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世纪80年代后的技术革新
20世纪80年代后,便携式电子采集设备功能的改进,为电视纪录片创作带来了很大便利。纪录片观念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突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素材选取的可能。便携设备使现场素材捕捉能力大大提高,编导对素材的选取范围变大,降低了拍摄大范围素材的困难。
2.画面表现力增强,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后期视听处理。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作品对中国大江大河和西部风光的深情描摹。
3.注重音乐、音效的使用,注重解说安排。
4.声画同步的使用。90年代之前,中国电视创作大多采用视听声画分离的创作方式,包括《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作品。在1991年拍摄完成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中,声画同步开始成为创作的常态。“所有的素材都带有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他们在前期摄录时,除了一开机就打开摄像机话筒外,还用指向性话筒、微型天线话筒,以及三路微型调台等技术手段来达到声画结合上的逼真效果。”(《纪录片创作论》,石屹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40页)
二、纪实观念的继承
王影的纪录片创作开始于这个技术背景之下,在继承纪录片纪实观念表达理念之下,王影纪录片创作又有了新的拓展。
1.跟踪纪实,照应生活的原生形态。
王影的创作一大特点是跟踪拍摄,《漆》跟踪拍摄大巴山漆匠老陈夫妇的家庭生活;《出山》跟踪拍摄穴居人的变迁;《巴人之谜》跟踪拍摄巴人遗址的挖掘;《再说长江》中《青铜岁月》在叙事上跟踪拍摄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香港十年》跟踪拍摄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2.声画组合、画面意境营造上转向审美心理,内容突破了单纯纪实,由现实纪实转向心理和审美纪实,技术手法更加丰富多样,重视多侧面、多线条立体化的反映文化与生活。
王影纪录片中技术实验最为出彩的是《巴人之谜》和《再说长江》,这两部作品都涉及了人类学纪录片考古挖掘的内容,人类学纪录片表达文化内涵,凸显历史的沧桑和人文的厚重,无限延展的文化外延需要更深入的影像形式,王影走到了时代的先锋。
三、影像的技术创新
在王影创作的实践中,《漆》、《出山》等早期作品因技术和资金限制并没有在纪实技术表达方面有突破,而在世纪之交创作的《巴人之谜》中,技术实践对纪实观念的发扬,才进入学术界视野,《巴人之谜》可谓是王影创作中最具原创精神的作品,这种原创精神在参与《再说长江》的制作时,达到了集大成的反映。
1.电影化视听手段的使用
强烈的画面表达力与影像化的叙事成为作品重心。《巴人之谜》把一个3000多年前的原始部落的兴衰以影像化、视听化的手段展现在观众面前。摄影、构图、色调等技术的使用在当时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具有首创性的实践意义。
如《巴人之谜》中剑、舞、盐、钟、船所有六个主题中,王影都通过近景摄影、剪影构图、光影处理等手段还原巴人部落的神韵。
根据王影的描述,片中演员的选取,都是为了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选取人物的轮廓和气质都要和当时族群特点吻合,而在场景设置的时候,同样追求视觉效果。“除了对拍摄、光影和镜头节奏的把握,这些环境本身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巴人之谜》,王影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196页)
在《再说长江》中,王影对影像的要求则显得更为重要,片中堆出土文物的拍摄,对细节的把控,在高清技术和专业制作团队的配合下,显示出了视觉效果的强大魅力。
在《再说长江》的制作过程中,技术指标与视听处理显得非常重要。“《再说长江》要求不一样,用高清拍,当时的高清还少,还有拍摄对象也不一样,涉及到的场面,文物,还是比较讲究的,那就是最麻烦,有时候拍一件文物,要打十多个灯才行,比起以前的操作和方法要复杂得多。”(笔者对王影的访谈)
2.搬演叙事手法的使用
照实直录式的纪实观念随着技术进步和题材的扩展,越来越显示出视角和延伸深度的限制,纪录片探索需要更加有力度的影像表达,搬演手法是纪录片导演必须考虑的时代要求。
“搬演,意思是指把往事或别处的事重演出来。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作为一种纪录手法,搬演又称‘真实再现’,特指对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他人扮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种特定历史性时刻的环境氛围,作为对形象叙事的衔接和强调。搬演是从虚构类影片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叙事技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姚克波、陈震宇 《论“搬演”与纪录片的真实性》 ,载《新闻界》2005年4期 )中国电视纪录片“搬演”成为业内认可的制作手法是以《复活的军团》(2001)、《故宫》(2003)和《圆明园》(2004)的集中出现为标志,这些纪录片都大量的采用了搬演手法,如表现古代战争、宫廷生活、圆明园被烧杀的场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搬演手法在国内电视纪录片领域的首创,是从王影的《巴人之谜》开始的。在《巴人之谜》中,搬演的部分占据作品叙事的很大篇幅,其重要地位无可比拟。以《巴人之谜》中的搬演为例,包括现实情境再现式的搬演,即所谓“写实性搬演”, (王润田:《论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巴人之谜>与<远祖之谜>对“渝派纪录片”的建构作用》,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24页)代表场景有《剑》,“孩子们发现青铜短剑”、“工人铸剑”;《舞》,“李涛舞蹈《夜丧》”;在历史叙事线索中,王影通过舞台化的场景设置,表演式的动作设计、采用现代化的光影效果一共涉及了:
《剑》“武士出征”、“武士凝视”、“武士行军”
《舞》“陶渊明漫步”、“巫师舞蹈”
《虎》“白虎闪现”、“部落祭祀”、“盐水神女”
《盐》“巫咸制盐”
《钟》“屈原投江”
《船》“巴曼子割头”、“巴人入殓”,“巴国沦落”等搬演场景。
这类扮演重视场面调度,重视舞台化布景,在科学考证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想象,在荧幕表达上取得了文化真实性的效果。王影的搬演利用丰富了《巴人之谜》的记录美感,而在《再说长江》中,搬演的段落依旧存在,如,《青铜岁月》和《水润锦官城》中,古人祭祀、部落迁徙等场景依旧采用搬演的方式,场景和调度更加宏大。
从《巴人之谜》到《再说长江》,王影对记录片影像的技术实践,对影像表达力度的重视,对搬演的灵活使用一方面源自于自己对文化和历史的合理把握;另一方面,也是王影作为创作者纪实观念的先进,和技术实践的熟稔, 电影化的视听手段与搬演的叙事调度,让王影的创作成为时代的先锋。
20世纪80年代后,便携式电子采集设备功能的改进,为电视纪录片创作带来了很大便利。纪录片观念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突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素材选取的可能。便携设备使现场素材捕捉能力大大提高,编导对素材的选取范围变大,降低了拍摄大范围素材的困难。
2.画面表现力增强,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后期视听处理。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作品对中国大江大河和西部风光的深情描摹。
3.注重音乐、音效的使用,注重解说安排。
4.声画同步的使用。90年代之前,中国电视创作大多采用视听声画分离的创作方式,包括《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作品。在1991年拍摄完成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中,声画同步开始成为创作的常态。“所有的素材都带有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他们在前期摄录时,除了一开机就打开摄像机话筒外,还用指向性话筒、微型天线话筒,以及三路微型调台等技术手段来达到声画结合上的逼真效果。”(《纪录片创作论》,石屹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40页)
二、纪实观念的继承
王影的纪录片创作开始于这个技术背景之下,在继承纪录片纪实观念表达理念之下,王影纪录片创作又有了新的拓展。
1.跟踪纪实,照应生活的原生形态。
王影的创作一大特点是跟踪拍摄,《漆》跟踪拍摄大巴山漆匠老陈夫妇的家庭生活;《出山》跟踪拍摄穴居人的变迁;《巴人之谜》跟踪拍摄巴人遗址的挖掘;《再说长江》中《青铜岁月》在叙事上跟踪拍摄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香港十年》跟踪拍摄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2.声画组合、画面意境营造上转向审美心理,内容突破了单纯纪实,由现实纪实转向心理和审美纪实,技术手法更加丰富多样,重视多侧面、多线条立体化的反映文化与生活。
王影纪录片中技术实验最为出彩的是《巴人之谜》和《再说长江》,这两部作品都涉及了人类学纪录片考古挖掘的内容,人类学纪录片表达文化内涵,凸显历史的沧桑和人文的厚重,无限延展的文化外延需要更深入的影像形式,王影走到了时代的先锋。
三、影像的技术创新
在王影创作的实践中,《漆》、《出山》等早期作品因技术和资金限制并没有在纪实技术表达方面有突破,而在世纪之交创作的《巴人之谜》中,技术实践对纪实观念的发扬,才进入学术界视野,《巴人之谜》可谓是王影创作中最具原创精神的作品,这种原创精神在参与《再说长江》的制作时,达到了集大成的反映。
1.电影化视听手段的使用
强烈的画面表达力与影像化的叙事成为作品重心。《巴人之谜》把一个3000多年前的原始部落的兴衰以影像化、视听化的手段展现在观众面前。摄影、构图、色调等技术的使用在当时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具有首创性的实践意义。
如《巴人之谜》中剑、舞、盐、钟、船所有六个主题中,王影都通过近景摄影、剪影构图、光影处理等手段还原巴人部落的神韵。
根据王影的描述,片中演员的选取,都是为了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选取人物的轮廓和气质都要和当时族群特点吻合,而在场景设置的时候,同样追求视觉效果。“除了对拍摄、光影和镜头节奏的把握,这些环境本身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巴人之谜》,王影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196页)
在《再说长江》中,王影对影像的要求则显得更为重要,片中堆出土文物的拍摄,对细节的把控,在高清技术和专业制作团队的配合下,显示出了视觉效果的强大魅力。
在《再说长江》的制作过程中,技术指标与视听处理显得非常重要。“《再说长江》要求不一样,用高清拍,当时的高清还少,还有拍摄对象也不一样,涉及到的场面,文物,还是比较讲究的,那就是最麻烦,有时候拍一件文物,要打十多个灯才行,比起以前的操作和方法要复杂得多。”(笔者对王影的访谈)
2.搬演叙事手法的使用
照实直录式的纪实观念随着技术进步和题材的扩展,越来越显示出视角和延伸深度的限制,纪录片探索需要更加有力度的影像表达,搬演手法是纪录片导演必须考虑的时代要求。
“搬演,意思是指把往事或别处的事重演出来。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作为一种纪录手法,搬演又称‘真实再现’,特指对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他人扮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种特定历史性时刻的环境氛围,作为对形象叙事的衔接和强调。搬演是从虚构类影片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叙事技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姚克波、陈震宇 《论“搬演”与纪录片的真实性》 ,载《新闻界》2005年4期 )中国电视纪录片“搬演”成为业内认可的制作手法是以《复活的军团》(2001)、《故宫》(2003)和《圆明园》(2004)的集中出现为标志,这些纪录片都大量的采用了搬演手法,如表现古代战争、宫廷生活、圆明园被烧杀的场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搬演手法在国内电视纪录片领域的首创,是从王影的《巴人之谜》开始的。在《巴人之谜》中,搬演的部分占据作品叙事的很大篇幅,其重要地位无可比拟。以《巴人之谜》中的搬演为例,包括现实情境再现式的搬演,即所谓“写实性搬演”, (王润田:《论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巴人之谜>与<远祖之谜>对“渝派纪录片”的建构作用》,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24页)代表场景有《剑》,“孩子们发现青铜短剑”、“工人铸剑”;《舞》,“李涛舞蹈《夜丧》”;在历史叙事线索中,王影通过舞台化的场景设置,表演式的动作设计、采用现代化的光影效果一共涉及了:
《剑》“武士出征”、“武士凝视”、“武士行军”
《舞》“陶渊明漫步”、“巫师舞蹈”
《虎》“白虎闪现”、“部落祭祀”、“盐水神女”
《盐》“巫咸制盐”
《钟》“屈原投江”
《船》“巴曼子割头”、“巴人入殓”,“巴国沦落”等搬演场景。
这类扮演重视场面调度,重视舞台化布景,在科学考证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想象,在荧幕表达上取得了文化真实性的效果。王影的搬演利用丰富了《巴人之谜》的记录美感,而在《再说长江》中,搬演的段落依旧存在,如,《青铜岁月》和《水润锦官城》中,古人祭祀、部落迁徙等场景依旧采用搬演的方式,场景和调度更加宏大。
从《巴人之谜》到《再说长江》,王影对记录片影像的技术实践,对影像表达力度的重视,对搬演的灵活使用一方面源自于自己对文化和历史的合理把握;另一方面,也是王影作为创作者纪实观念的先进,和技术实践的熟稔, 电影化的视听手段与搬演的叙事调度,让王影的创作成为时代的先锋。