购买的物品;三是要能够引起学生学习以及动手的兴趣;四是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变废为宝。在我们生活中,能够利用的物品有很多,例如:水杯、碗、矿泉水瓶、沙粒、竹子、水、文具盒、书本等等。但自制乐器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简易乐器,它的做工及其音质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真正的乐器相比较。只是在农村教学条件设备匮乏的情况下,利用自制乐器来解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充当模仿和替代的作用。
二、在小学推行自制乐器的可行性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极度匮乏,农村教学条件落后、设备不齐全等等,都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阻碍。而音乐教学师资力量落后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农村普遍缺乏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音乐老师,小学的音乐课直接让其他任课老师兼任或是直接去掉音乐课用其他主科的课程来代替。
在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到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及基本音乐理论,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皆是由语文老师来代替,不仅专业知识不过硬,对于音乐课程的教授也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师资力量很难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具有出色的表现。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乐器的不普遍,也是导致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乏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很多小学原本就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对于乐器设备的购买更就无从谈起。而由于缺乏对真实乐器的观摩与了解,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心根本就无法从老师枯燥的教学讲解中得到满足,自然就容易失去兴趣。而此时自制乐器的作用就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一改目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乐器配备不齐全,缺乏课堂乐趣;教材内容不合理,欠缺因地制宜”等问题现状。
三、自制乐器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演唱能力
我们一方面运用歌唱教学本身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教学,一方面也可利用自制乐器帮助学生学唱歌曲,加强了学生对于歌曲旋律的记忆能力。如在教学《剪羊毛》一课时,我会在课前要求学生用自制竹笛熟悉旋律,然后在课堂上一遍一遍的吹奏出来,这样会使得学生快速的进入音乐的氛围,并对歌曲的旋律了记于心,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们就会跟着竹笛一起哼唱起来,无需做单独的歌唱教学,通过自制乐器的教学便能达到歌唱教学所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演奏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演奏乐器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事情。本身农村的教学设备缺乏,有的学校可能会提供一两件乐器供教师进行教学,但有的学校甚至可能一件乐器都没有,因此让学生人手一件乐器去进行演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情况。而在此时,自制乐器就能起到足够的作用。因为是自制的乐器,每个学生都可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去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这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老师的教学就能起到足够的便利,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自制乐器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演奏自己的乐器,这对于乐器的演奏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整个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充满着浓厚的音乐氛围。
(三)提高综合艺术表演力
将自制乐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玩耍与动手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会使得音乐课别具一格,教学效率也加倍。例如在上二年级教材《春》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各自准备上课的物品,如纸、金属管、木棍、矿泉水瓶、沙子、玻璃杯、水等等。在上课时,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利用手中备好的物品来表现“春天来啦”。在课堂演出汇报时,有的同学想出利用揉塑料袋、抖动书本来表现风声;用矿泉水瓶装上沙子来表现“沙沙”的雨声;通过拍打课桌来表现“轰隆隆”的雷声;和用玻璃杯倒水来模仿流水声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而表现出来的音乐,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春》这堂课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四、自制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制乐器不仅仅是一种培养动手能力的方式,更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会创新。而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的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一点,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一步一步去指引学生自觉思考,加强学生对音乐自身的理解。
(一)渲染演奏氛围
在上一年级音乐下册第十课《小雨沙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去想象下雨时所看到的情景,注意下雨時所看到的听到的细节。当学生熟悉音乐后,让学生讨论应用什么自制乐器来表现雨声,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使用沙锤来表现雨的声音最为合适。随后,引导学生去回想下雨时还有哪些声音,应该用什么样自制乐器去表现,最后得出,用拍打课桌的声音来模拟雷声;用抖动书本的声音来模拟风声;用双竹筒的来模拟路上的行人急切躲雨的脚步声等等。在模拟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时,用自制的各类乐器开始演奏歌曲的旋律,将课堂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二)把握节奏节拍
在音乐要素中,节奏与节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节拍与节奏感,才能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因为缺乏专业性的知识,对于节奏与节拍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性知识,音乐节奏不敏感和内心节拍不稳定是阻碍他们音乐表现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借自制乐器来加以训练。
(三)体会力度变化
力度也叫音的强弱,是音乐的八大要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力度的学习,调动学生利用自制乐器去感受、体会力度的变化是必要的课程。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如何为歌曲合理的运用自制乐器,便会对歌曲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在共同的讨论学习中,也体验了集体协作的乐趣。
结语
自制乐器的课堂实践,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改变了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模式:教唱。自制乐器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它的优势在于它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学校硬件条件的制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因此期望广大小学的音乐老师能够重视并引进自制乐器教学法,为其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岳兵;王蕾;屈梦思;王超: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3。
[2]丁梦娇: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艺术评鉴,2016:15。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